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全景复习指导科学试卷(一)(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全景复习指导科学试卷(一)(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浙江省2024 年中考全景复习指导(一)
科 学 试 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Cu:64 Zn:65 Ag:108 本卷g 取10 N/kg,水的密度取 1.0×103kg/m3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下列举措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厨余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B. 可再生材料替代木材等装饰材料
C. 全面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秸秆 D. 实验后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我们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详解】ACD.厨余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全面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秸秆、实验后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这些做法会污染土壤、大气、水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CD不符合题意。
B.可再生材料替代木材等装饰材料,可以保护森林,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符合题意。
故选B。
2. 浙江省的植物学家们经过数年研究,在天目山发现了葱属植物的一个新物种——天目韭。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天目韭信息表
根 须根系
茎 茎秆较细
叶 叶片为平行叶脉
花 花朵着生在茎的顶端,颜色艳丽,且花朵柱头有黏液,易接受花粉
果实 果实为绿色
生殖方式 通过种子或鳞茎进行繁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天目韭属于被子植物
B. 天目山上的天目韭构成了一个种群
C. 根据天目韭的花朵特征推断,天目韭属于风媒花
D. 天目韭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风媒花的特征是:花朵比较小,不鲜艳,没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花粉多、小而轻,容易随风飘落,柱头有分叉并且分泌黏液黏住花粉。虫媒花的特征是:花朵大而有颜色鲜艳的花冠,具芳香的气味及甜美的花蜜。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只有被子植物具有花和果实,由题意可知,天目韭有花和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
B.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天目山上的天目韭构成了一个种群,B正确。
C.天目韭的花朵颜色艳丽,且花朵柱头有黏液,易接受花粉,能够招引昆虫帮助传粉,属于虫媒花,C错误。
D.天目韭通过种子或鳞茎进行繁殖。种子繁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鳞茎繁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3. 如图是教材中“压缩空气发热”的活动,当迅速下压活塞时,筒底浸有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起来,这与乙醚沸点低、易挥发、易燃烧等性质有关。若实验室缺少乙醚,用下列材料替代,实验最有可能成功的是 (  )
A. 水 B. 酒精 C. 稀硫酸 D. 浓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沸点较高、不易挥发、不燃烧,不能代替乙醚,故错误;
B、酒精沸点低、易挥发、易燃烧,能代替乙醚,故正确;
C、稀硫酸不易挥发、不燃烧,不能代替乙醚,故错误;
D、浓盐酸不燃烧,不能代替乙醚,故错误。
故选B。
4. 2023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二),搭载神舟十六号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酒泉的经纬度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低纬度地区
B. 运载火箭发射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 运载火箭发射这个月里,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D. 运载火箭发射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长夜短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目可知,酒泉是位于30--6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故A错误。2023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二)这一天是盈凸月,故B错误。运载火箭发射这个月里,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故C错误。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半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长夜短,故D正确。故选D。
5. 如图所示,刚出土的铜镜和经过镜面打磨的现代工艺品铜镜相比,前者因表面腐蚀而照不出像。对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 刚出土的铜镜照不出像是因为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B. 刚出土的铜镜照不出像是因为表面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工艺品铜镜使用时所成的像是实像
D. 随着物体离铜镜的距离增大,铜镜中的像会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刚出土的铜镜,照不出人像,是因为表面太粗糙发生了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B错误;
CD.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人在铜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人大小相等,与铜镜大小和人与镜的距离无关,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CD错误。
故选A。
6.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内碘的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生理异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人体所需的碘80%来自食物,而未被吸收的碘元素,一部分会以无机盐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适量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B.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亢
C. 人体吸收碘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D. 部分含碘无机盐经肾小球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患病。
【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A正确。
B.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B错误。
C.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人体吸收碘的主要部位是小肠,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B。
7.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燃料是当下研究“减碳”的热点,下面的微观示意图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其中一条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一个甲醇分子中有三个氢原子
C. 该反应中含有三种氧化物
D. 参加该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氧化锌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说法错误;
B、甲醇的化学式为:,一个甲醇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故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D、由可知,参加该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
故选D。
8. 如图为某款塑料袋封口机。插上电源的封口机,只有在下压手柄后,内置的电热丝才通电加热,使接触封口机的塑料熔化粘合。当温度过高时,内置的电磁继电器通过自动断电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下列对该封口机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电热丝加热食品塑料袋,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B. 当下压手柄后才能通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C. 可将食品塑料袋口熔化,利用了电流的化学效应
D. 电磁继电器工作时,衔铁中通有电流,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被吸引
【答案】A
【解析】
【详解】AC.电流通过电热丝时,电热丝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封口机工作时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实现高温封口,故A正确,C错误;
B.根据题意知道,当下压手柄后才能通电,手柄相当于是开关,故B错误;
D.根据题意知道,当温度过高时,内置的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断电,而电磁继电器工作时,衔铁是不接在电路中,不会有电流通过,故D错误。
故选A。
9. 溶质质量分数为 5%至10%的氯化钠溶液可抑制普通细菌的生长,某同学按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根据配制过程及下表中的氯化钠溶解度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
A. 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能力
B. 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
C.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 将所得溶液恒温蒸发50g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加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故说法错误;
B、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此温度下,9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所得溶液的质量=10g+90g=100g, 故说法错误;
C、由B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说法正确;
D、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此温度下,4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所以将所得溶液恒温蒸发50g水,没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0. 往某容器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所示容器符合变化曲线的是 (  )
A. 量杯 B. 烧杯
C. 细口瓶 D. 锥形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在注水速度一定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压强增加的幅度减小,则高度增加的幅度在减小,故容器应为开口大,底部较小的形状的容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劳以增智,劳动中蕴含着许多科学原理”。下列劳动内容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
选项 劳动内容 科学原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可以燃烧
B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C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了中和反应
D 炒菜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放热可用于做饭,故说法错误;
B、小苏打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糕点疏松,故说法正确;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可用于清洗餐具,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说法错误;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利用的隔绝氧气的方法,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2.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有效预防甲流的发生,建议勤洗手、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能降低甲流的感染率
B. 甲流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
C.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详解】A.学校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消毒杀菌,能够切断甲流病毒的传播途径,能有效的预防甲流,A正确。
B.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B正确。
C.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C。
13.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挑战超高难度动作成功,奇迹般夺冠。现将谷爱凌的这一次跳台运动部分轨迹简化,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她运动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 A 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运动员在 A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 运动员到达A 点时也有惯性
D. 运动员在 B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 点的机械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运动员在 A 点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运动员在 A 点时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
D.运动员由A到B的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即运动员在 B 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 点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14. 某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Cu2+、Ag+,为了置换其中的Cu2+、Ag+,某化验员进行了以下操作:取500g废水,分三次加入锌,每次加入锌的质量为10g,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测得滤渣质量,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滤渣质量
① 取500g废水溶液 溶液呈淡蓝色、无沉淀
② 加入10gZn 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
③ 加入10gZn 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
④ 加入10gZn 溶液呈无色、有沉淀
针对记录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 操作①中,废水至少含有3种离子 B. 操作②后,Zn没有剩余
C. 操作③后,得到的固体是铜和银 D. 操作④后,银全部被置换出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向含有Cu2+、Ag+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会首先将银离子置换成银,待银离子完全反应后,再将铜离子置换成铜。
【详解】A、取500g废水溶液,溶液呈淡蓝色、无沉淀,废水中含有Cu2+、Ag+,还含有某些阴离子,故说法正确;
B、加入10gZn,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是因为溶液中有铜离子,银离子生成单质银,所以Zn没有剩余,故说法正确;
C、操作③后,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是因为溶液中有铜离子,银离子生成单质银,铜离子可能部分生成铜,也可能铜离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得到的固体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故说法错误;
D、操作④后,溶液呈无色、有沉淀,说明铜离子已完全反应,则银全部被置换出来,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5. 小宁想对家里车库的电路进行改装,供选择的电学元件如下:车库照明电源(36 V)、照明灯L(36V,9W)、低功率指示灯D(100Ω,工作电压1.8V~2.0V)、保护电阻R(1600Ω)、开关S。设计要求:开关S闭合时照明灯L发光,指示灯D不发光;开关S断开时照明灯L不发光,指示灯D发光。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照明灯L正常发光的电阻
照明灯L正常发光的电流
低功率指示灯D电阻100Ω,工作电压1.8V~2.0V,当电压是2.0V,通过它的电流
A.S闭合时,指示灯D被短路,只有L连入电路中,L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L正常发光,S断开,L和D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通过指示灯的电流
超过了指示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指示灯会被烧坏,故A不符合题意;
B.S闭合时,只有L连入电路中,L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L正常发光,当S断开时,定值电阻R与指示灯串联,以起到保护指示灯的作用,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此时指示灯D发光,通过照明灯的电流太小,照明灯L不发光,故B符合题意;
C.S闭合时,电阻和照明灯串联,由串联分压可知,照明灯两端的电压小于36V,照明灯不能正常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S闭合时,电阻和指示灯并联后再和照明灯串联,由串联分压可知,照明灯两端的电压小于36V,照明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2分,共36分)
16. 宁波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海港城市,水产资源丰富,白带鱼、银鲳、乌贼、枪乌贼(一种鱿鱼)、三疣梭子蟹、长毛对虾等海鲜非常常见。
(1)将上述海鲜中的白带鱼和银鲳归为一类,其余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这一结构。
(2)不同海鲜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同一种海鲜也存在性状上的差异,如长毛对虾的甲壳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是由 DNA 分子上的_______决定的。
【答案】 ①. 脊柱 ②. 基因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详解】(1)白带鱼和银鲳都属于鱼类,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乌贼、枪乌贼属于软体动物,三疣梭子蟹、长毛对虾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不同海鲜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同一种海鲜也存在性状上的差异,如长毛对虾的甲壳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是由 DNA 分子上的基因决定的。
17. 2023年,中国队选手林雨薇获得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林雨薇在跨其中一个栏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林雨薇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12.74s,则她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林雨薇在做图中第 10个动作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
【答案】 ①. 7.85 m/s ②. 向前
【解析】
【详解】(1)[1]根据可得,她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是
(2)[2]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林雨薇在做图中第 10个动作时,右脚后蹬,右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即右脚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前。
18. 如图所示,“打铁花”这一传统民间焰火表演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大致方法是:利用焦炭燃烧产生的高温将生铁(合金)熔化为铁水,表演者用一手拿的下棒猛击另一手盛有铁水的上棒,使铁水洒向花棚上的鞭炮和烟花,形成铁花飞溅、烟火如瀑、鞭炮齐鸣的场景。
(1)生铁属于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焦炭充分燃烧温度可达2500℃,足以将生铁熔化。要使炉中焦炭的燃烧温度达到最高,除了足够的焦炭外,还须不断鼓入_______。
(3)打铁花表演过程中,飞溅的铁水在空中迅速变成固态,这种物态变化过程叫做_______。
【答案】 ①. 混合物 ②. 空气##氧气 ③. 凝固
【解析】
【详解】(1)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
(2)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或氧气,其目的是使焦炭燃烧更充分,温度更高,加快铁的熔化;
(3)液态“铁水”被表演者打到空中后,迅速变成微小固态颗粒的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19. 我国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某品牌无人机由锂电池供电,采用4个电机带动旋翼转动,下表是部分飞行参数,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根据表格中资料信息可知:
物理指标 参数
质量 1100g
锂电池额定电压 12V
电动机额定电压 11.1V
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 5A
最大上升速度 运动模式 5m/s
普通模式 4m/s
(1)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受到的升力为_______ N;
(2)无人机正常飞行1h,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 kW·h;
(3)在运动模式下,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20m,此过程中升力对无人机做功功率为_______ W。
【答案】 ①. 11 ②. 0.222 ③. 55
【解析】
【详解】(1)[1]无人机的重力
G=mg=1100×10-3kg×10N/kg=11N
因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受到的升力
F=G=11N
(2)[2]无人机正常飞行1h,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W总=4W=4UIt=4×11.1×5×10-3kW×1h=0.222kW·h
(3)[3]在运动模式下,无人机的速度是5m/s,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20m,此过程中升力对无人机做功的功率为
20. 高纯硅是一种纯度极高的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化工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高纯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
(1)已知SiO2+2Mg2MgO+S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2)“精馏”属于蒸馏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而加以分离的一个过程。据此可知,“精馏”属于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答案】 ①. 置换反应 ②. 物理 ③. HCl、H2
【解析】
【详解】(1)根据SiO2+2Mg2MgO+Si可知,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精馏”属于蒸馏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而加以分离的一个过程,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精馏”属于物理变化;
(3)根据流程图可知,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有氯化氢和氢气。
21.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手机的摄像功能越来越强大。某品牌手机摄像头的基本构造如图所示。
(1)某手机摄像头镜头组由3片透镜组合而成,其综合效果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在拍摄远距离物体时,对焦马达需调节镜头组使其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影像传感器一侧,以拍出清晰的物像。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靠近
【解析】
【详解】(1)[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在拍摄远距离物体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对焦马达需调节镜头组使其靠近影像传感器一侧,以拍出清晰的物像。
22.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BaCl2、CaCO3、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1)沉淀甲为_______。
(2)写出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固体粉末的组成为_______。
【答案】 ①. 硫酸钡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 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钙
【解析】
【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钠钡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粉末加入足量水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于盐酸,所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加入足量稀硫酸生成沉淀(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沉淀甲为硫酸钡;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钙。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 某“水稻-大球盖菇”轮流种植模式如图所示。为了解该种植模式下氮的循环利用情况,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如下:将土质均匀、完成水稻收割的 80m 实验田二等分,其中的1号实验田在冬天闲置,2号实验田在冬天栽培大球盖菇。期间,分别在两块实验田随机钻取总面积1m2、深度 20cm的土壤样本,测得的土壤样本含氮量如下表:
时间 土壤含氮量(g/kg)
1号实验田 2 号实验田
第一年水稻收割后 1.24 1.26
大球盖菇收获后 1.36 1.91
(1)将土质均匀、完成水稻收割的80m2实验田二等分的目的是_______。
(2)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
(3)为继续探究该模式对水稻含氮量的影响,兴趣小组第二年继续在两块实验田按同样模式种植水稻,并在水稻成熟时分别测量秸秆和籽粒中的氮元素积累量,结果如下表。根据这一结果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
实验田 水稻秸秆中氮元素积累量(克/公顷) 水稻籽粒中氮元素积累量(克/公顷)
1号实验田 81.29 124.13
2号实验田 104.68 156.09
【答案】 ①. 控制单一变量 ②. “水稻-大球盖菇”模式能提升土壤中的氮含量,增强土壤肥力 ③. “水稻-大球盖菇”模式能提升水稻秸秆和籽粒中氮元素的积累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将土质均匀、完成水稻收割的80m2实验田二等分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第一年水稻收割后,1号实验田土壤含氮量是1.24g/kg,2 号实验田的土壤含氮量是1.26g/kg,大球盖菇收获后,1号实验田土壤含氮量是1.36g/kg,2 号实验田的土壤含氮量是1.91g/kg,可作出的判断是“水稻-大球盖菇”模式能提升土壤中的氮含量,增强土壤肥力。
(3)水稻成熟时分别测量秸秆和籽粒中的氮元素积累量,根据这一数据结果可作出的判断是:“水稻-大球盖菇”模式能提升水稻秸秆和籽粒中氮元素的积累。
24. 小宁在学习“动滑轮”的相关知识后,思考“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拉力大小是否会改变?”,于是设计了由滑轮、滑轨、滑块、弹簧测力计等组成的实验装置(如图甲)。通过移动滑块来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钩码总重力G/N 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拉力大小F/N
1 3 0 2
2 3 30 2.4
3 3 45 2.8
4 3 60 4
(1)分析四次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2)动滑轮是一个变形的杠杆,拉力 F 为动力,动滑轮和重物总的重力可视为阻力。如图乙所示,去掉钩码后,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并测出拉力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图丙中的动力臂 L1和阻力臂L2的比值为_______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①. 拉力大小与θ有关,θ越大,拉力越大 ②. 等于
【解析】
【详解】(1)[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钩码总重力一定时,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拉力越大,即:拉力大小与θ有关,θ越大,拉力越大。
(2)[2]如图丙所示,滑轮处于静止状态,且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根据数学几何知识可知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则图丙中的动力臂 L1和阻力臂L2的比值为
25. 小宁在总结初中常见物质的燃烧现象时,得到的内容如下表。他发现:有些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有些物质燃烧不产生火焰,于是萌生了探究火焰产生的原因的想法。
可燃性的物质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有无火焰
氢气 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
酒精 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
木炭 发出红光 无
铁丝 持续红热 无
(1)根据燃烧现象的总结,小宁提出了“气态、液态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固态物质燃烧不会产生火焰”的猜想。小科马上举出了反例,否定了小宁的猜想,下列化学变化中,成为小科反驳小宁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
A. 白纸燃烧 B. 煤油燃烧 C. 煅烧大理石
(2)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小宁又开始寻找新的证据:
【实验证据】将一硬质玻璃管一端插入酒精灯火焰的内焰处,用燃烧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发现产生火焰(如图所示)。
【资料证据】
可燃性的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温度/℃
氢气 -259.14 -252.8 1430
酒精 -114.1 78.3 400~500
一氧化碳 -205 -191.5 563
乙醚 -116.2 34.6 400
可燃性的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温度/℃
木炭 3500 4287 1700~2000
铁丝 1538 2750 1800
镁条 650 1090 3000
硫 115 444 500
①从上述证据可以推测:火焰的形成需满足燃料燃烧温度要_______。成堆的木炭燃烧时,上方也能观察到火焰,这是因为木炭燃烧时因_______不足而产生了可燃性气体CO的缘故。
②已知H2O+CCO+H2。将少量水洒到红热高温木炭的瞬间可观察到有火焰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高于沸点 ③. 氧气 ④. 水和木炭反应生成可燃性气态物质CO和 H2,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解析】
【详解】(1)A. 白纸是固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可作为反驳小宁猜想的证据,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煤油是液体,不能作为反驳小宁猜想的证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不能燃烧,不能作为反驳小宁猜想的证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①从上述证据可以推测:火焰形成需满足燃料燃烧温度要高于沸点。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支持燃烧,成堆的木炭燃烧时,上方也能观察到火焰,这是因为木炭燃烧时因氧气不足,木炭未充分燃烧而产生了可燃性气体CO的缘故。
②已知H2O+CCO+H2。将少量水洒到红热高温木炭的瞬间,可观察到有火焰产生,这是因为:水和木炭反应生成可燃性气态物质CO和 H2,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26. 为探究小灯泡发光亮度与实际功率、灯泡种类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利用光照传感器定量测量出小灯泡的光照强度。灯泡 L1是额定电压为2.5 V的LED灯,L2是额定电压6 V 的白炽灯。实验时,先只闭合 S、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现象及数据如表一;然后再只闭合S、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现象及数据如表二。
表一
序号 电压/V 电流/A 实际功率/W 亮暗情况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
1 1.0 0.16 0.16 150
2 1.4 0.20 0.28 150
3 2.5 028 0.7 150
表二
序号 电压/V 电流/A 实际功率/W 亮暗情况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
4 1.0 0.28
15
5 2.5 0.38 0.95 15
6 6.0 0.72 4.32 15
(1)序号为4的实验中,灯泡 L2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 W;
(2)分析表一、表二中的“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数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3)实验发现,第4次实验时白炽灯 L2的亮度比第2次实验时 LED灯 L1的亮度小,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 ①. 0.28 ②. 见详解 ③. LED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更高
【解析】
【详解】(1)[1]序号为4的实验中,灯泡 L2的两端电压为1V,电流为0.28A,实际功率为
(2)[2]分析表一、表二中的“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数据实验结果,对于白炽灯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是15,而LED为150,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对于同一个小灯泡,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是一定值,而对于不同的小灯泡,这一比值不同。
(3)[3]白炽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主要为内能,LED将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光能,少部分为内能,故同等功率情况下,LED亮度更大一些,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LED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更高。
四、解答题(本题共7 小题,第27、28 小题各6分,第 29、30 小题各4分,第31小题9分,第32、33 小题各7分,共43分)
27. 酚酞试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指示剂。实验室配制酚酞试液的方法是:称取1g酚酞固体(化学式为 C20H14O4),溶于少量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再用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稀释至 100mL。
(1)从物质分类角度来判断,酚酞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酚酞固体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_。
(3)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实验室配制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的方法是用量筒分别量取 95 mL 无水乙醇和5 mL 水,然后混合均匀。小宁用下列方法配制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用100mL量筒量取 95mL 无水乙醇,然后向无水乙醇中加水至100mL。小宁配制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小于 95%,原因是_______。
【答案】 ①. 有机物 ②. 120:7 ③.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乙醇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加入水的体积大于5mL,配制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小于95%
【解析】
【详解】(1)酚酞固体(化学式为 C20H14O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酚酞固体中,碳、氢的质量比为:(12×20):(1×14)=120:7;
(3)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一定体积的乙醇和一定体积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根据题意可知,加入水的体积大于5mL,配制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小于95%,导致配制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小于95%。
28. 侧耳(别名平菇)为“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真菌,可食用,味道鲜美。它属于重要的腐木菌,能使被侵害木质部分形成丝片白色腐朽。
(1)侧耳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_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它属于_______。
(3)餐饮中常见的金针菇为“伞菌目、口菇科”真菌,茶树菇为“蘑菇菌目、粪伞科”真菌,在这两种真菌中,与侧耳的亲缘性较近的是_______。
【答案】 ①. 无性 ②. 分解者 ③. 金针菇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等。
(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1)侧耳通过孢子繁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2)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参与物质循环。因此,平菇等食用菌是分解者,它们能把动植物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
(3)侧耳与金针菇同目,与茶树菇不同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因此金针菇与侧耳的亲缘性较近。
29. 小宁制作的“静电铃铛”如图所示,将两个空易拉罐分别放在泡沫底座上,用细线拴着一枚曲别针系在一根塑料吸管上,将其搭在两个易拉罐的中间。拿一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接触左侧的易拉罐,曲别针被吸引撞到左侧的易拉罐,随即又被弹开撞到右侧的易拉罐,然后左右摆动不停的撞击两侧易拉罐,发出像铃铛一样“叮当叮当”的声音。请分析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泡沫、塑料吸管是绝缘体,吸管与毛皮摩擦带电接触易拉罐,易拉罐是导体,接触后也带上了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将曲别针吸引过来,撞击易拉罐;曲别针也是导体,接触易拉罐使其带上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曲别针与易拉罐分开,但由于惯性不会马上停下来,继续运动撞击到另一侧易拉罐,使另一侧易拉罐也带上同种电荷,曲别针又被排斥,在两侧易拉罐间来回摆动,撞击易拉罐使其振动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
30. 2023年 8月 7 日傍晚,宁波市“三江六岸”健步走大会在三江口举行,以迎接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
(1)市民听到发令枪声时立即从起点起跑,这属于_______反射
(2)许多市民在颇感疲惫时仍能坚持走完全程,该意识受_______(填脑的构成名称)的控制。
【答案】 ①. 条件##复杂 ②. 大脑
【解析】
【分析】(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2)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详解】(1)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所以此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
(2)随着比赛的进行参赛市民会感到疲劳,在感到疲劳状态下仍坚持跑完全程,与个人意识控制有关,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31. 沿岸放置救生装备是防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救生圈属于一种常见的救生装备。但是,如图甲这种由塑料薄膜制成的普通游泳圈具有表面光滑、易破损、需充气后才能使用的特点,故不宜用作救生设备。如图乙为专业救生圈,壳体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内填高密度发泡材料。根据国际标准,专业救生圈的质量应不低于2.5kg,以方便抛投。已知某专业救生圈质量为2.5kg,体积为30L。
(1)在给普通游泳圈充气的过程中,当游泳圈充分鼓起来后继续充气,则游泳圈内的气压逐渐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求该专业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
(3)若要保证密度为1.02×103kg/m3的水中人员头部露出水面(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积的),求该专业救生圈最大能承受的水中人员的总质量。______(计算结果准确到1kg)
【答案】 ①. 增大 ②. 2.75×10-2m3 ③. 233kg
【解析】
【详解】(1)[1]给普通游泳圈充气,游泳圈充分鼓起来后继续充气,游泳圈内的气体逐渐增多,内部气压逐渐增大。
(2)[2]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时静止,受力平衡,浮力为
F浮=G救生圈=mg=2.5kg×10N/kg=25N
排开水的体积
露出水面的体积
(3)[3]为保证能施救落水者需要保证
m≤233.75kg
所以该救生圈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33kg的落水者。
32. 在对钢材进行酸洗除锈处理后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铁。为测定废液中的盐酸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设计的测定方案与结果如图所示。
(1)第③次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
(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求废液样品中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①.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②. 据第②次实验数据,100g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完全反应能生成21.4g氢氧化铁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24g
所用 NaOH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4%,
答:所用 NaOH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 ③. 第①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10.7g;第②次加入 10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21.4g;说明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溶质的质量为24g÷2=12g;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y=10.95g
废液样品中 HCl的质量分数= ,
答:样品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5.5%
【解析】
【分析】向含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再和氯化铁反应。
【详解】(1)第①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10.7g;第②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21.4g;说明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第③次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10.7g,此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所得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见答案;
(3)见答案。
33. 为方便快捷地确定架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短路位置,某兴趣小组用“建模”思想模拟真实情景进行研究:如图甲,用单位长度(1m)的阻值为r的两条电阻丝A、B 模拟输电线(电阻丝足够长),用连在电阻丝AB 间的导线模拟输电线短路;再用电压恒为U0的一个电源、阻值为 R0的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表用导线连接起来,并装入一个盒内后再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如图乙所示的检测盒。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右端的两接线柱相连而构成检测电路。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U,经过计算可得到短路处到检测处的距离L。
(1)在图乙所示的检测盒内画出元件连接情况的电路图;(只要求画出一种)
(2)根据你设计的检测电路,推导出 L与U的关系式;
(3)若r=0.5Ω,U0=6V,R0=10Ω,电压表量程0~3 V,如果测量时电压表示数达到所用量程的三分之一及以上可以减少误差。为了减小误差,你所设计的检测电路最多能检测多长的距离?
【答案】(1);(2);(3)10m
【解析】
【详解】解:(1)为测量出短路部分的导线总电阻,可以将电压表与短路的部分导线并联,如图所示
(2)设电压表读数为U,R0两端的电压为
电路中电流为
短路部分电阻的大小为
L与U的关系式为
(3)电压表示数U 的范围为1 V≤U≤3 V,当U=3 V时,能检测的距离L 最大。
答:(1)见详解;
(2)L与U的关系式;
(3)所设计的检测电路最多能检测多长的距离为10m。浙江省2024 年中考全景复习指导(一)
科 学 试 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Cu:64 Zn:65 Ag:108 本卷g 取10 N/kg,水的密度取 1.0×103kg/m3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下列举措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厨余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B. 可再生材料替代木材等装饰材料
C. 全面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秸秆 D. 实验后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2. 浙江省的植物学家们经过数年研究,在天目山发现了葱属植物的一个新物种——天目韭。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天目韭信息表
根 须根系
茎 茎秆较细
叶 叶片为平行叶脉
花 花朵着生在茎的顶端,颜色艳丽,且花朵柱头有黏液,易接受花粉
果实 果实为绿色
生殖方式 通过种子或鳞茎进行繁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天目韭属于被子植物
B. 天目山上的天目韭构成了一个种群
C. 根据天目韭的花朵特征推断,天目韭属于风媒花
D. 天目韭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
3. 如图是教材中“压缩空气发热”的活动,当迅速下压活塞时,筒底浸有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起来,这与乙醚沸点低、易挥发、易燃烧等性质有关。若实验室缺少乙醚,用下列材料替代,实验最有可能成功的是 (  )
A. 水 B. 酒精 C. 稀硫酸 D. 浓盐酸
4. 2023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二),搭载神舟十六号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酒泉的经纬度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低纬度地区
B. 运载火箭发射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 运载火箭发射这个月里,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D. 运载火箭发射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长夜短
5. 如图所示,刚出土的铜镜和经过镜面打磨的现代工艺品铜镜相比,前者因表面腐蚀而照不出像。对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 刚出土的铜镜照不出像是因为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B. 刚出土的铜镜照不出像是因为表面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工艺品铜镜使用时所成的像是实像
D. 随着物体离铜镜的距离增大,铜镜中的像会变小
6.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内碘的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生理异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人体所需的碘80%来自食物,而未被吸收的碘元素,一部分会以无机盐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适量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B.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甲亢
C. 人体吸收碘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D. 部分含碘无机盐经肾小球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成分
7.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燃料是当下研究“减碳”的热点,下面的微观示意图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其中一条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一个甲醇分子中有三个氢原子
C. 该反应中含有三种氧化物
D. 参加该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
8. 如图为某款塑料袋封口机。插上电源的封口机,只有在下压手柄后,内置的电热丝才通电加热,使接触封口机的塑料熔化粘合。当温度过高时,内置的电磁继电器通过自动断电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下列对该封口机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电热丝加热食品塑料袋,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B. 当下压手柄后才能通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C. 可将食品塑料袋口熔化,利用了电流的化学效应
D. 电磁继电器工作时,衔铁中通有电流,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被吸引
9. 溶质质量分数为 5%至10%的氯化钠溶液可抑制普通细菌的生长,某同学按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根据配制过程及下表中的氯化钠溶解度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
A. 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能力
B. 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
C.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 将所得溶液恒温蒸发50g水,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10. 往某容器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所示容器符合变化曲线的是 (  )
A. 量杯 B. 烧杯
C. 细口瓶 D. 锥形瓶
11. “劳以增智,劳动中蕴含着许多科学原理”。下列劳动内容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
选项 劳动内容 科学原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可以燃烧
B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C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了中和反应
D 炒菜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A. A B. B C. C D. D
12.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有效预防甲流的发生,建议勤洗手、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能降低甲流的感染率
B. 甲流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
C.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13.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挑战超高难度动作成功,奇迹般夺冠。现将谷爱凌的这一次跳台运动部分轨迹简化,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她运动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 A 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运动员在 A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 运动员到达A 点时也有惯性
D. 运动员在 B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 点的机械能
14. 某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Cu2+、Ag+,为了置换其中的Cu2+、Ag+,某化验员进行了以下操作:取500g废水,分三次加入锌,每次加入锌的质量为10g,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测得滤渣质量,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滤渣质量
① 取500g废水溶液 溶液呈淡蓝色、无沉淀
② 加入10gZn 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
③ 加入10gZn 溶液呈淡蓝色、有沉淀
④ 加入10gZn 溶液呈无色、有沉淀
针对记录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 操作①中,废水至少含有3种离子 B. 操作②后,Zn没有剩余
C. 操作③后,得到的固体是铜和银 D. 操作④后,银全部被置换出来
15. 小宁想对家里车库的电路进行改装,供选择的电学元件如下:车库照明电源(36 V)、照明灯L(36V,9W)、低功率指示灯D(100Ω,工作电压1.8V~2.0V)、保护电阻R(1600Ω)、开关S。设计要求:开关S闭合时照明灯L发光,指示灯D不发光;开关S断开时照明灯L不发光,指示灯D发光。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2分,共36分)
16. 宁波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海港城市,水产资源丰富,白带鱼、银鲳、乌贼、枪乌贼(一种鱿鱼)、三疣梭子蟹、长毛对虾等海鲜非常常见。
(1)将上述海鲜中的白带鱼和银鲳归为一类,其余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这一结构。
(2)不同海鲜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同一种海鲜也存在性状上的差异,如长毛对虾的甲壳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是由 DNA 分子上的_______决定的。
17. 2023年,中国队选手林雨薇获得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林雨薇在跨其中一个栏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林雨薇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12.74s,则她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林雨薇在做图中第 10个动作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
18. 如图所示,“打铁花”这一传统民间焰火表演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大致方法是:利用焦炭燃烧产生的高温将生铁(合金)熔化为铁水,表演者用一手拿的下棒猛击另一手盛有铁水的上棒,使铁水洒向花棚上的鞭炮和烟花,形成铁花飞溅、烟火如瀑、鞭炮齐鸣的场景。
(1)生铁属于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焦炭充分燃烧温度可达2500℃,足以将生铁熔化。要使炉中焦炭的燃烧温度达到最高,除了足够的焦炭外,还须不断鼓入_______。
(3)打铁花表演过程中,飞溅的铁水在空中迅速变成固态,这种物态变化过程叫做_______。
19. 我国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某品牌无人机由锂电池供电,采用4个电机带动旋翼转动,下表是部分飞行参数,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根据表格中资料信息可知:
物理指标 参数
质量 1100g
锂电池额定电压 12V
电动机额定电压 11.1V
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 5A
最大上升速度 运动模式 5m/s
普通模式 4m/s
(1)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受到的升力为_______ N;
(2)无人机正常飞行1h,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 kW·h;
(3)在运动模式下,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20m,此过程中升力对无人机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 W。
20. 高纯硅是一种纯度极高的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化工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高纯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
(1)已知SiO2+2Mg2MgO+S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2)“精馏”属于蒸馏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而加以分离的一个过程。据此可知,“精馏”属于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21.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手机的摄像功能越来越强大。某品牌手机摄像头的基本构造如图所示。
(1)某手机摄像头镜头组由3片透镜组合而成,其综合效果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在拍摄远距离物体时,对焦马达需调节镜头组使其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影像传感器一侧,以拍出清晰的物像。
22.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 BaCl2、CaCO3、NaOH、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1)沉淀甲为_______。
(2)写出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固体粉末的组成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 某“水稻-大球盖菇”轮流种植模式如图所示。为了解该种植模式下氮的循环利用情况,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如下:将土质均匀、完成水稻收割的 80m 实验田二等分,其中的1号实验田在冬天闲置,2号实验田在冬天栽培大球盖菇。期间,分别在两块实验田随机钻取总面积1m2、深度 20cm的土壤样本,测得的土壤样本含氮量如下表:
时间 土壤含氮量(g/kg)
1号实验田 2 号实验田
第一年水稻收割后 1.24 1.26
大球盖菇收获后 1.36 1.91
(1)将土质均匀、完成水稻收割的80m2实验田二等分的目的是_______。
(2)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
(3)为继续探究该模式对水稻含氮量的影响,兴趣小组第二年继续在两块实验田按同样模式种植水稻,并在水稻成熟时分别测量秸秆和籽粒中的氮元素积累量,结果如下表。根据这一结果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
实验田 水稻秸秆中氮元素积累量(克/公顷) 水稻籽粒中氮元素积累量(克/公顷)
1号实验田 81.29 124.13
2号实验田 10468 156.09
24. 小宁在学习“动滑轮”的相关知识后,思考“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拉力大小是否会改变?”,于是设计了由滑轮、滑轨、滑块、弹簧测力计等组成的实验装置(如图甲)。通过移动滑块来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钩码总重力G/N 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拉力大小F/N
1 3 0 2
2 3 30 2.4
3 3 45 2.8
4 3 60 4
(1)分析四次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2)动滑轮是一个变形的杠杆,拉力 F 为动力,动滑轮和重物总的重力可视为阻力。如图乙所示,去掉钩码后,改变拉力作用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并测出拉力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图丙中的动力臂 L1和阻力臂L2的比值为_______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 小宁在总结初中常见物质的燃烧现象时,得到的内容如下表。他发现:有些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有些物质燃烧不产生火焰,于是萌生了探究火焰产生的原因的想法。
可燃性的物质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有无火焰
氢气 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
酒精 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
木炭 发出红光 无
铁丝 持续红热 无
(1)根据燃烧现象的总结,小宁提出了“气态、液态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固态物质燃烧不会产生火焰”的猜想。小科马上举出了反例,否定了小宁的猜想,下列化学变化中,成为小科反驳小宁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
A. 白纸燃烧 B. 煤油燃烧 C. 煅烧大理石
(2)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小宁又开始寻找新的证据:
【实验证据】将一硬质玻璃管一端插入酒精灯火焰内焰处,用燃烧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发现产生火焰(如图所示)。
【资料证据】
可燃性的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温度/℃
氢气 -259.14 -252.8 1430
酒精 -114.1 78.3 400~500
一氧化碳 -205 -191.5 563
乙醚 -116.2 34.6 400
可燃性的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温度/℃
木炭 3500 4287 1700~2000
铁丝 1538 2750 1800
镁条 650 1090 3000
硫 115 444 500
①从上述证据可以推测:火焰的形成需满足燃料燃烧温度要_______。成堆的木炭燃烧时,上方也能观察到火焰,这是因为木炭燃烧时因_______不足而产生了可燃性气体CO的缘故。
②已知H2O+CCO+H2。将少量水洒到红热高温木炭的瞬间可观察到有火焰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
26. 为探究小灯泡发光亮度与实际功率、灯泡种类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利用光照传感器定量测量出小灯泡的光照强度。灯泡 L1是额定电压为2.5 V的LED灯,L2是额定电压6 V 的白炽灯。实验时,先只闭合 S、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现象及数据如表一;然后再只闭合S、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现象及数据如表二。
表一
序号 电压/V 电流/A 实际功率/W 亮暗情况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
1 1.0 0.16 0.16 150
2 1.4 0.20 0.28 150
3 2.5 0.28 0.7 150
表二
序号 电压/V 电流/A 实际功率/W 亮暗情况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
4 1.0 0.28
15
5 2.5 0.38 0.95 15
6 60 0.72 4.32 15
(1)序号为4的实验中,灯泡 L2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 W;
(2)分析表一、表二中的“光照强度与实际功率的比值”数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3)实验发现,第4次实验时白炽灯 L2的亮度比第2次实验时 LED灯 L1的亮度小,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7 小题,第27、28 小题各6分,第 29、30 小题各4分,第31小题9分,第32、33 小题各7分,共43分)
27. 酚酞试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指示剂。实验室配制酚酞试液的方法是:称取1g酚酞固体(化学式为 C20H14O4),溶于少量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再用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稀释至 100mL。
(1)从物质分类角度来判断,酚酞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酚酞固体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_。
(3)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液。实验室配制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的方法是用量筒分别量取 95 mL 无水乙醇和5 mL 水,然后混合均匀。小宁用下列方法配制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用100mL量筒量取 95mL 无水乙醇,然后向无水乙醇中加水至100mL。小宁配制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小于 95%,原因是_______。
28. 侧耳(别名平菇)为“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真菌,可食用,味道鲜美。它属于重要的腐木菌,能使被侵害木质部分形成丝片白色腐朽。
(1)侧耳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_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它属于_______。
(3)餐饮中常见的金针菇为“伞菌目、口菇科”真菌,茶树菇为“蘑菇菌目、粪伞科”真菌,在这两种真菌中,与侧耳的亲缘性较近的是_______。
29. 小宁制作的“静电铃铛”如图所示,将两个空易拉罐分别放在泡沫底座上,用细线拴着一枚曲别针系在一根塑料吸管上,将其搭在两个易拉罐的中间。拿一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接触左侧的易拉罐,曲别针被吸引撞到左侧的易拉罐,随即又被弹开撞到右侧的易拉罐,然后左右摆动不停的撞击两侧易拉罐,发出像铃铛一样“叮当叮当”的声音。请分析解释上述现象。
30. 2023年 8月 7 日傍晚,宁波市“三江六岸”健步走大会在三江口举行,以迎接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
(1)市民听到发令枪声时立即从起点起跑,这属于_______反射。
(2)许多市民在颇感疲惫时仍能坚持走完全程,该意识受_______(填脑的构成名称)的控制。
31. 沿岸放置救生装备是防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救生圈属于一种常见的救生装备。但是,如图甲这种由塑料薄膜制成的普通游泳圈具有表面光滑、易破损、需充气后才能使用的特点,故不宜用作救生设备。如图乙为专业救生圈,壳体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内填高密度发泡材料。根据国际标准,专业救生圈的质量应不低于2.5kg,以方便抛投。已知某专业救生圈质量为2.5kg,体积为30L。
(1)在给普通游泳圈充气的过程中,当游泳圈充分鼓起来后继续充气,则游泳圈内的气压逐渐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求该专业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
(3)若要保证密度为1.02×103kg/m3的水中人员头部露出水面(人的头部体积约占人体积的),求该专业救生圈最大能承受的水中人员的总质量。______(计算结果准确到1kg)
32. 在对钢材进行酸洗除锈处理后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铁。为测定废液中的盐酸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设计的测定方案与结果如图所示。
(1)第③次过滤后,滤液中溶质成分为_______。
(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求废液样品中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3. 为方便快捷地确定架设在两地之间输电线短路位置,某兴趣小组用“建模”思想模拟真实情景进行研究:如图甲,用单位长度(1m)的阻值为r的两条电阻丝A、B 模拟输电线(电阻丝足够长),用连在电阻丝AB 间的导线模拟输电线短路;再用电压恒为U0的一个电源、阻值为 R0的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表用导线连接起来,并装入一个盒内后再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如图乙所示的检测盒。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右端的两接线柱相连而构成检测电路。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U,经过计算可得到短路处到检测处的距离L。
(1)在图乙所示的检测盒内画出元件连接情况的电路图;(只要求画出一种)
(2)根据你设计的检测电路,推导出 L与U的关系式;
(3)若r=0.5Ω,U0=6V,R0=10Ω,电压表量程0~3 V,如果测量时电压表示数达到所用量程的三分之一及以上可以减少误差。为了减小误差,你所设计的检测电路最多能检测多长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