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1.知道我国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 利,增强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2.理解权利的意义,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格尊严通信秘密财产权受教育宗教信仰2.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 的人除外。 (2)我国公民享有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我国公民享有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 。 3.人身自由的内容及其价值是什么 (1)内容: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被剥夺政治权利言论监督权诬告陷害人格尊严(2)价值: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 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 地生活。 4.如何正确认识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②具体表现:禁止 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公民的身体。 最重要尊严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非法拘禁非法搜查(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①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诽谤和诬告陷害。 ②具体表现:包括公民享有的 、肖像权、荣誉权、 、隐私权等。(3)住宅不受侵犯。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 或者 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具体表现: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 或者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侮辱姓名权名誉权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5.我国公民在社会经济领域享有哪些权利 (1)财产权①宪法规定:公民的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具体表现: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 ,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①具体表现: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 和取得 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 的权利和义务。 合法的占有和使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3)物质帮助权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 的权利。 ②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 和医疗卫生事业。 6.我国公民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哪些权利 (1)受教育权①意义:教育为个人 奠定基础,为 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丧失劳动能力获得物质帮助社会救济人生幸福人类文明②保障措施:国家实行 ,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文化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 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文学艺术创作易错点拨误区1:违法犯罪分子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纠正: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只要依照法律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剖析: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依照法律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误区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利。纠正: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剖析: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常考图片品鉴: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任何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议题一 依法行使监督权情境呈现2023年4月25日,云南省发布2023年度群众评议省信访局机关作风活动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2023年全年,云南省省评议活动办公室在云南网开设互动平台,设立“云南评议”二维码,社会各界群众以扫码方式参与评议,定期汇总整理群众留言和反映的问题,督促各参评单位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度思考(1)让群众参与“云南评议”保障了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 行使这一权利有什么意义 点拨:监督权。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除上述材料中以扫码方式参与评议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上述权利 在行使该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点拨:①途径:可用电话、信访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通过电视等媒体进行监督;可借助网络,通过网站留言、网上评议、网站论坛、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批评、建议或检举。②注意事项:要实事求 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要采用合法的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议题二 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情境呈现2023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养老诈骗案,被告人李某、陈某、陈某明以“交朋友”和“给老人送祝福”的方式,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方法共同诈骗韦某等人共计14 791元。被告人李某、陈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 000元;被告人陈某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 4 000元。深度思考(1)上述养老诈骗案主要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 李某等人被判刑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点拨:①养老诈骗案主要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我国宪法给予老年人特殊的财产权是什么 为此,国家作出了怎样的规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点拨:①物质帮助权。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③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1.(2023山西)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下是小郑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其中有关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A.获得山西省信息科技大赛一等奖B.向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混乱的情况C.放学路上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并摆放整齐D.每天按时上学,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B2.张某的超市失窃后,怀疑是王某所为,于是向王某询问,王某拒不承认,随后张某便将王某关进自家仓库。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A.人身自由B.政治自由C.劳动权利D.物质帮助权A3.下面漫画反映了公民被侵犯的权利是( )①人格尊严权 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③隐私权 ④姓名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小豫的舅舅重度残疾,每个月领取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1 200元。小豫的舅舅享有的权利是( )A.财产权 B.劳动权C.物质帮助权 D.人身自由权BC5.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2023年,贵州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民生保障首位,聚焦“大基教”“大职教”“大高教”,书写了一份份有温度的答卷。这一份份“有温度的答卷”的背后,体现了党和政府保障公民的( )A.言论自由权B.平等权C.受教育权D.文化权利C6.下列几组对应关系中,表述错误的是( )A.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B.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权利C.满足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财产权D.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育B7.[学以致用 与法同行]八年级学生小静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有关内容后,成了“法律小顾问”。情境一 小静的同班同学小强觉得自己升学无望,准备到亲戚家的工厂上班。(1)小静劝小强应该: 。 (2)理由: .. 。 继续完成学业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不得辍学情境二 小静在爸爸开车接她放学的路上,看到校门口的交通要道上有人乱停车,造成交通拥堵。于是,她回家后拨打市长热线反映了此事。(1)小静行使了 。 (2)小静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做到: . 。 情境三 小静上中学后,妈妈不允许她与班里的男同学上网聊天,甚至还经常偷偷查看她的聊天记录。(1)小静的正确做法: 。 (2)理由: . 。 监督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等劝阻妈妈不要这样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等等8.用图示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右图表示的是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图示关系不一致的是( )A.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B.社会经济权利与劳动权C.文化权利与受教育权D.政治自由与监督权D9.对下列“微行为”的“微评价”,你赞同的有( )A微行为 微评价大学一年级学生张某每天坚持学习京剧 ①行使了文化权利陈某送外卖获得劳动报酬 ②行使了劳动权张老师参加了新一届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行使了选举权某店铺将客户的姓名、住址公布在客户群里 ④侵犯了客户的财产权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②③④10.为宣传宪法知识,某中学话剧社拟编排一组“普法短剧”,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普法短剧1] 我有选举权吗 小严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严好奇地与爸爸聊起了选举的事。小严问道:“你平时那么忙,此次选举非得参加吗 ”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① ” 小严又追问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爸爸摸着小严的头说道:“② ” (1)请运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知识,将上面的对话补充完整。答:①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②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普法短剧2] 怀疑顾客偷拿东西,超市有权搜身吗 场景:超市剧情:小郑正在出超市门口,突然超市门口的报警器响起。保安怀疑小郑偷拿了超市的商品,于是将小郑拦了下来,并打算搜查小郑……(2)请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对剧情中的“怀疑顾客偷拿东西,超市有权搜身 吗 ”这一问题作出解答,并说明理由。答:超市没有搜身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由此可见,即使怀疑顾客偷拿东西,超市也无权搜身,否则会侵犯顾客的人身自由权。如果怀疑顾客偷东西,超市应迅速查看监控,保留证据,并选择报警。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