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房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六年级科学
一、我会选择
1. 习近平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共同家园,也说明了食物链的源头在( )。
A. 凶猛的动物 B. 分解者 C. 植物
2. 在夏季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3. 在做“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时,不能长时间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这是为了( )。
A. 防止导线断裂 B. 避免损坏电池 C. 防止触电
4. 下列选项中,( )的能量转换过程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A. 风车发电
B. 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生热
C. 用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5. 生产一条牛仔裤最不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 )。
A 石油 B. 矿物 C. 岩石
6. 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7. 下列实例中具有势能的是( )。
A. 操场上滚动的足球 B. 画画的学生 C. 被拉弯的弓弦
8. 达尔文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猫多,容易被老鼠啃食的三叶草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反之则生长得比较稀疏。其中的食物链是( )。
A. 老鼠→猫→三叶草 B. 三叶草→猫→老鼠 C. 三叶草→老鼠→猫
二、我会判断
9. 电磁铁的磁力肯定比普通磁铁的磁力要大。( )
10. 把手举过头顶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换。( )
11. 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物灭绝。( )
12. 栖息地可以大到一片森林,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 )
13. 北寒带终年寒冷,动植物种类少。( )
14. 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它们都不具有能量。( )
15. 用烤箱烤面包时,电能直接转化为面包的化学能,从而把面包烤熟。( )
16. 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其中玻璃导管模拟的是注水井。( )
17. 如果大量捕杀海獭,海胆的数量就会大幅增加,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
18. 目前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新能源,新能源已经完全替代了常规能源。( )
三、理解与应用题。
19. 请将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对应的表现用线连起来。
点燃火柴 摩擦时化学变化释放出光能和热能
龙卷风的动能 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电磁起重机能量 将接收的太阳光汇聚到加热点加热壶内的水
泥石流的动能 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拔起大树等
弹跳小球动能 通电能吸起含铁物体,断电能放下所吸物体
太阳能灶 释放高度不同小球反弹高度不同
20. 如图是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示进行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的生物写出两条食物链: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草原上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都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
21. 你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例子?至少举3例。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22. 下面是小红同学遗落的实验记录表,请你认真查看并回答问题。
线圈匝数 第一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第二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第三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平均数 磁力大小排序
60 30 26 28 28 3
100 81 80 79 80 2
130 96 95 97 96 1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小红要提前准备齐哪些实验材料?
(3)该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4)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的发现是什么?房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六年级科学
一、我会选择
1. 习近平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共同家园,也说明了食物链的源头在( )。
A. 凶猛的动物 B. 分解者 C. 植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是生产者,也就是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
2. 在夏季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在夏天的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是太阳直接把热传递给了我们,这种传递的方式是热辐射。
3. 在做“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时,不能长时间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这是为了( )。
A. 防止导线断裂 B. 避免损坏电池 C. 防止触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此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容易被损坏,所以尽量避免长时间短路。故B选项正确。
4. 下列选项中,( )的能量转换过程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A. 风车发电
B. 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生热
C. 用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答案】B
【解析】
【详解】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在风车发电的过程中,是风能转化为电能;在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的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在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光能。B符合题意。
5. 生产一条牛仔裤最不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 )。
A. 石油 B. 矿物 C. 岩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用于运输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制作辅料和加工工具的金属矿物,用于生产棉花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生产一条牛仔裤最不可能用到岩石。
6. 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答案】B
【解析】
【详解】各种生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分析选项可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没有体现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
7. 下列实例中具有势能的是( )。
A. 操场上滚动的足球 B. 画画的学生 C. 被拉弯的弓弦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操场上滚动的足球、画画的学生具有动能;被拉弯的弓弦具有势能。
8. 达尔文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猫多,容易被老鼠啃食的三叶草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反之则生长得比较稀疏。其中的食物链是( )。
A. 老鼠→猫→三叶草 B. 三叶草→猫→老鼠 C. 三叶草→老鼠→猫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达尔文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猫多,容易被老鼠啃食的三叶草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反之则生长得比较稀疏。其中的食物链是三叶草→老鼠→猫。
二、我会判断
9. 电磁铁的磁力肯定比普通磁铁的磁力要大。( )
【答案】×
【解析】
【详解】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强度、线圈数量、铁芯粗细等因素有关,电磁铁与磁铁的磁力大小,需要看谁能吸引更重的物体。能吸引更重的物体的磁铁它的磁力比较大,因此在没有比较之前,我们无法确定是电磁铁的磁力大还是磁铁的磁力大。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10. 把手举过头顶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换。(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活中能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把手举过头顶,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动能,完成这一个动作,这个过程中有能量的转换,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1. 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物灭绝。(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灾害是一部分原因。科学家称,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和环境破坏。人类在目前的地球上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对任何事件的考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单调是必然的。
12. 栖息地可以大到一片森林,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 )
【答案】√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地球上的栖息地是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具备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栖息地可以大到一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栖息地是动植物长期生活的稳定环境。
13. 北寒带终年寒冷,动植物种类少。( )
【答案】√
【解析】
【详解】各种生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北寒带终年寒冷,降水少,温度低,动植物种类少,题目观点正确。
14. 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它们都不具有能量。( )
【答案】×
【解析】
【详解】能量转化是指形式变化,由内能变为机械能,或由机械能变为内能,是能量存在的形式的变化。声音可以产生波,光能产生热,波、热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5. 用烤箱烤面包时,电能直接转化为面包的化学能,从而把面包烤熟。( )
【答案】×
【解析】
【详解】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过程。用烤箱烤面包时,电能转化为热能,是热能把面包烤熟,而不是电能直接转化为面包的化学能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6. 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其中玻璃导管模拟的是注水井。( )
【答案】×
【解析】
【详解】模拟开采石油的实验过程中,食用油模拟石油,小石子和广口瓶模拟地下储油层,长颈漏斗模拟注水泵,玻璃导管和橡胶管模拟出油管。由此可以明白,石油开采需要向地下注水,增加地下压力,将石油压出。
17. 如果大量捕杀海獭,海胆的数量就会大幅增加,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
【答案】√
【解析】
【详解】关于自然界各种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得能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各自生存,相互依赖;如果环境改变了,植物和动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大量捕杀海獭,海胆的数量就会大幅增加,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18. 目前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新能源,新能源已经完全替代了常规能源。( )
【答案】×
【解析】
【详解】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开发新能源是为了解决一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目前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新能源,新能源还没有完全代替常规能源。
三、理解与应用题。
19. 请将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对应的表现用线连起来。
点燃火柴 摩擦时化学变化释放出光能和热能
龙卷风的动能 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电磁起重机的能量 将接收的太阳光汇聚到加热点加热壶内的水
泥石流的动能 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拔起大树等
弹跳小球的动能 通电能吸起含铁物体,断电能放下所吸物体
太阳能灶 释放高度不同小球反弹高度不同
【答案】
【解析】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点燃火柴摩擦时化学变化释放出光能和热能;龙卷风的动能是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拔起大树等;电磁起重机的能量通电能吸起含铁物体,断电能放下所吸物体;泥石流的动能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弹跳小球的动能释放高度不同小球反弹高度不同;太阳能灶将接收的太阳光汇聚到加热点加热壶内的水。
20. 如图是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示进行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的生物写出两条食物链: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草原上的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都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1)草 (2)老鼠、兔子
(3) ①. 草→兔子→狐狸 ②. 草→老鼠→鹰
(4)生态平衡
【解析】
【分析】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小问1详解】
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能够自己制造食物。
【小问2详解】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兔子和老鼠,兔子是草食性动物,老鼠是杂食动物,这两种动物都是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
【小问3详解】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草→兔子→狐狸;草→老鼠→鹰。
【小问4详解】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1. 你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至少举3例。
【答案】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滥施农药、乱砍乱伐等
【解析】
【分析】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详解】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滥施农药、乱砍乱伐等。人为因素已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22. 下面是小红同学遗落的实验记录表,请你认真查看并回答问题。
线圈匝数 第一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第二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第三次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平均数 磁力大小排序
60 30 26 28 28 3
100 81 80 79 80 2
130 96 95 97 96 1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小红要提前准备齐哪些实验材料?
(3)该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控制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4)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的发现是什么?
【答案】(1)线圈的缠绕匝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吗?
(2)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
(3)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匝数;不变的则是电流大小,电磁铁铁芯粗细等
(4)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解析】
【分析】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设备,它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电磁铁由一个绕有线圈的铁芯组成,当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使得铁芯具有磁性,成为一个临时磁铁。断电后,铁芯就会失去磁性。
【小问1详解】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发现,线圈匝数在三次实验中都有变化。而随着线圈匝数数量的不同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也随之改变。所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线圈匝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
【小问2详解】
要研究线圈匝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包括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 这些材料用于组装电磁铁并进行实验,以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小问3详解】
在研究线圈匝数与磁力大小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唯一条件是线圈的匝数,不变的则是电流大小,电磁铁铁芯粗细等,为了防止测出的数据不准确,要进行多次实验,严格控制变量。
【小问4详解】
实验过程涉及以下步骤: 组装电磁铁:使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改变线圈匝数: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先少绕几圈导线看能吸起几个大头针;然后多绕几圈导线,再次观察能吸起几个大头针。 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出结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