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战略思维”“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六大科学思维筑牢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科学思维( )2·1·c·n·j·y
①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②追求认识的主观性和形式性
③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
④有利于我们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面对转基因产品,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这表明( )www-2-1-cnjy-com
A.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C.思维结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D.科学思维无需实践检验
3.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而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得益于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的进步,人们切身体会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气象服务早已不再局限于预报气温、风和降水,而是立足于实际,把气象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气象部门利用相关技术设备对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使气象服务衍生出了穿衣指数等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甚至在福建有星空预报,在吉林有雾凇预报,在黄山有云海预报……这体现了科学思维( )2-1-c-n-j-y
A.认识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预见性 B.结果的普适性
C.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D.具有实用性和具体性
4.2024年春晚舞台上,中国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自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通过歌曲与视觉交互技术,“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将恢弘大气的中华服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到令人陶醉,受到了亿万观众的好评。传统纹样创演秀的创作( )
①体现的思维形式具有概念性、推导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②体现的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和表达的情感性
③说明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人类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④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对立统一中实现了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2年5月11日,“探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反映出科学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
①思维具有能动性
②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③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④结果具有预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图是刊登在某杂志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动机”设计图。一盆水,上面漂浮着一个架子。架子下方是一个叶轮。一条毛巾搭在架子上,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悬挂在叶轮上方。由于毛巾可以吸水,这样就可以产生虹吸现象。浸入水中的一端吸水,而悬着的另一端必然会滴水。水滴打在叶轮上,叶轮便会运转起来。这样,不需要任何外在能量便能自动运转的“永动机”就制造出来了。这个“永动机”的设计(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的现象,正确把握了水滴与叶轮的关系
B.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牵引出来,提高了人们的创新能力
C.试图利用液态虹吸得到连续的“动力”,违背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D.尊重科学实验检验的结果,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7.从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发言权”到邓小平的“只有调查研究,你心中才有数”,再到习近平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这表明( )
①科学的抽象思维不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
②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
③调查研究是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和预测的一种重要手段
④源于调查的思维都是科学的,其结果都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年4月,《人民日报》载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发展。文章指出,踏上新征程,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赢得主动、开创未来。可见,科学思维( )
①结果具有预见性
②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
③过程具有创新性
④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科学思维是指( )
①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②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 
③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④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思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列对科学思维方法理解错误的是(  )
A.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B.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C.只有科学思维才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二、填空题
11.科学思维的结果
(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 。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2)科学思维能够以 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12.科学思维的含义
(1)基本条件:
和 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含义:
泛指符合 、遵循 的思维,是能够达到 结果的思维。
①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
不科学思维的特征: 的、 的、片面僵化的
②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 要求、运用 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科学思维的含义:
(1)泛指符合 、遵循 的思维,是能够达到 结果的思维。
(2)是对实践中遵循 要求、运用 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14.阅读教材P14-P15《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5.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
任何思维都是 与 的统一。 和 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三、判断题
16.2022年中核集团科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队再传佳绩,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的核聚变研究迈出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这说明思维具有预见性。( )【版权所有:21教育】
17.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 )
18.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
19.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就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
20.未接受实践检验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 )
四、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子”是镌刻在袁隆平遗像巨石上的袁老名言。上世纪60年代,研究水稻杂交。1964年,袁隆平在稻田中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授粉后结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稻种,这推翻了此前被奉为经典的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袁隆平据此推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能大幅提高水稻产量。最终,袁隆平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以及之后的“超级杂交水稻”,让中华民族自此彻底告别了“饥饿”。
材料二 ①深夜,远远望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大楼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②在讨论某教师的行为是不是体罚学生时,校长说:“说这个老师的行为是体罚学生,恐怕是不行的;说他的行为不是体罚学生,恐怕也不行。”③老师问某学生:“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这个学生回答说:“我作业做得很认真。”
(1)结合材料一,回答袁隆平助力中华民族彻底告别“饥饿”的历程,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的。
(2)结合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三个问题分别违背了逻辑思维的什么规律。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宋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天人合一的景象。从明代、清代至当代,洞庭湖一直在持续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21教育网
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开始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洞庭湖考察,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牢记嘱托、先后开展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新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新规划明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安澜洞庭”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
从围湖造田到生态保护修复,我们对洞庭湖的治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民健身战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为各地政府推进健身场地的科学建设与高效使用,提供了清晰方向。到2025年,打通全民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21cnjy.com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42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0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平方米。根据《工作方案》,各地政府要继续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健身场地和设施实现从多到好、从“有”到“优”的转变;对接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因人而异,实现优质社会资源共享和基层赛事活动普及,如鼓励推动更多诸如“村BA”等群众体育赛事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提升全民健身的开放水平和社会效益。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是如何推动全民健身迈向更高水平的。
(2)《工作方案》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③: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①③正确;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②错误;
④;科学思维不是让我们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2.C
【详解】A: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A错误。
B:科学思维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B错误。
C:人们对转基因产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到底哪一种正确需要实践进行检验,C正确。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思维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正确思维,D错误。
故本题选C。
3.A
【详解】A:结果具有预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指的是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气象部门利用技术设备对天气作出准确预测,体现了科学思维认识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预见性,A符合题意。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意思是科学思维的结果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材料不涉及,B排除。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并不是不可预测,C错误。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认为科学思维具有具体性是错误的,D排除。
故本题选A。
4.D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才具有具有概念性、推导性和表达的严谨性,①排除。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③排除。
②④: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锦》惊艳全网,节自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通过歌曲与视觉交互技术,“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可见传统纹样创演秀的创作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对立统一中实现了创新,体现了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想象性和表达的情感性,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D
【详解】①:思维具有能动性是思维的特征,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①排除。
②:材料未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②排除。
③④: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反映出科学思维具有的特征是结果具有预见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C
【详解】A:如实地反映认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不仅要如实地描述认识对象的现象,更在于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永动机”的设计违背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没有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的现象,故A错误。
B:“永动机”的设计违背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没有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故B错误。
C:就这个永动机的设计图而言,它违背了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该设计试图利用液态虹吸得到持续的“动力”。其实,液态虹吸的高度是有限的,被虹吸的水不可能越过支架而得到设计图所构想的那样的动力,故C正确。
D:科学思维具有客观性,需要从实际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仅要如实地描述认识对象的现象,更在于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永动机”的设计违背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没有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7.C
【详解】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②符合题意。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调查研究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③符合题意。
①:科学的抽象思维具有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两个基本条件,所以,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①说法错误。21·cn·jy·com
④:源于调查的思维都是科学的,只有科学思维的结果才有可检验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形势在变化要求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赢得主动,开创未来,可见,科学思维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橡,结果具有预见性,①④正确。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科学思维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②排除。
③:材料强调的是要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转变思维,推进事物的发展,而未强调过程具有创新性,③排除。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②③:科学思维是指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①②③正确。21·世纪*教育网
④:对科学思维的理解,可以从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两个方面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故④排除。21*cnjy*com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C: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C错误但符合题意。
ABC: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ABC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本题选C。
11.(1) 实践的检验 反复检验
(2)实事求是
【详解】(1)本题属于填空题,依据教材知识填写即可,详解略。
(2)本题属于填空题,依据教材知识填写即可,详解略。
12.(1) 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
(2) 认识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逻辑规则 正确认识 主观臆想 不合逻辑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性www.21-cn-jy.com
【详解】科学思维的含义
(1)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①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
不科学思维的特征:主观臆想的、 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
②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13.(1) 认识规律 逻辑规则 正确认识
(2)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性
【详解】略
14.(1)逻辑规则。(2)主观臆想。(3)创新性。(4)客观性。(5)可检验性。
【详解】解析略
15. 内容 形式 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
【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依据教材知识填写即可,详解略。
16.错误
【详解】2022年中核集团科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队再传佳绩,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的核聚变研究迈出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这说明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故题中观点错误。
17.错误
【详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但不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这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故题中观点错误。
18.错误
【详解】科学思维不是与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材料说法错误。
19.错误
【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故题中观点错误。
20.错误
【详解】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思维自身的科学与否与是否接受了实践的检验无关,故题干说法错误。
21.(1)①袁隆平拒绝盲目崇拜已有学说和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看法,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坚持从科研实际出发,通过人工授粉结出雄性不育株稻种,推翻“无性杂交”说,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的特点。
②袁隆平通过前期科研实践推论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大幅提高水稻产量,并实现了这一推论,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的特点。
③袁隆平通过农业科学实验推翻“水稻无性杂交”学说,将自己的推论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的特点。
(2)①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整个大楼漆黑一团”与“只有大楼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是相互矛盾的,这是错误的。
②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校长的话把“是体罚”和“不是体罚”都否定了,违反了排中律。
③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作业做完”和“作业做得很认真”是两个不同的论断,所以学生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分析】背景素材:袁隆平与“超级杂交水稻”
考点考查: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体现类主观题,设问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袁隆平助力中华民族彻底告别“饥饿”的历程体现的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推翻了此前被奉为经典的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可联系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关键词②:通过前期科研实践推论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关键词③:成功选育了“南优2号”以及之后的“超级杂交水稻”→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材料中的三个问题分别违背了逻辑思维的什么规律,需要调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来源:21cnj*y.co*m】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整个大楼漆黑一团”与“只有大楼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可联系违反了矛盾律。
关键词②:“是体罚”与“不是体罚”→可联系违反了排中律。
关键词③:“做完了吗”与“做得很认真”→可联系违反了同一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2.①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科学思维能够达到正确的认识结果。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从围湖造田到生态保护修复,我们修正对自然认识的错误,遵循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规律。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描绘了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的前景。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测性。“安澜洞庭”建设的成果将变成现实,并得到实践的检验。
【分析】背景素材:洞庭湖的治理
考点考查: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从围湖造田到生态保护修复,我们对洞庭湖的治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知识限定为科学思维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应结合材料,主要从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实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可联系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关键词②: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关键词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测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1)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全民健身战略。
②国家有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在党的领导下,政府部门制定和执行《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全民健身迈向更高水平。
③各级政府科学履职,为人民谋幸福,大力推动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期待。
(2)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政府在完善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21*cnjy*com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工作方案》聚焦全民健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合理规划,一定能推动全民健身迈向更高水平。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工作方案》的指导下,体育场馆及设施大幅增加,质量提升,群众体育赛事在基层落地生根。
④可见,《工作方案》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科学思维,必将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分析】背景素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
考点考查:坚持党的领导、国家职能、法治政府、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设问要求回答我国是如何推动全民健身迈向更高水平的,需要调用坚持党的领导、国家职能、法治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民健身战略→可联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键词②: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可联系国家有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关键词③:各地政府推进健身场地的科学建设与高效使用→可联系政府科学履职,为人民谋幸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工作方案》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需要调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各地政府要继续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可联系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关键词②:到2025年,打通全民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关键词③:实现优质社会资源共享和基层赛事活动普及→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关键词④:小结→可联系《工作方案》是科学思维,将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