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年“江南十校”高一年级5月份阶段联考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读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A. 淡水资源 B. 土地资源 C. 产业结构 D. 生活水平2. 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后,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A. 接近24.98亿人 B. 介于0.05亿人到24.98亿人之间C 小于0.05亿人 D. 介于0.05亿人到0.25亿人之间【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水资源的承载力大于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因此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土地资源,B正确,A错误;产业结构与生活水平会影响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但自然资源才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为土地资源,当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后,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为0.05亿人,故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小于0.05亿人,C正确,B错误;只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情况下接近24.98亿人,A错误;介于0.05亿人到0.25亿人之间是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和着力发展旅游业之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D错误。故选C。【点睛】所谓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等作用。图中甲、乙为该城市的卫星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区域准备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区,选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甲、乙两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包括( )①缓解交通压力 ②分担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降低城市房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由图中图例可知,②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图中文化教育区,环境污染小;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空气清新;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适合建设高档住宅区。而③④靠近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①靠近火车站,比较吵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选址。故选B。【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甲乙两卫星城,分散中心城市人口,分担中心城市各种职能,②正确;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①正确;有利于保护和改善中心城市环境,③正确;对降低城市房价影响小,④错误。故选A。【点睛】高档住宅小区一般是由高级或豪华住宅构成,尤其以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整以及利用现代手段服务社区的住宅小区。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它是主城区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城市“边角料”空间的挖掘和打造,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空间,助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实现都市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读某地口袋公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 “口袋公园”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用地扩张 B. 建筑密度变大 C. 城市绿地太少 D. 社会经济发展6. 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休闲场所 B. 缓解热岛效应 C. 减轻城市内涝 D. 增加生物多样性【答案】5. D 6. A【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口袋公园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休闲娱乐有了更高的追求之后衍生的产物,D正确;城市用地扩张、建筑密度变大、城市绿地太少是口袋公园出现的客观条件,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通过对城市“边角料”空间的挖掘和打造,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空间,助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实现都市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就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A正确;口袋公园面积小,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不够明显,B错误;减轻城市内涝,口袋公园起到的作用非常小,C错误;口袋公园对增加生物多样性起到的作用并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般在400至1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垂直农业是城市农业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高楼或立体的发展模式,利用LED灯光、自动化控制系统、气候控制和水循环系统等手段,模拟作物在户外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阳光、水分以及温度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相比于传统的室外农业,垂直农业( )A. 节约水资源 B. 能源消耗小 C. 建设成本低 D. 技术投入少8. 发展垂直农业有利于( )A. 保证食品安全 B. 丰富作物种类 C. 提高城镇化率 D. 促进城乡协调9. 目前垂直农业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空间 B. 地价 C. 市场 D. 劳动力【答案】7. A 8. A 9. C【解析】【7题详解】垂直农场室内垂直农场自动化程度高,要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人工光源,以电能为主的能源消耗较多,水的使用减少到最少,节约水资源,A正确,B错误;垂直农场主要在都市发展,建设成本高,技术投入多,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垂直农场受外界污染影响小,可以保证食品安全,A正确;垂直农场受空间限制,作物种类有限,B错误;垂直农场不能提高城镇化率与促进城乡协调,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高成本导致的高售价使垂直农场的产品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发展中国家市场范围不大。目前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垂直农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导致垂直农场发展缓慢,故目前垂直农场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C正确。我国人口稠密,部分地区土地开发潜力大,有足够发展垂直农场的空间、土地和劳动力,所以空间、地价与劳动力均不是垂直农场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点睛】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种植,以及经营,促使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等特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灌溉)水源,地形,土壤等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国家政策等。中国传统民居的外观形态可反映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国传统民居中,北方多为合院式,而南方多为天井式或天井合院式,俗称“一颗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下图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和云南“一颗印”民居速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耳房屋顶分为长坡和短坡,短坡向外,长坡向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利于晾晒谷物 B. 增加外侧屋檐高度,利于防风防盗C. 与正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更加美观 D.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便于在雨季收集更多雨水11. 云南“一颗印”与北京四合院的天井开口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光照 D. 植被【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和外侧屋顶坡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B正确;内坡坡面设计不适合晾晒谷物,A错误;美观不是内外坡不同设计的主要目的,C错误;安徽、云南等降水较为丰富,内坡坡缓不利于收集雨水,坡长利于雨天通行,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地处温带,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为保障冬季院子内获得充足的阳光,采用合院式;而云南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为了避光、纳凉,民居多采用天井式布局,狭小天井能起到避光的作用,C正确;地形影响四合院规模的大小,与题意不符,A错误;降水对两地民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屋顶坡度上,材料中两地屋顶坡度差异不显著,B错误;植被对两地民居基本无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云南“一颗印"通常都为楼房,为节省用地、减少强光照射、促成气候阴凉,往往采用小天井。天井内打有水井,铺上石板,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外墙很高,高及耳房上层檐口。从人口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边境地区人口变动情况可划分为外流风险型、相对稳定型、封闭增长型三种类型,下表为我国2000~2015年三类地区的相关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外流风险型 相对稳定型 封闭增长型流入率(%) 10.51 9.84 5.41流出率(%) 19.29 12.70 7.97人均GDP增长率(%) 4.49 5.71 2.94政策优惠指数 0.49 0.38 0.11非农业人口比重(%) 48.59 25.26 23.58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稳定型和封闭增长型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B. 政策优惠指数对封闭增长型的流入率呈负向影响C. 外流风险型流入率、流出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最高D. 封闭增长型的流出率最低,人均GDP增长速度最慢13. 减少边境地区人口外流的有效措施是( )A. 封闭增长型地区鼓励生育 B. 外流风险型地区加大矿业开发规模C. 相对稳定型地区进行生态移民 D. 加强边境地区人口监测和流动管理【答案】12. D 13. D【解析】【12题详解】读表可知,相对稳定型和封闭增长型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不大,A错误; 政策优惠指数对封闭增长型的流入率呈正向影响,B错误;外流风险型人均GDP增长率不是最高,C错误;封闭增长型的流出率最低,人均GDP增长速度最慢,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封闭增长地区,人口流动性弱、增长速度快,还鼓励生育,会加大对边境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A错误;外流风险区,人口外流、人口负增长,应调整经济结构,重振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而不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B错误;材料中并无提示稳定型地区需要生态移民,C错误;加强边境地区人口监测和流动管理,可有效提高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性,D正确。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现在该地部分农民采用生态透气的水稻种植法(如下图)在沙漠中种植水稻,获得成功。他们每年春种秋收,水稻稻穗大、颗粒饱满,单产每亩达500千克,昔日沙漠变成了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在稻田侧面的沙坡上铺设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持地温 B. 减少蒸发 C. 防风阻沙 D. 防止渗漏15. 沙漠稻单产较高、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①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②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高③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多 ④降水少,热量充足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6. 生态透气的水稻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①防风固沙,抑制风沙危害 ②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力③增加空气湿度,改变区域气候 ④增加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14. D 15. A 16. B【解析】【14题详解】现在采用生态透气的防渗砂沙漠水稻种植法,就是将沙地的塑料薄膜换成一种既能防渗漏又能透气的防渗砂,为降低成本,在稻田侧面的沙坡上铺设塑料膜防止渗漏,D正确。保持地温、减少蒸发、防风阻沙不是主要作用,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沙漠稻单产较高且品质较好,与独特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较为原始,病虫害少;二是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养分的积累;三是春种秋收,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①③正确。沙漠土壤并不黏重,降水少不是品质好的直接影响因素,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当地位于内蒙古,风沙危害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透气的水稻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防风固沙,抑制风沙危害,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力,增加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①②④正确;但不能改变区域气候,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品质好一般原因是环境天然无机,无污染,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岛是位于北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下图)。渔业是冰岛立国之本,每年渔获量大,除满足本国消费外,还可大量出口。首都与A城分别是其南方和北方重要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冰岛以其火山、冰川、温泉和极光等奇特的风光和地形地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1)据图说出冰岛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2)冰岛铝、铁等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为主,分析其发展条件。(3)图中的B城,原先以旅游经济为主。为振兴当地经济,某中学准备以“取代首都,再建一个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为课题进行论证。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答案】(1)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特别是西南部沿海最集中。影响因素:气候(气温或纬度)、地形(2)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处经济发达的欧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对铝制品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海洋运输运量大、成本低,便于铝、铁等矿产资源的进口和产品出口。(3)可行。当地与首都相比,距离主要渔场较近;地价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靠近A城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便于就近利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就近获得技术支持。不可行。当地与首都相比,人口少,劳动力不足;渔港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冰岛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城镇分布可知,整体而言,冰岛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在西南部沿海地区最为集中,而中部地区以及北部地区人口分布少。冰岛所处纬度较高,气候严寒,西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和。同时,沿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对外联系方便,人口分布还受地形的影响。【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读图可知冰岛地势落差大,降水较多,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沛,价格低廉;位于欧洲地区,经济发达,周边国家和地区对铝制品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大,距离市场近,且市场广阔;冰岛海洋运输业发达,多港口,海运运量大、成本低,利于铝、铁等矿产资源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表述观点并阐述对于理由。可行。根据图中洋流信息可知,冰岛北部地区存在寒暖流交汇,渔场主要分布在北部海域地区,当地与首都相比,距离渔场更近。与首都相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价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有利于承接首都的产业转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城靠近A城,而A城是冰岛北部重要的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靠近A城,便于利用其交通等基础设施,还可以就近获得技术支持。不可行,可分析当地的不足条件。与首都相比,当地人口少,发展渔港以及渔业加工所需要的劳动力不足。与首都相比,当地的渔港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纬度相对较高,海域冰封期相对较长,交通不便。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中,长江是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密切联系的主要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要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材料二:2021年成渝农业总产量及占比图和长江经济带图。(1)成渝地区油菜籽、稻谷、蔬菜等占全国比重较高,试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2)说明成渝与长江三角洲两个城市群实现“东西双向互济”的各自优势。(3)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俱佳;耕地资源丰富;有肥沃的紫色土壤;河湖众多、水源丰富。(2)成渝城市群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向成渝城市群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3)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大对流域内企业的监督,减少生产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环保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2021年成渝农业总产量及占比图和长江经济带图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流域开发以及区域合作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成渝地区油菜籽、稻谷、蔬菜等占全国比重较高,有利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土地、土壤与河流等角度考虑,由所学知识可知,成渝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俱佳,有利于农业发展;耕地资源丰富,可耕种面积广;有肥沃的紫色土壤;河湖众多、水源丰富。【小问2详解】成渝与长江三角洲两个城市群实现“东西双向互济”的各自优势是成渝城市群相较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水平低,但有充足的资源,故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以向成渝城市群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小问3详解】长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污染问题。结合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析长江流域的水土治理措施。中游地区主要是治理洪灾,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下游主要是污染问题,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环保意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6月28日,重庆璧山区首个振兴驿站揭牌投用。一旁是生机盎然的蔬菜基地,一旁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农文旅创新区,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化景区式管理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这里有着生动体现。该驿站既是党群服务中心,也是云雾花涧旅游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将辐射、带动整个璧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成为璧山农产品展示和销售的重要平台。(1)说明建设该驿站对农产品供给与消费的积极影响。(2)分析此类驿站对乡村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简述该驿站模式对促进安徽省乡村振兴的启示。【答案】(1)供给:促进农产品直供直销,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的损腐率。消费: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确保了农产品的新鲜度,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采摘的体验。(2)有利于改变农业经营分散格局,加强产业间的联系;有利于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增强乡村产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有利于传统农业拓展为农耕体验、特色采摘、研学基地等活动。(3)通过建设公路及服务综合体,促进城乡物资流通和信息交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发展途径;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分析】本题以重庆璧山区为背景材料,涉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重庆璧山区首个振兴驿站,一旁是生机盎然的蔬菜基地,一旁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农文旅创新区,设该驿站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是促进农产品直供直销,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流通效率,保障产品的新鲜度;减少农产品的损腐率,保障收益。对消费的影响是通过驿站将农产品快速送达市场,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确保了农产品的新鲜度,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稳定产品市场;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采摘的体验,促进农业发展。【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化景区式管理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这里有着生动体现,此类驿站对乡村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利于改变农业经营分散格局,加强产业间的联系,促进产品流通;有利于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增强乡村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区的知名度;有利于传统农业拓展为农耕体验、特色采摘、研学基地等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小问3详解】该驿站的建设,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设公路及服务综合体,促进城乡物资流通和信息交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发展途径,提升幸福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安徽省乡村振兴。绝密★启用前2024年“江南十校”高一年级5月份阶段联考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读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A 淡水资源 B. 土地资源 C. 产业结构 D. 生活水平2. 着力发展支柱产业后,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A. 接近24.98亿人 B. 介于0.05亿人到24.98亿人之间C. 小于0.05亿人 D. 介于0.05亿人到0.25亿人之间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等作用。图中甲、乙为该城市的卫星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区域准备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区,选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甲、乙两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包括( )①缓解交通压力 ②分担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降低城市房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它是主城区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城市“边角料”空间的挖掘和打造,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空间,助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实现都市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读某地口袋公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 “口袋公园”应运而生根本原因是( )A. 城市用地扩张 B. 建筑密度变大 C. 城市绿地太少 D. 社会经济发展6. 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休闲场所 B. 缓解热岛效应 C. 减轻城市内涝 D. 增加生物多样性垂直农业是城市农业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高楼或立体的发展模式,利用LED灯光、自动化控制系统、气候控制和水循环系统等手段,模拟作物在户外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阳光、水分以及温度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相比于传统的室外农业,垂直农业( )A. 节约水资源 B. 能源消耗小 C. 建设成本低 D. 技术投入少8. 发展垂直农业有利于( )A. 保证食品安全 B. 丰富作物种类 C. 提高城镇化率 D. 促进城乡协调9. 目前垂直农业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空间 B. 地价 C. 市场 D. 劳动力中国传统民居的外观形态可反映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国传统民居中,北方多为合院式,而南方多为天井式或天井合院式,俗称“一颗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下图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和云南“一颗印”民居速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耳房屋顶分为长坡和短坡,短坡向外,长坡向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利于晾晒谷物 B. 增加外侧屋檐高度,利于防风防盗C. 与正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更加美观 D.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便于在雨季收集更多雨水11. 云南“一颗印”与北京四合院天井开口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光照 D. 植被从人口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边境地区人口变动情况可划分为外流风险型、相对稳定型、封闭增长型三种类型,下表为我国2000~2015年三类地区的相关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外流风险型 相对稳定型 封闭增长型流入率(%) 10.51 9.84 5.41流出率(%) 19.29 12.70 7.97人均GDP增长率(%) 4.49 5.71 2.94政策优惠指数 0.49 0.38 0.11非农业人口比重(%) 48.59 25.26 23.58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稳定型和封闭增长型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B. 政策优惠指数对封闭增长型的流入率呈负向影响C. 外流风险型流入率、流出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最高D. 封闭增长型的流出率最低,人均GDP增长速度最慢13. 减少边境地区人口外流的有效措施是( )A. 封闭增长型地区鼓励生育 B. 外流风险型地区加大矿业开发规模C. 相对稳定型地区进行生态移民 D. 加强边境地区人口监测和流动管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现在该地部分农民采用生态透气的水稻种植法(如下图)在沙漠中种植水稻,获得成功。他们每年春种秋收,水稻稻穗大、颗粒饱满,单产每亩达500千克,昔日沙漠变成了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在稻田侧面的沙坡上铺设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持地温 B. 减少蒸发 C. 防风阻沙 D. 防止渗漏15. 沙漠稻单产较高、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①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②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高③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多 ④降水少,热量充足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6. 生态透气的水稻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①防风固沙,抑制风沙危害 ②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力③增加空气湿度,改变区域气候 ④增加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岛是位于北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下图)。渔业是冰岛立国之本,每年渔获量大,除满足本国消费外,还可大量出口。首都与A城分别是其南方和北方重要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冰岛以其火山、冰川、温泉和极光等奇特的风光和地形地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1)据图说出冰岛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2)冰岛铝、铁等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为主,分析其发展条件。(3)图中的B城,原先以旅游经济为主。为振兴当地经济,某中学准备以“取代首都,再建一个渔港、渔业加工基地和鲜鱼出口基地”为课题进行论证。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中,长江是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密切联系的主要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要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材料二:2021年成渝农业总产量及占比图和长江经济带图。(1)成渝地区油菜籽、稻谷、蔬菜等占全国比重较高,试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2)说明成渝与长江三角洲两个城市群实现“东西双向互济”的各自优势。(3)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6月28日,重庆璧山区首个振兴驿站揭牌投用。一旁是生机盎然的蔬菜基地,一旁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农文旅创新区,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化景区式管理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这里有着生动体现。该驿站既是党群服务中心,也是云雾花涧旅游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将辐射、带动整个璧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成为璧山农产品展示和销售的重要平台。(1)说明建设该驿站对农产品供给与消费的积极影响。(2)分析此类驿站对乡村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简述该驿站模式对促进安徽省乡村振兴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