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2024年上期小学三年级期中质量监测题
科 学
提示:本卷共4道大题,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科学判断(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
2. 运动时间越长,运动得越慢。( )
3. 狗怀胎两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 )
4. 我们描述火车运行,可以以铁轨为参照物。( )
5. 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
6. 蜜蜂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 )
7. 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
8.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
9. 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
10.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 )
11. 一颗蚕卵的大小和我们的一块指甲盖差不多大小。( )
12. 青蛙是胎生动物。( )
二、科学选择(每小题2分,共36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由运动的物体构成的,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及运动的快慢,还设计制作了过山车。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3. 下列选项中,与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的一项是______。
A. 时间 B. 距离 C. 方向
14. 如图所示,钢尺在桌面上的运动形式属于( )。
A. 摆动 B. 振动 C. 转动
15. 轮船、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40千米、110千米、10千米,这三种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A. 汽车>轮船>自行车
B. 轮船>汽车>自行车
C. 汽车≥自行车>轮船
16. “图书馆在体育馆北面400米处”,在这句话中( )是参照物。
A. 图书馆 B. 地面 C. 体育馆
17. 小明和小丁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则( )走得更快。
A. 小明 B. 小丁 C. 无法确定
18. 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 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 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 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19. 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转动的是( )。
A. 指尖陀螺 B. 秋千 C. 钟摆
20. 如果甲,乙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不一样,那么( )。
A. 用的时间少的物体速度较大
B. 用的时间多的物体速度较大
C. 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一样大
21.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红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
B. 小美在东北方向1米处
C. 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
22. 质量相同的一个木制方块和一个木制球,放在同一个斜坡上,它们的运动情况如下表,此实验说明了( )。
运动物体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木制方块 滑下来 滑下来 滑下来
木制球 滚下来 滚下来 滚下来
A.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B.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斜坡的高度有关
好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养过蚕,对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知道了有关动物的许多知识。请根据学过的内容完成下列的问题。
23. 人和动物通过(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 出生 B. 生长发育 C. 繁殖
24. 要让蛹动起来,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放入水中 B. 用木棒敲击 C. 用光照、声音刺激或轻轻触碰
25. 在养蚕的过程中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
A. 快要吐丝时蚕不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
B. 蚕蛾从茧里出来之后,会到处觅食
C. 从蚁蚕到蚕吐丝结茧,蚕共蜕4次皮
26. 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 )。
A. 昆虫 B. 鱼类 C. 鸟类
27. 在做关于蚕的生长变化记录时,不需要记录的是( )。
A. 天气状况 B. 日期 C. 蚕的体长
28. 下列(  )不属于动物的共同特征。
A. 动物都会飞
B. 动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过程
C. 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9. 鸡卵孵化过程中,提供空气的是( )。
A. 卵壳 B. 卵黄 C. 气室
30. 在饲养蚕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蚕的幼虫高高抬起头,一动也不动,此时我们可以怎样判断它们是否还有生命?( )。
A. 用手触摸它们,观察它否会“动”
B. 用棉签轻轻触碰它们,观察他们是否会“动”
C. 把它们放在水里,观察他们是否会“动”
三、科学生活(每空1分,共20分)
小科同学学习了运动知识后,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请你替他完成以下问题。
31. 早上,小科的爸爸带着他和妹妹一起要公园里跑步,他在最前面跑得最快。这时他们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_________。
32. 他根据人们的出行方式,找到了下面的一些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客运飞机、共享单车、轮船、高铁列车,那么在运输过程中,0.5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_,通过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_。
33. 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山体滑坡,刚开始的时候,坡面一部分一起向下滑,这时这部分坡面的运动是________,然后一些大石块快速向下翻滚,那么这些大石块的运动是______。
34. 冻雨过后,他看到挂在农村老家屋檐边的冰棱坠落下来,那么这时冰棱的运动是_______运动。春天来了,枯萎的树叶在风中飘曳而下,那么树叶的运动_______运动。(两空按运动路线分类填写)
35. 在制作“过山车”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_______来控制小球运动的快慢和距离。制作完“过山车”后,我们要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_______。
小科同学每年的春天开始养蚕,也观察身边的动物,请你替他完成以下问题。
36. 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_________、胸、____________三部分。
37. 像蜻蜓那样,具有_____对足,一般还有______对翅。有的在空中生活的,也有在地表、土壤和水中等地生活的,属于昆虫。
38. 小军发现过了一段时间蚕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蜕皮、换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脱________次皮。(4、6)
39. 蚕结茧时,需要先在蚕房中搭些__________或用纸做些_________。
40. 小鸡是由卵孵化而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而小狗是由狗妈妈直接生下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两空选填“胎生”或“卵生”)。
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20分)
41. 参考蚕的生长过程,蝴蝶的生长过程是:( )→( )→( )→( )
A. B. C. D.
42. 观察下列图片中物体运动,判断小圆点的运动形式。
A.直行的汽车 B.电风扇 C.拨动后的钢尺 D.自行车轮胎 E.钟摆
振动的是_____________,平动的是_____________,转动的是____________,摆动的是_____________,滚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物体的运动
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6 7 5 6
黄色小球 9 8 8 #
43. 在实验中,小球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填“滚动”或“转动”)。
44. 同一种小球要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 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 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C. 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45. 表格中“#”处选择数据_______比较合适的。
46. 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_______ 小球运动较快。(填“红色”或“黄色”)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47. 请把一个熟鸡蛋名称填写完整。
48. 小东发现环境中某一个因素变化对蚕生长有影响,于是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每个纸盒中放入8条大小相似、健康的蚕,放在某个因素不同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地方,每天饲养同样的桑叶,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小东同学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个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
(2)一段时间后,测量了三个盒子中蚕的平均长度分别为4厘米、6.5厘米、5厘米,那么从数据中我们可知,适合蚕生长的环境温度是( )。
A. 10℃ B. 25℃ C. 38℃
(3)盒子中放8条蚕宝宝做实验的目的是( )。
A. 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 B. 数量多有趣 C. 没有什么目的2024年上期小学三年级期中质量监测题
科 学
提示:本卷共4道大题,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科学判断(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脚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做的是曲线运动。
2. 运动时间越长,运动得越慢。( )
【答案】×
【解析】
【详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运动相同距离花费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题干中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距离,无法比较运动快慢。
3. 狗怀胎两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 )
【答案】√
【解析】
4. 我们描述火车运行,可以以铁轨为参照物。( )
【答案】√
【解析】
5. 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
【答案】√
【解析】
【详解】摆动是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也指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荡秋千时,秋千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摆动。
6. 蜜蜂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 )
【答案】√
【解析】
【详解】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有蚂蚁、蜻蜓、蝴蝶、蜜蜂等。它们都是昆虫,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触角,胸部长有翅膀和三对足。
7. 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蛇、乌龟、蚕蛾、蚂蚁、鱼、青蛙、鸡等。
8.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9. 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
【答案】√
10.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 )
【答案】√
【解析】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1. 一颗蚕卵的大小和我们的一块指甲盖差不多大小。( )
【答案】×
【解析】
【详解】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12. 青蛙是胎生动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青蛙、鱼、鸡、鸭、鹅等都是卵生动物。
二、科学选择(每小题2分,共36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由运动的物体构成的,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及运动的快慢,还设计制作了过山车。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3. 下列选项中,与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的一项是______。
A. 时间 B. 距离 C. 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与物体的方向无关。
14. 如图所示,钢尺在桌面上的运动形式属于( )。
A. 摆动 B. 振动 C. 转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包括平动、转动、振动、摆动。拨动钢尺,钢尺在桌面上的运动形式属于振动。
15. 轮船、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40千米、110千米、10千米,这三种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A. 汽车>轮船>自行车
B. 轮船>汽车>自行车
C. 汽车≥自行车>轮船
【答案】A
【解析】
【详解】时间相同,经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轮船、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40千米、110千米、10千米,这三种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从大到小排序是汽车>轮船>自行车。
16. “图书馆在体育馆北面400米处”,在这句话中( )是参照物。
A. 图书馆 B. 地面 C. 体育馆
【答案】C
【解析】
【详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图书馆在体育馆北面400米处”,在这句话中体育馆是参照物。
17. 小明和小丁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则( )走得更快。
A. 小明 B. 小丁 C.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明和小丁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小明比小丁走得距离长,所以说小明走得更快。
18. 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 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 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 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要使“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的更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起点的高度、将弯道变成直道、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制作轨道等。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19. 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转动的是( )。
A. 指尖陀螺 B. 秋千 C. 钟摆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震动、平动、转动、滚动、摆动等。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转动,秋千、钟摆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20. 如果甲,乙两个物体通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不一样,那么( )。
A. 用的时间少的物体速度较大
B. 用的时间多的物体速度较大
C. 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根据对速度的判断,甲,乙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不一样,用的时间少的物体速度较大。
21.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红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
B. 小美在东北方向1米处
C. 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A描述位置的时候缺少距离,B描述位置的时候缺少按方向。
22. 质量相同的一个木制方块和一个木制球,放在同一个斜坡上,它们的运动情况如下表,此实验说明了( )。
运动物体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木制方块 滑下来 滑下来 滑下来
木制球 滚下来 滚下来 滚下来
A.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B.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与斜坡的高度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质量相同的一个木制方块和一个木制球,放在同一个斜坡上了。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运动物体的形状,其他的条件是相同。根据表格,此实验研究是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所以B符合题意。
好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养过蚕,对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知道了有关动物的许多知识。请根据学过的内容完成下列的问题。
23. 人和动物通过(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 出生 B. 生长发育 C. 繁殖
【答案】C
【解析】
24. 要让蛹动起来,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放入水中 B. 用木棒敲击 C. 用光照、声音刺激或轻轻触碰
【答案】C
25. 在养蚕的过程中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有( )。
A. 快要吐丝时蚕不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
B. 蚕蛾从茧里出来之后,会到处觅食
C. 从蚁蚕到蚕吐丝结茧,蚕共蜕4次皮
【答案】B
【解析】
【详解】A.蚕有一定的生理周期,可能到了蜕皮结茧的时候了,这时候,蚕宝宝是不吃不喝,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身体发黄发亮,错误;B.蛾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蚕蛾的口器退化,不再进食。两对翅,但短小,失去飞行能力,但会振动翅膀。蚕蛾不吃不喝,尾尾交配后,雄蚕蛾会死掉,正确;C.蚕宝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从蚁蚕到蚕吐丝结茧,蚕共蜕4次皮,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26. 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 )。
A. 昆虫 B. 鱼类 C. 鸟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鸟类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而且鸟类还是卵生动物。
27. 在做关于蚕的生长变化记录时,不需要记录的是( )。
A. 天气状况 B. 日期 C. 蚕的体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养蚕需要注意通风、温度适宜、环境卫生等外部因素。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蚕卵;将桑叶洗净晾干,剪碎后喂食蚁蚕;要及时清理残叶、蚕粪和病蚕;并记录蚕的生长情况。养蚕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蚕的变化,记录小蚕孵出时的日期、蚕的体长和温度计上的温度,不需要记录天气状况。
28. 下列(  )不属于动物的共同特征。
A. 动物都会飞
B. 动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过程
C. 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解析】
29. 鸡卵孵化过程中,提供空气的是( )。
A. 卵壳 B. 卵黄 C. 气室
【答案】C
【解析】
【详解】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30. 在饲养蚕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蚕的幼虫高高抬起头,一动也不动,此时我们可以怎样判断它们是否还有生命?( )。
A. 用手触摸它们,观察它是否会“动”
B. 用棉签轻轻触碰它们,观察他们是否会“动”
C. 把它们放在水里,观察他们是否会“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蚕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阶段。
A.不要用手触摸蚕,是因为蚕的身体是很脆弱的,如果稍一用力,蚕宝宝可能就会死掉。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蚕的幼虫行动缓慢,皮肤很薄,无法保护自己。当用棉签轻轻触碰蚕时,蚕的身体会扭动起来,从而知道蚕还活着,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如果把蚕放在水里,有可能导致蚕会死亡,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三、科学生活(每空1分,共20分)
小科同学学习了运动知识后,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请你替他完成以下问题。
31. 早上,小科的爸爸带着他和妹妹一起要公园里跑步,他在最前面跑得最快。这时他们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_________。
【答案】 ①. 一样 ②. 不一样
【解析】
【详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早上,他的爸爸带着他和妹妹一起要公园里跑步,他在最前面跑得最快。这时他们运动的时间一样,通过的距离不一样。
32. 他根据人们的出行方式,找到了下面的一些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客运飞机、共享单车、轮船、高铁列车,那么在运输过程中,0.5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_,通过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_。
【答案】 ①. 高铁列车 ②. 共享单车
【解析】
【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公共汽车、客运飞机、共享单车、轮船、高铁列车相比,高铁列车速度最快,共享单车速度最慢。那么在运输过程中,0.5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最长的是高铁列车,通过距离最短的是共享单车。
33. 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山体滑坡,刚开始的时候,坡面一部分一起向下滑,这时这部分坡面的运动是________,然后一些大石块快速向下翻滚,那么这些大石块的运动是______。
【答案】 ①. 滑动 ②. 滚动
【解析】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滑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山体滑坡,刚开始的时候,坡面一部分一起向下滑,这时这部分坡面的运动是滑动,然后一些大石块快速向下翻滚,那么这些大石块的运动是滚动。
34. 冻雨过后,他看到挂在农村老家屋檐边的冰棱坠落下来,那么这时冰棱的运动是_______运动。春天来了,枯萎的树叶在风中飘曳而下,那么树叶的运动_______运动。(两空按运动路线分类填写)
【答案】 ①. 直线 ②. 曲线
【解析】
【详解】运动的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运动的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冻雨过后,挂在农村老家屋檐边的冰棱坠落下来,这时冰棱的运动是直线运动。春天来了,枯萎的树叶在风中飘曳而下,树叶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35. 在制作“过山车”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_______来控制小球运动的快慢和距离。制作完“过山车”后,我们要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_______。
【答案】 ①. 坡度 ②. 测试
【解析】
【详解】“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在制作“过山车”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坡度来控制小球运动的快慢和距离。制作完“过山车”后,我们要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测试。
小科同学每年的春天开始养蚕,也观察身边的动物,请你替他完成以下问题。
36. 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_________、胸、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①. 头 ②. 腹
【解析】
【详解】蚕是昆虫,昆虫的特征是成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膀,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的身体结构图呈长圆筒形,青白色,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
37. 像蜻蜓那样,具有_____对足,一般还有______对翅。有的在空中生活的,也有在地表、土壤和水中等地生活的,属于昆虫。
【答案】 ①. 3 ②. 2
【解析】
【详解】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像蜻蜓那样,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有的在空中生活的,也有在地表、土壤和水中等地生活的,属于昆虫。
38. 小军发现过了一段时间蚕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蜕皮、换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脱________次皮。(4、6)
【答案】 ①. 蜕皮 ②. 4
【解析】
【详解】蚕的一生需要蜕6次皮,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这段时间为第一龄,蜕皮后就是二龄幼虫了,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蚕就会开始结茧,从蚕出生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但是在蚕茧中还会蜕一次皮化成蛹,再蜕一次皮羽化成蛾,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39. 蚕结茧时,需要先在蚕房中搭些__________或用纸做些_________。
【答案】 ①. 小架子 ②. 小格子
【解析】
【详解】蚕要结茧时,蚕体头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结茧场所,我们可以在蚕吐丝前,先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帮助它在那里结茧。
40. 小鸡是由卵孵化而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而小狗是由狗妈妈直接生下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两空选填“胎生”或“卵生”)。
【答案】 ①. 卵生 ②. 胎生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小鸡是由卵孵化而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卵生,而小狗是由狗妈妈直接生下来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胎生。
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20分)
41. 参考蚕的生长过程,蝴蝶的生长过程是:( )→( )→( )→( )
A. B. C. D.
【答案】 ①. C ②. B ③. D ④. A
【解析】
【详解】蝴蝶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2. 观察下列图片中物体的运动,判断小圆点的运动形式。
A.直行的汽车 B.电风扇 C.拨动后的钢尺 D.自行车轮胎 E.钟摆
振动的是_____________,平动的是_____________,转动的是____________,摆动的是_____________,滚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 C ②. A ③. B ④. E ⑤. D
【解析】
【分析】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42题详解】
拨动后的钢尺的运动方式是上下振动。
【43题详解】
直行的汽车是平动,平动的特点是,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始终保持平行,同时物体上所有各点在任意时刻,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物体中所有质点的位移都是相同的,各点运动的轨迹也是相同的,并且相互平行。
【44题详解】
电风扇是转动,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这是机械运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
【45题详解】
钟摆是摆动,摆动是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
【46题详解】
自行车轮胎是滚动,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
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6 7 5 6
黄色小球 9 8 8 #
43. 在实验中,小球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填“滚动”或“转动”)。
44. 同一种小球要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 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 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C. 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45. 表格中“#”处选择数据_______比较合适的。
46. 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_______ 小球运动较快。(填“红色”或“黄色”)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答案】43. 滚动 44. B
45. 8 46. ①. 红色 ②. 因为红色小球运动的时间短
【解析】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43题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在实验中,小球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44题详解】
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同一种小球要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重复实验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45题详解】
表格中“#”处选择数据8比较合适的,三次时间选择平均数或者选择相同次数较多的时间;
【46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红色小球运动较快。因为红色小球所用的时间最短。
47. 请把一个熟鸡蛋名称填写完整。
【答案】
【解析】
【详解】鸡蛋由卵壳、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壳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蛋白保护胚胎,做缓冲剂。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发育成新生命。
48. 小东发现环境中某一个因素变化对蚕的生长有影响,于是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每个纸盒中放入8条大小相似、健康的蚕,放在某个因素不同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地方,每天饲养同样的桑叶,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小东同学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个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
(2)一段时间后,测量了三个盒子中蚕的平均长度分别为4厘米、6.5厘米、5厘米,那么从数据中我们可知,适合蚕生长的环境温度是( )。
A. 10℃ B. 25℃ C. 38℃
(3)盒子中放8条蚕宝宝做实验的目的是( )。
A. 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 B. 数量多有趣 C. 没有什么目的
【答案】(1)温度 (2)B (3)A
【解析】
【分析】实验中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每个纸盒中放入8条大小相似、健康的蚕,放在某个因素不同其它环境条件相同的地方,每天饲养同样的桑叶,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48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盒的温度是10℃,乙盒是25℃,丙盒是38℃,控制的变量是温度,该同学探究的是温度这个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
【49题详解】
分析数据后可知三个盒子中蚕的平均长度分别为为4厘米、6.5厘米、5厘米,乙盒中蚕长度最长,适合蚕生长的环境温度是25℃。
【50题详解】
盒子中放8条蚕宝宝做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中的偶然性,减小误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