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共5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共57张PPT)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七下第四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导航】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共3点。P85首段为①点;P85末段为②点;P86首段为③点)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赖道德、亲情和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力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P87首段)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P87末段首句)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法治的意义是什么?(共2点。P87末段末句为①点;P88正文末句为②点;(法治宣传的必要性)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相关链接第6-7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法律的特征是什么:(共3点。P91首段首句为①点;P92首段首句为②点;P92正文第二段首句为③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7.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共3点。P92首段正文第二句为①点;最后一句分号前为②点,分号后为③点)
①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而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和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法律有什么用:(共3点。P92末段为①点;P93首段第二句和末句为②点;P93末段第二句为③点)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9,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共2点。P96首段末句为①点;P97首段为②点)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10、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P97末段,提到5部)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
▲▲11.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P97末段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2、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是什么?(P99正文第三行、第四行)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1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共3点。P101首段前三句为①点;P101首段末句为②点;P101末段末句为③点)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4、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末段首句)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15、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末段正文)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16.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怎样做?(共2点。P103首段正文为①点;P103末段正文为②点)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是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7,我们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3点。P100一段正文为①点;P102正文首段为②点;P103正文两段为③点)
①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③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办事,就是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8、未成年人该怎样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共2点。P100正文中“同时”前、后各为一点)
①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习题自测】
1.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
A. 不逾矩
B. 不违背良心
C. 不犯罪
D. 不违法
1.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
A. 不逾矩
B. 不违背良心
C. 不犯罪
D. 不违法
2.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的判断标准是
A. 自己情感的好恶
B. 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 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 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2.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的判断标准是
A. 自己情感的好恶
B. 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 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 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3.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
A. 公民的意志
B. 农民的意志
C. 广大人民的意志
D. 知识分子的意志
3.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
A. 公民的意志
B. 农民的意志
C. 广大人民的意志
D. 知识分子的意志
4.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些规定表明(  )
A. 环境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C. 只要有了完善的法律就能彻底治理环境污染
D. 领导干部违法要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
4.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些规定表明(  )
A. 环境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C. 只要有了完善的法律就能彻底治理环境污染
D. 领导干部违法要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
5. 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对此你认为(  )
A. 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B. 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C. 童工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
D. 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
5. 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对此你认为(  )
A. 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B. 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C. 童工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
D. 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
6.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由此可见
A. 青少年自己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烈
B. 青少年的人口基数大,所以犯罪的比例大
C. 老师应当时时刻刻注意青少年的一举一动
D.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6.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由此可见
A. 青少年自己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烈
B. 青少年的人口基数大,所以犯罪的比例大
C. 老师应当时时刻刻注意青少年的一举一动
D.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7. 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7. 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8. 2015年1月,某校认真执行该市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细化做好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该校这一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8. 2015年1月,某校认真执行该市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细化做好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该校这一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9. 男子赵某在3个月内连续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8起。最终,兰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万元。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
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9. 男子赵某在3个月内连续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8起。最终,兰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万元。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
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10.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
A. 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 依法行政,有序参与
C. 严格守法,用法维权
D.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0.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
A. 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 依法行政,有序参与
C. 严格守法,用法维权
D.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1. 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 维护师生权益,构建和谐校园
② 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③ 推进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
④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师生宪法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 维护师生权益,构建和谐校园
② 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③ 推进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
④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师生宪法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漫画《言传身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社会保护
B. 司法保护
C. 家庭保护
D. 法律保护
13. 漫画《言传身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社会保护
B. 司法保护
C. 家庭保护
D. 法律保护
14.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
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
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5.法治是依法治国对国家和社会事物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依法治国这一要求的有( )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
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法治是依法治国对国家和社会事物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依法治国这一要求的有( )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
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2017年12月6日,“百名红通人员”第28号李某回国投案,李某系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国税局原工作人员,涉嫌合同诈骗罪,2013年8月逃往加拿大。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重要特征是(  )
A.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功能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16.2017年12月6日,“百名红通人员”第28号李某回国投案,李某系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国税局原工作人员,涉嫌合同诈骗罪,2013年8月逃往加拿大。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重要特征是(  )
A.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功能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17.陆川县的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  )
①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②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③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7.陆川县的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  )
①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②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③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8.近年来,校车安全、校园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因为( )
①我国没有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
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③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④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近年来,校车安全、校园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因为( )
①我国没有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
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③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④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下列做法中,属于学校保护的有(  )
①爸爸带梦薇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某新闻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时,不公开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学校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9.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下列做法中,属于学校保护的有(  )
①爸爸带梦薇去看望孤寡老人 
②某新闻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时,不公开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③学校设立“禁烟标志” 
④学校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20.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下列有助于我们远离违法犯罪的有(  )
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②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④在心中铭刻法治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下列有助于我们远离违法犯罪的有(  )
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②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④在心中铭刻法治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