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分期小册新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分期小册新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国现代史分期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总特征: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 政治:巩固新生政权,逐步确立了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3. 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确立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年)
总特征:在曲折中发展。
1. 政治:“左”的错误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民主政治受挫。
2. 经济: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 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
3. 外交:中苏交恶使我国外交环境恶化,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4. 文化:提出“双百”方针,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但发展曲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
总特征:“左”的错误严重,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遭到破坏。
1. 政治: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2. 经济: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 外交:1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中日建交,1979 年中美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 科技文化:“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青蒿素被发现;“双百”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2012 年)
总特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快速发展。
1. 政治:1978 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
2. 经济:对内实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对外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
3. 外交: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与世界各国积极合作,发展好关系。
4. 文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年至今)
总特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1. 政治:围绕“中国梦”这个总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 经济: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3. 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 科技: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研发投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5. 文化: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