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小升初科学试卷一、我会选(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的)1.很多输电设备用陶瓷是利用了它的( )特性。A.不易导热 B.耐高温 C.不易导电2.小娟把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鼓了起来,这是运用了( )A.空气热胀冷缩 B.空气可以被压缩C.空气没有固定形状3.在下列各种环境中,埋在( )的铸铁管道生锈最快。A.干燥、致密的土壤中B.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不透气、潮湿的土壤中4.家用电器能将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下列能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电水壶、电视 B.白炽灯、取暖器C.电风扇、电钻5.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A.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一些B.出门时随手关灯C.电脑不用时切断电源二、动动脑筋,再判断(在相应位置上,正确的涂“√”,错误的涂“×”。)6.在观察动物时,只要不伤害到它们,可以损坏它们的家。( )7.长时间在黑暗处看手机不会伤害眼睛。 ( )8.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都运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 ( )9.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 )10.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我会填11.声音有高低之分,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 有关。12.小科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倒入半杯水,观察到水里有气泡冒出,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 。13.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14.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和 。四、简答题15.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请你分别举出两个相关的例子。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 。16.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一些人为的原因会导致土壤被污染,造成土壤退化,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家乡的土壤?五、解答题17.科学探究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钢铁厂区参观,看到工厂里有辆起重汽车,“铁臂”上有一个“大吸盘”(如图一),开到另一边,钢铁又乖乖地被放到地上。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工人叔叔告诉他们,在另一个车间里,还有一个吸重能力是8000kg的“大吸盘”。为什么两个“大吸盘”的吸重能力会不同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如图二),通过实验,同学们解开了上述疑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大吸盘”其实是个 ,它的内部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通电后能产生磁性,断电后 。(2)同学们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应选择图二中的 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线圈匝数多的装置中,铁芯上1次吸住的大头针数量更多。此实验能得出: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 (填“多”或“少”),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某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图二中甲装置铁芯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则可推测甲装置中铁芯的上端是 (填“S”或“N”)极。(4)同学们用图二中的甲和丙装置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得到如表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如下甲、丙装置的测试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流强度越大 (填“大”或“小”)。装置 测试结果甲 1次吸住7枚大头针丙 1次吸住17枚大头针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小升初科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的)1.很多输电设备用陶瓷是利用了它的( )特性。A.不易导热 B.耐高温 C.不易导电【答案】C【解答】常见陶瓷材料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易碎。很多输电设备用陶瓷是利用了它的不易导电特性。故选:C。2.小娟把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鼓了起来,这是运用了( )A.空气热胀冷缩 B.空气可以被压缩C.空气没有固定形状【答案】A【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小娟把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这是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故选:A。3.在下列各种环境中,埋在( )的铸铁管道生锈最快。A.干燥、致密的土壤中B.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不透气、潮湿的土壤中【答案】B【解答】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变化,就是铁锈。干燥,也缺少空气;不透气,缺少空气;潮湿、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容易生锈。故选:B。4.家用电器能将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下列能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电水壶、电视 B.白炽灯、取暖器C.电风扇、电钻【答案】C【解答】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风扇;电水壶;电视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故选:C。5.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A.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一些B.出门时随手关灯C.电脑不用时切断电源【答案】A【解答】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电脑不用时切断电源,有利于节约能源,会增加能源的使用。故选:A。二、动动脑筋,再判断(在相应位置上,正确的涂“√”,错误的涂“×”。)6.在观察动物时,只要不伤害到它们,可以损坏它们的家。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根据对观察小动物的认识,我们要注意不伤害它们。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7.长时间在黑暗处看手机不会伤害眼睛。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电脑荧光屏的亮度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有时睁不开眼睛、干涩,甚至出现头晕,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故答案为:×。8.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都运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医用额镜都运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故答案为:√。9.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 × (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这种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0.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煤,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三、我会填11.声音有高低之分,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 快慢 有关。【答案】快慢。【解答】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振动越慢。声音有高。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音调就越高,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音调就越高,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答案为:快慢。12.小科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倒入半杯水,观察到水里有气泡冒出,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 空气 。【答案】空气。【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科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倒入半杯水,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水比较重,把空气挤出来了。故答案为:空气。13.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我们1.496亿千米。故答案为:太阳。14.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和 回收利用 。【答案】回收利用。【解答】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大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甚至有些自然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减少消耗。故答案为:回收利用。四、简答题15.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请你分别举出两个相关的例子。增大摩擦力: 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减小摩擦力: 旱冰鞋安装滚轮、往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 。【答案】增大摩擦力: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减小摩擦力:旱冰鞋安装滚轮、往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解答】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比如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往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是减小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答案为:增大摩擦力: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减小摩擦力:旱冰鞋安装滚轮、往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16.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一些人为的原因会导致土壤被污染,造成土壤退化,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家乡的土壤?【答案】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分类回收垃圾、环保宣传等。【解答】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可以修建梯田、分类回收垃圾。故答案为: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环保宣传等。五、解答题17.科学探究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钢铁厂区参观,看到工厂里有辆起重汽车,“铁臂”上有一个“大吸盘”(如图一),开到另一边,钢铁又乖乖地被放到地上。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工人叔叔告诉他们,在另一个车间里,还有一个吸重能力是8000kg的“大吸盘”。为什么两个“大吸盘”的吸重能力会不同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如图二),通过实验,同学们解开了上述疑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大吸盘”其实是个 电磁铁 ,它的内部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通电后能产生磁性,断电后 消失 。(2)同学们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应选择图二中的 甲、乙 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线圈匝数多的装置中,铁芯上1次吸住的大头针数量更多。此实验能得出: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 多 (填“多”或“少”),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某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图二中甲装置铁芯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则可推测甲装置中铁芯的上端是 N (填“S”或“N”)极。(4)同学们用图二中的甲和丙装置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得到如表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如下甲、丙装置的测试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流强度越大 大 (填“大”或“小”)。装置 测试结果甲 1次吸住7枚大头针丙 1次吸住17枚大头针【答案】(1)电磁铁;消失。(2)甲、乙;多。(3)N。(4)大。【解答】(1)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铁芯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它的内部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断电后。(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同学们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的关系,其他条件完全一致,他们应选择图二中的甲,结果发现线圈匝数多的装置中。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磁铁具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某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图二中甲装置铁芯下端,说明甲装置下端是S极。(4)同学们用图二中的甲和丙装置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甲装置1次吸住7枚大头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电磁铁其他条件相同时,电磁铁的磁力越大。故答案为:(1)电磁铁;消失。(2)甲、乙;多。(3)N。(4)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