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课件(共24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课件(共24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处处留心皆证据
问题:视频中的男子为什么如此兴奋?
导---问题导入
第三框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学习目标
课标摘录: 4.3 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具体要求:
根据生活常见的案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依法收集并学会运用证据,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公平正义要证据

张三借现金给李四,李四写借条给张三。一段时间后,李四通过转账还清全部债务,张三把借条交给李四销毁。一年后,李四诉张三借钱不还,证据是银行向张三的转账记录。张三抗辩说这是李四还给张三的钱,李四说拿证据来,张三没有借条作为证据,最后张三败诉!!!
这个案例对大家有何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收集和保存证据呢?
事实上张三是债权人,而法律却主张李四是债权人,案例中的生活事实是什么?法律事实是什么?由此说明生活事实与法律事实有何区别?
证据——诉讼的核心和灵魂
思---自主思考(2分钟)
起诉
2、证据的地位: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的含义:
证明的根据,即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法律事实)的根据。
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是诉讼的灵魂。
①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
②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③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
起诉
3、证据的种类: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注意: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取得)的特征
证据类型
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行政诉讼法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刑事诉讼法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思考:以下的各类证据是不是一定就能成为法律上的证据呢?
区分:物证与书证
物证 书证
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 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
思考:若将小明爷爷生前写的遗嘱作为证据,属于物证还是书证
◆如果用遗嘱遗书本身作为实现证明目的,比如:书写遗书的纸张,用的笔墨的种类,书写的字体等,此时遗书是物证。
◆如果用遗书的书写内容实现证明目的,此时遗书为书证。
常见的几种证据区分
① 物证——实物或痕迹
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情况的实物或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
② 书证——思想内容
书证是指通过文字、图表、符号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例如各种合同文本、各种信函、票据、电报、传真、图纸、图表、文件、说明书等。
③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以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记录和再现的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视听资料应当合法取得。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
④ 电子数据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如网页、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
小明班主任(周某)去酒店参加同事的婚礼,孰料却被酒店的旋转门夹伤了脚。因索赔一事协商未果,周某一纸诉状将酒店诉至人民法院。庭审中,酒店方辩称周某并非在本店夹伤。周某便向法庭出示了现场的录像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医院的病历等证据。最后因证据充分有力,周某胜诉。
周某打赢官司所用的证据分别属于哪一类证据
现场的录像现场属于视听资料;
目击证人的证言属于证人证言;
医院的病历属于书证。
练一练:
起诉
4、证据的收集与保存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要求:
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
(2)必要性:
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3)表现:
相关链接:收集证据小贴士
(1)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一旦出现纠纷,银行流水和支付凭证是重要的证据。
(2)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如购物小票、交通票据、营业厅的业务合同,这些日常的合同证据建议保留几个月至一年。
(3)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因为删除相关记录,也同时删除了证据。
(4)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无论是借钱还是还钱,现金支付还是转账,支付完成后,不妨给对方发个短信之类的信息,确认之前发生的行为。
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
借钱给别人,要对方写借条;
返还比较重要的东西给别人,要对方写收条;
买东西或者接受服务要尽量索取发票;……
权利保障靠举证

材料一:小明和小强在某幼儿园的中班就读。两人课间在学校操场活动,小强跑到小明身边,从身后抱住小明打闹玩耍,将小明摔倒在地,致其右臂受伤,其间老师有进行管理和制止。事件发生后,老师赶紧将小明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右肱骨外髁骨折,小明虽经手术治疗痊愈,但其父母为此支付医疗等费用2万余元。小明的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小强父母承担上述费用。
材料二:赵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销了一批商品,后经县工商局检验为假货。赵某被没收商品,吊销营业执照,并罚款2万元。赵某认为处罚太重,于是申请了行政复议,但仍然维持了原处罚。因此,赵某将工商局告上了人民法院。
材料三:陈某在一起公诉案件中因诈骗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法院作出判决后,陈某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反映情况,称法院认定自己的犯罪数额有误,“案发前已退还20万元给受害者”。随后,检察官详细询问并调取相关银行账户的流水信息,与陈某反应的情况相吻合。由此,在二审判决中,检察院向法院提交了新的调查报告,法院撤销了原审判决,将刑期改为两年零六个月。
合作探究:判断上述案件分别属于什么诉讼类型?并指出它们分别主要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
案例探究与分析
我学习我做主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① 某日下午赵某正常行走,突然三楼李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下来,砸在赵某的头上,致其脑震荡,后来赵某将李某诉至法院。在本案中,主要应由李某负举证责任。
②一段时间,蔡水村的河水被污染变成了深绿色,而附近的乡镇上就只有一家工厂,于是村长就把该工厂告上法院,在本案中应由村长承担举证责任。
③ 齐某发现自己果园里的苹果树、杏树被毁坏,果实和叶子被啃食干净,果树周围留下大量羊蹄印。经同村村民证实,是常某的羊所为。齐某遂将常某诉至法院,则齐某需要进行举证。
3 分钟




教材97页
常见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举证责任倒置情形的原因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其理由



注意: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意味原告无需出具任何证据
起诉
二、主张权利靠证据
1、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
(1)“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注意:≠原告举证,否认无需举证,抗辩(主张新的事实)需举证
(2)“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虑,由对方负责举证。
相关链接P97:常见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1)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由行为人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2)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个人信息处理者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由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相关链接P97:常见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4、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5、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6、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7、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8、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9、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举证责任倒置
起诉
二、主张权利靠证据
2、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
(1)要求: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原因: 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
(3)目的:通过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公正。
注意:行政诉讼原告并非不用提供任何证据。
如:行政不作为、行政赔偿中行政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
起诉
二、主张权利靠证据
3、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
(1)刑事诉讼法规定: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2)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为尊重和保障人权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
罪刑法定
疑罪从无
非法证据排除
以上这些原则说明诉讼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这个原则有何意义?
小结: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与例外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负有举证责任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
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举证责任倒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
起诉
二、主张权利靠证据
4、举证的基本原则
(1)是什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2)为什么:
①必要性: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
②意义: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依法收集
运用证据
处处留心皆
证据
主张
权利

举证
本框小结
证据的含义、作用、特征、分类
证据的收集与保存
举证基本原则(共性原则)
三类具体诉讼的举证原则
(基础过关)1.我国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②所有当事人都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③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④均必须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解】①③:三大诉讼各有特点,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三大诉讼中,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而且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①③入选。②: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做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②不选。④: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者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④不选。
C
牛刀小试
(能力提升)2.林某和李某原是同事,居住在A县,林某向李某借款30万元用于做生意,写下欠条承诺二年内归还。后来,林某因工作变动,搬到B县居住,因生意经营不善,迟迟未能归还借款。无奈之下,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本案中( )
①李某当向A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李某出示的借款欠条是属于书证
③李某应妥善保留林某借条等证据
④在本案中只有李某负有举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起诉应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林某因工作变动,搬到B县居住,所以李某当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说法错误。②③:林某向李某借款30万元用于做生意,写下欠条约承诺二年内归还,在本案中李某出示的借款欠条是属于书证,李某应妥善保留林某借条等证据,②③说法正确。④: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处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在本案中不仅李某负有举证责任,林某也负有举证责任,④说法错误。
C
牛刀小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