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一、单选题1.“如果明天下雨(p),我就不去了(q)”,对这一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B.若该判断为假,则q必为假C.若p为假,q为真,则该判断为真D.若p为真,q为假,则该判断为真2.下列选项中属于假言判断的是( )①红了樱桃,绿了芭蕉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对下列判断的类型分析正确的是( )判断 类型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关系判断②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 如果9是6的倍数,那么它能被2整除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④ 这次研学旅行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选言判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八成消费者选购无糖食品时通过“不含蔗糖”“0 蔗糖”等标识来判断产品是否无糖,从而存在被误导的可能。标识“0 蔗糖”,只代表产品不含蔗糖,不一定无糖。即使是“0 糖”,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定,“0糖”是指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不高于 0.5 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糖”和“蔗糖”从概念的外延看属于矛盾关系B.虽不含“蔗糖”但不一定无糖,属不相容选言判断C.通过“0 蔗糖”标识来判断是否无糖,违反了同一律D.标识“0 糖”仍可能含糖,说明“0 糖”概念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5.2022年3月7日,王毅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我们将继续胸怀天下、担当尽责,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合力谋发展,一起向未来。这个判断是( )2·1·c·n·j·yA.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B.简单判断中的假言判断C.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D.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6.“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这个判断类型属于( )A.关系判断 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联言判断7.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关于选言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存在②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存在③只要有一个选言支为假,则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④有且仅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则不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这一判断是( )A.假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关系判断 D.选言判断9.对下列判断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序号 判断 逻辑分析① 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此判断是特称否定判断,可以进行换位推理②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此判断中,“概念”是被定义项,“思维形式”是属概念③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在外延上是反对关系④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若此判断为真,则其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既无民意基础,又无死战决心,库尔德人的溃退并不意外。”下列对于库尔德人溃退原因的判断(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断定了几种同时存在的情况B.断定了可能的情况C.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D.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二、填空题11.复合判断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 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21·世纪*教育网12.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打造人民城市建设上海样本,上海提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这一目标愿景的表述运用了 (选填简单或复合)判断中的 判断。2-1-c-n-j-y13.联言判断的含义: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 联言支。21*cnjy*com14.假言判断真假的决定因素其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 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 ,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出处:21教育名师】1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 ,判断更为恰当。三、判断题16.“如果P那么Q”能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17.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不相容的选言支。( )18.由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就可以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 )19.各联言支都正确,联言判断才正确。( )20.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的,联言判断就一定真。( )四、主观题21.材料一 京沪高铁全长13 ( http: / / www.21cnjy.com )18公里。京沪高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一直备受关注,何时开通、速度多快、票价多少等问题更是旅客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旅客的不同需求,京沪高铁将开行时达300公里和2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列车,初期每天开行90对左右,包括京沪一站直达、省城之间直达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三种模式。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实行购票实名制。届时旅客需持身份证、军官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购票。【版权所有:21教育】材料二 甲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对乙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对丁说:“当且仅当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丙都来了。21*cnjy*com(1)上述材料中包含复合判断的哪些形式?(2)怎样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说一说材料二中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什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市宝山区一位老人的老伴和独生儿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生儿子未留有子女)均已去世。从2017年开始,独居的老人一直由水果摊摊主小游一家照顾,因此老人决定把自己的晚年和遗产都托付给小游,其中包括自己价值300万元的房产,老人与小游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进行了公证。2021年老人去世,小游处理完老人的后事,老人的妹妹等家属对遗产分配提出异议,双方对簿公堂。庭审时,小游提供了老人的三封书信,均表达了老人想要赠予遗产的意愿。2023年12月14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涉案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归水果摊摊主小游所有。(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2)有人就上述案件得出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与老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就能获得协议中约定的遗产。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这一结论能否必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3.下列体现了假言判断的第三种类型。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这里的前件、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1.C【详解】A:如果有前一种事物的情况就必有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如果明天下雨(p),我就不去了(q)”,这一判断是充分条件,A不选。B:“如果明天下雨(p)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就不去了(q)”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该判断是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可以真,可以假,若该判断为假,则q未必为假,B不选。C:“如果明天下雨(p),我就不去了(q)”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若p为假,q为真,则该判断为真,C入选。21教育网D:“如果明天下雨(p),我就不去了(q)”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若p为真,q为假,则该判断为假,D不选。21·cn·jy·com故本题选C。2.B【详解】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又叫条件判断。【来源:21cnj*y.co*m】①: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意思是,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这句话是联言判断,①不符合题意。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符合题意。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符合题意。④: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情况的判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宁愿做高贵的玉器而破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器得以保全。这句话是选言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C【详解】①:联言判断是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①中包含了“刘郎已恨蓬山远”和“(我)更隔蓬山一万重”两个判断,这是一个联言判断,①不选。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④是断定“研学旅行成功”、“研学旅行不成功”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这是一个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④不选。②: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②表示的意思是:“一番寒彻骨”是“梅花扑鼻香”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②正确。③:该判断表示的意思是:如果“9是6的倍数”为真,那么“它能被2整除”就一定为真,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正确。故本题选C。4.C【详解】A:“糖”包含“蔗糖”,因此,“糖”和“蔗糖”从概念的外延看属于属种关系,不是矛盾关系,A错误。B:虽不含“蔗糖”,但不一定无糖,这属于联言判断,而不是属不相容选言判断,B错误。C: “糖”与“蔗糖”不是同一概念,通过“0 蔗糖”标识来判断是否无糖,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C符合题意。D:标识“0 糖”仍可能含糖。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的范围要比“0 蔗糖”的范围宽,因此,认为“0 蔗糖”就是无糖,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而不是定义过窄,D错误。故本题选C。5.C【详解】ABD:材料强调的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而未涉及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和假言判断,也未体现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ABD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C: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我们将继续胸怀天下、担当尽责,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合力谋发展,一起向未来,这个判断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C正确。故本题选C。6.D【详解】A:关系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A不符合题意。B: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B不符合题意。C: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断定事物某种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C不符合题意。D: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叫做联言判断。“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是联言判断,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B【详解】①: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中,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依据相容的选言支作出的选言判断叫做相容选言判断,因此,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存在,①正确。②: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不相容的选言支,依据不相容的选言支作出的选言判断叫作不相容选言判断,因此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同时存在,②说法错误。③:在相容选言判断中,如果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则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是假的。因此主要有一个选言支是假的,另一个是真的,则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③说法错误。④: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不相容的选言支,依据不相容的选言支作出的选言判断叫做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他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则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因此党选言判断中有且仅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则不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B【详解】A:假言判断是断定某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判断,材料不体现,A不选。B: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联言判断,B入选。C: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复合判断,C不选。D:选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材料不体现,D不选。故本题选B。9.D【详解】①:“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属于特称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判断,从这种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我们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否则,就会犯“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因此,此判断是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故①不选。②:在“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这一判断中,“概念”是被定义项,“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是种差,“思维形式”是属概念,故②正确。③: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在外延上是矛盾关系,故③错误。④:“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10.A【详解】A: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既……又……”断定了几种同时存在的情况,属于联言判断,A符合题意。BCD: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情况的判断,“既无民意基础,又无死战决心,库尔德人的溃退并不意外。”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则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联结词 【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12. 复合 联言【详解】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上海提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这一目标愿景的表述运用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13.两个【详解】本题为填空题,依据课本内容作答,详解略。14.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15. 多方面 周密【详解】略。16.错误【详解】确定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要看前件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客观上是什么关系。看一个判断是什么判断,只能看它的判断结构,或者说要看它的常项,或者说要看它的联结项。只要是“如果P那么Q”这样的判断,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故题干说法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7.错误【详解】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故该观点错误。18.错误【详解】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就可以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故题干说法错误。19.正确【详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故题干说法正确。20.错误【详解】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故题干表述错误。21.(1)①“京沪高铁是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何时开通、速度多快、票价多少等问题更是旅客关注的焦点”等,属于联言判断。②“将开行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列车”“开行90对左右,包括京沪一站直达、省城之间直达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三种模式”等属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③“旅客需持身份证、军官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购票”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①假言判断的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情况之间存在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②甲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乙受到邀请就应该来,现在乙没有受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甲对丙说:“只有我请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才来。”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丙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而现在丙受到了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甲对丁说:“当且仅当我请你,你才来。”这是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丁受到邀请就应该来,如果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事实上,甲没有邀请丁,所以丁也没有来。综上所述,乙可来可不来,丙可来可不来,丁不该来。所以来的没有不该来的,不来的没有该来的。【分析】背景素材:京沪高铁是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考点考查: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上述材料中包含复合判断的哪些形式。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京沪高铁是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有效信息②:将开行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列车有效信息③:旅客需持身份证、军官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购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联言判断得分点②: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得分点③:相容选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怎样正确地运用假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说一说材料二中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什么。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属于教材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解答二三小文需要回答假言判断的三种形式成立的条件,结合材料逐一分析,有理有据,结论正确。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甲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有效信息②:甲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有效信息③:甲对丁说:“当且仅当我请你,你才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乙受到邀请就应该来,现在乙没有受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得分点②: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丙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而现在丙受到了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得分点③: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辑性质来分析,如果丁受到邀请就应该来,如果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事实上,甲没有邀请丁,所以丁也没有来。综上所述,乙可来可不来,丙可来可不来,丁不该来。所以来的没有不该来的,不来的没有该来的。【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22.(1)①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老人与小游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这一扶养协议意思表示真实,并且小游对老人履行了生养死葬的义务,因此该遗赠扶养协议是有效的,小游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根据协议内容,老人的房产等财物应归小游所有。②根据法律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小游优先于老人的妹妹等家属继承老人的遗产,因此,法院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判决涉案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归小游所有。(2)这一结论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要求,组织或者个人承担了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是获得协议中约定遗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这一结论未必成立。【分析】背景素材:上海老人将300万房产赠给水果摊主,家属提出异议考点考查:继承、假言判断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要求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判决涉案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归水果摊摊主小游所有的理由。解答时,要注意说明法律依据,并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www-2-1-cnjy-com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老人与小游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进行了公证;庭审时,小游提供了老人的三封书信,均表达了老人想要赠予遗产的意愿→可联系遗赠扶养协议。关键词②:从2017年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居的老人一直由水果摊摊主小游一家照顾;庭审时,小游提供了老人的三封书信,均表达了老人想要赠予遗产的意愿→可联系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院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只要与老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就能获得协议中约定的遗产”这一结论能否必然成立,并说明理由。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只要与老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就能获得协议中约定的遗产→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关键词②: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要求,组织或者个人承担了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3.这里的前件、后件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当前件是真的、后件是真的时,这个判断是真的。(充分条件)当前件是假的、后件是假的时,这个判断是真的。(必要条件)当前件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时,这个判断是假的。(充分条件)当前件是假的、后件是真的时,这个判断是假的。(必要条件)【分析】考点考查:复合判断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简要说明这里的前件、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个数是偶数,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这里的前件、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存在如下情况:当前件是真的、后件是真的时,这个判断是真的;当前件是假的、后件是假的时,这个判断还是真的;当前件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时,这个判断是假的;当前件是假的、后件是真的时,这个判断是假的。因此,“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这一假言判断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关系是充分且必要,是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综合。21cnjy.com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