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学会依法维权(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课+学会依法维权(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 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 ——
职业道德
与法治
第十三课
学会依法维权
一、依法理性维权
二、崇尚程序正义
导入
65万买的奔驰轮胎被掉包,被判“退一赔三”,退65万,再赔197万
思考:
观看完张女士的故事,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呢?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__________
一、依法理性维权
Part.01
1、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小韩以3 000元的价格从某电器商城购买了一款手机。使用没多久,手机在正常充电时,突然爆炸起火。小韩的左手被烧伤,花费医疗费近3 000元。
阅读与思考
◎小韩的损失应该由电器商城还是手机厂家来赔偿?
◎小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 组 讨 论
如果小韩想要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有哪些非诉讼手段呢?结合课本120页,找出非诉讼手段的几种方式。
想一想
1、和解
2、调解
3、仲裁
4、行政复议
非诉讼维权手段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方法
与经营者协商并和解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依照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相关链接
和解,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协商、互相妥协友好解决纠纷。它符合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传统理念,有利于和和气气化解矛盾。
1、和解
调解,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协调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主持调解的,既可以是双方都信任的个人,也可以是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政府机关等。
2、调解
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3、仲裁
【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
商事仲裁是指当发生经济纠纷时,当事人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仲裁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这就是劳动争议仲裁。一般来说,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www.21cnjy.com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如果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对该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种自我纠错、自我监督活动,没有司法机关介人,不属于司法活动。
4、行政复议
【依法行政 复议为民】MG动画
1、对下列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能进行调解的是(  )A.杨某与妻子林某夫妻不和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B.纪某与洪某之间因宅基地使用权发生的财产性纠纷C.罗某致周某轻微伤害的侵权性纠纷D.冯某不服公安机关治安裁决的行政纠纷
随堂演练
D
2、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01
02
03
04
小范因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不服提起诉讼
小朱被公司辞退,因对经济补偿不满提起诉讼
陶某从事网络诈骗活动,被检察机关提起诉讼
小杨在上学途中被电动车撞伤,向肇事者提起诉讼
阅读与思考
以上各种纠纷分别对应哪一类诉讼?
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思考答案。
诉讼:诉讼俗称“打官司”,指的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案件、解决纠纷的专门活动。
诉讼的主要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案件 性质 侵犯民事法律保护的客体的民事案件 侵犯行政法保护的客体的行政案件 侵犯刑法保护的客体的刑事案件
诉讼 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诉讼 主体 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法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纠纷的案件的活动。因婚姻、收养继承、人格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劳动等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民事权益。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例如,对于行政处罚等不服或者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造成自己权益损失的,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链接
小华6岁,某小学一年级学生。2019年2月14日,正在放寒假的他和另一小伙伴来到刘某经营的“超市商店”,各花4元钱分别购买了一把塑料玩具手枪,当日下午,小华玩弄玩具手枪时子弹突然射出而致其眼球穿孔,造成十级伤残。花费医药费4万多元,小华的父母要求商店支付这笔费用,遭到刘某的拒绝。小华的父母准备到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探究1 材料中的诉讼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该种诉讼的侧重点是什么?
提示:该案是人身伤害案,属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那小华的父母应该到哪里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呢?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前者解决第审案件应该由哪一个级别的法院受理的问题,后者解决第一审案件应同一级别中哪一个地区的法院受理的问题。级别管辖一般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影响大小进行划分,普通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重大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地域管辖一般灌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
法院级别 管辖权范围
基层人民法院 大部分第一审民事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 重大涉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 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或者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其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相关链接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民事/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3
2
4
1
受理
宣判
起诉
开庭审理
起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行为。
受理又称立案,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告的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从而决定予以审理的行为。
宣判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审理,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权威性判定。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庭上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流程示意图
启思导行
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也属于民事纠纷。劳动争议与普通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如果当事人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仍不满意,才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不得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劳动仲裁,要提交申请书;提起民事诉讼,要准备起诉状,以便明确诉求,说明事实和理由。
●查阅劳动争议案例,模拟起草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或劳动争议起诉状。
1.小高和小李合伙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后因生意不佳散了伙,两人也为经济问题产生纠纷。原来,小高把车卖了,但小李出的钱一直没给小李。小李虽多次讨要,都没有要到,最后连小高的人都找不到了。因此,小李起诉了小高。这里,小李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行政复议
随堂演练

本案反映了两个自然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小李起诉了小高,属于民事诉讼,B正确。A、C、D均与题意不符,不选。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