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孤独中重塑自己——小学生命教育班会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孤独中重塑自己——小学生命教育班会课

资源简介

孤独中重塑自己——小学生命教育班会课
一、 活动背景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是所有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一课,是生命教育一个重要的课题。因生活中不少人对孤独的误解,导致谈虎色变,在疫情发生的这个特殊阶段,居家隐居的生活便产生了孤独感。
二、活动目的
中小学生面对孤独,该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认识孤独,面对孤独,学会在孤独中发现自己,在孤独中重塑自己,达到真正的身心健康。
三、活动准备
教学PPT、影视资料、采访视频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 认识孤独
【设计意图】冠状病毒疫情阶段,老师借助网络图片、漫画,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孤独”这个词语。通过真实采访,播放学生录音,抛出现实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育理念。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鼎太小学的范臻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今天我将和大家走进生命教育课,《孤独中重塑自己》。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是不是有些惊讶?我们先放松一下,欣赏几幅图片。
2020年春节至今,全国人民都过了2个多月的“隐居”的生活, 于是,我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宅男宅女,就像图片中一样,头不洗,牙不刷,脸上几层油,四肢也退化,衣服邋里邋遢,嘴里念念叨叨。有些人甚至得了一种怪病,叫“菇毒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播放ppt)
几幅幽默的图片、漫画,却倒出了生活中一些人真实的心声。你听,有个同学就来诉苦了!(播放视频)确实如此,大多数的普通人面对孤独孤单,会不安、会焦躁、会沮丧,会感觉像被一个厚厚的茧子包裹住,希望有人帮着赶快剥开这个茧。面对孤独,这种心理反应, 被认为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之一。
环节二:打破思维 面对孤独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动物世界入手,认识动物中的强者都是在孤独中塑造成的。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老师带领学生逐渐从动物转移到人类的世界,从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成功人士、到“网红”,一次一次的创设情境,一次一次的带领学生进入不同场景,层层突破,层层深入,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思想上、心灵上,都在不断的体验、思考真实的孤独,从而打破原有的思维,面对孤独这个话题。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动物世界吧?你最欢什么动物?你印象中的老虎通常都是独来独往,羚羊才会结伴而行;你抬头仰望天空,飞翔的老鹰一直都是孤独的猎食者,候鸟则是成群结队飞行和捕食;你看到的茫茫海洋,大鲨鱼通常也是孤孤单单,小鱼儿才会结伴而游。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自然界里的这些现象其实在告诉我们:强者多半都是特行独立,并不在意有没有伙伴,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孤独着,并利用孤独达成目标。
动物如此,我们人类世界更是以千年历史向我们述说这一现象。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说过: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在中国的文化的长河中,总是提倡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塑造自己。
1、 同学们试想一下,让你在这片茫茫雪地里生活2个月或2年,你会怎么度过?
- 苏武在冰天雪地牧羊19年,他是以多么坚韧顽强的爱国之心,在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神话。
2、你能想象在监狱里呆上一个月或是半年,你会成为什么样子?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犯了汉武帝被关进监狱13年,在痛苦、孤独中完成了《史记》,鲁迅称这千古名作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3、苏轼,同学们都很熟悉,纵观苏轼的一生被贬四次,可以说是一位历经孤独传奇人物了。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年多,当时已经四十五岁,被人陷害差点丢掉性命,人生从高官变为了阶下囚,心中有无尽的忧愁和孤独。可他却写下这千古名篇,我们一起来诵读。(播放朗诵录音)气势多么磅礴,境界多么宏阔,给人以震撼的力量,被誉为“千古绝唱”。
4、这片湖美吗?如果送你来这里生活两年,你打算怎么度过呢?
-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了两年,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详细记录,著成《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图书。我国作家沈从文在河边小城生活了几年里,在无人理解的孤独中收集素材,写出了那青山绿水,风情淳朴的著作《边城》。
5、再或者把你放到一座孤岛上生活一年,你又会怎么样?
你能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孤独顽强地生存下来吗?鲁滨逊可是在荒岛上活了28年呀!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是需要留出时间和空间与自己对话,享受孤独,塑造更有价值的自己。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根本没有人一个能理解;
梵高在困窘中,独自坚守对美的狂热与追求,画出了最伟大的油画《向日葵》;
李时珍独自一人走遍大山荒野,二十余年终写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任正非 30余年带领中国华为走向了全世界;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坚持17年的自我升级,终于创造“微信”神话。
所以,所有坚持创造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们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重塑,在没有同行者的世界里自己坚守着一切。
6、最近,网络上有一个特别的女孩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里。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城市回到农村过起了别样的生活。几年的时间种菜、做饭、学中国传统手艺、造纸、活字印刷、酿造酱油等等,在她的小院子里,活出了一种别样的精彩。全国粉丝数量近2000万,并荣登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猜出她是谁了吗?没错,这个女孩子就是李子柒。(播放视频)无论是苏东坡,还是李子柒,被历史所记载,被人们所熟知,都是他们选择了特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享受“孤独”,也创造了全新的自己。
经历孤独,也在享受孤独。冰心说:当一个人了解孤独,习惯孤独时,他就成熟了。是呀,自我的力量越强大,才会希望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享受外人觉得孤独的状态,而自己的内心达到废寝忘食,陶醉其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环节三:享受孤独 重塑自己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身体、思想甚至心灵都被点燃后,老师再以送法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从阅读书目到钟南山院士,再到科比和身边的小榜样,都是来源于生活,来自学生关注的话题,从而真正达到有指导,有方法,可操作能落地的教学目标。
因为疫情,全国按下了暂停键,我们有了在家独处的时间,正好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旅程,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孤独力。随着陆续复工,大多数城市逐步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如果是父母都在上班,有些同学们就有可能要面对爸爸妈妈都上班了,而我不能上学,也不能出门的“孤单”。有人说:孤独就是篱笆,有了篱笆才能有自己的园地。我们可以利用这段在家的时间,直面自己独处的时间,寻找一个自我观察的眼睛,拿回自己主导权,增强自我的力量,锻炼自己的孤独力,自我发现,自我塑造。
有的同学会问:如何在孤独中塑造自己呢?范老师给大家分享三个法宝!
法宝一 在孤独中重塑思想
读书吧,它是超越时空与作者沟通,与另一个灵魂对话,让你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内心,重新塑造自己的思想。屏幕前的同学们都是喜爱阅读的,最近一个月都读了哪些书?范老师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书。《一个人的朝圣》《岛上书店》《偷书贼》,读完这几本书,你会重新看待孤独,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借用《岛上书店》中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难忘的那一年,将人生得变美好而辽阔。
法宝二 在孤独中重塑体魄
生命与健康,这是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疫情后,终于懂得它的意义所在。我们最崇拜的钟南山院士,八十几岁还能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偶像,其实,他平时是个运动达人(图片)。同学们,现在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把锻炼强健的身体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花更多时间动起来。看看这些图片里有你的身影吗?我了解到很多同学热衷锻炼,虽然我们不能去体育馆,健身房,但是大家都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运动场,可能是阳台,也可能是走廊,或是电脑前得那块空地,都留下过你们的汗水。大家还可以积极报名,参加一些云端挑战赛 。只要每天专注的运动,追求一天比一天耐力更久,控制力更强,速度更快,就是对意志力最好的锻炼,把你的身体练的棒棒的,到100岁依然结实。
法宝三 在孤独中重塑爱好
科比演讲中说自己四点钟起来训练,那是因为他太热爱篮球,他每天是被梦想叫醒的,抓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天,我们都要做一些父母安排的或者老师要求的事,好像这已经是我们的日常了,但我认为不应成为全部。我们应该给自己留下一大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如何在孤单中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我相信,屏幕前的同学们也拥有自己很喜欢的一两件事,对待你热爱的事,你是怎么做的?我了解到一个同学喜欢春上村树,就收集了所有他写的书,反复看,对比看,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自己也开始踏上写作的道路;我的班上有一个男生很喜欢编程,不仅在电脑上学习,还买了不少关于编程的书籍自学呢。我们其中是不是还有热爱钢琴、痴迷绘画,喜欢书法的朋友,那么,就专注其中,用更多的时间把它做得更精致,更极致。科比英年早逝固然可惜,但如果活到百岁也不曾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做的事儿,那才是最大的遗憾。
如果有同学说,我玩网络游戏,打一天也不会厌烦,那是找到自我了吗?打游戏的过程,你觉得自己在掌控,其实不是你在掌控游戏,而是你的喜怒哀乐都在被游戏设计师掌控,闯关的快乐,转瞬即逝,背后是出卖了自己的时间。如果可以换一种视角,游戏是怎样操控人的,玩法和规则是怎样建立的,我们去研究,去读相关资料,那就是坏事变好事了。
环节四:学以致用 课后延伸
【设计意图】课上一节课,是心灵的一扇窗。老师通过课堂,开启学生的思考,但始终要教会学生行动,能指导他今后要走的路。通过让学生设计“名片卡”,交换“名片卡”,写信,这几个活动,让学生的身、心、脑真正参与其中,用行动为自己点亮人生新征程。
同学们,这三个法宝,你学会了吗?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我们不关要做思想的巨人,更要做行动的巨人。
环节五:结束语
一场疫情,有利也有弊。也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孩子们,我相信你们未来的人生,不再是一群人去玩“抢椅子游戏”,只为有个工作,有口饭吃。希望你早日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拥有掌控自己节奏的力量,即便周围人都在奔跑,你也会不慌不忙地徐步前行;当周围人停下脚步时,你也能独自坚定的前行,哪怕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依旧能笃定的在孤独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创造自己。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朋友,课程的最后,范老师送上最后一个法宝,听一首歌(曲播放音乐)。(朗读)亲爱的朋友,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会有孤独会有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亲爱的朋友,这一程会短暂却又漫长,而一切终将汇聚成最充盈的景象。
同学们,这个法宝你们喜欢吗?你还有什么法宝?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
五、活动反思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命真相后,依然热爱生命。”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全国人民都在抗战疫情中做出了贡献,抗战一线的工作人员令人敬重,居家隔离的人同样值得为之鼓掌。在这个特殊时期, 我设计了这节《孤独中重塑自己》的班会课,是围绕生命教育主题而展开的。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探索生命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谈孤独这个话题看似比较沉重,但在生活中确实有活生生的案例。这节课有三个设计个人比较满意,是经过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很强:
其一 漫画开篇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如此。以“菇毒”漫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好玩有趣,笑声之后有思考,教育智慧要努力做到不漏山不漏水;
其二 创设情境: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同样,不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怎么有所思有所想?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一次一次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体会到每一个成功人士的人生体验;
其三 延伸拓展:课堂只是一扇窗,要真正看到更美的风景,必须要走出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丈量。“名片卡”、“写信”,就是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探索。
疫情是生活中的一个“点”,从这一个点出发,辐射到更多的点,最终形成一个面,一个空间。生命教育课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有所想有所思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