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8.2 公平正义的守护新课导入视频:“马背上的法庭”玛多县“马背法庭”走到人民群众中,打通了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守护公平正义,需要每个公民的行动。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8.2《公平正义的守护》重点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公平?P1152.我们如何坚守公平?P115-1163.怎样守护正义?P117-1184.为什么要实现公平正义?P11901坚守公平探究一 为什么坚守公平河北邯郸初一学生被杀案:嫌疑人被全部抓获!2024年3月10日,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这起惨案不仅在当地引发了强烈震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地司法机关为邯郸被害男孩发声。思考:为什么舆论纷纷为被害男孩发声?笔记 为什么坚守公平①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1. 为什么要坚守公平?探究二 如何坚守公平结合材料思考:“良心秤”给我们公民个人维护公平带来什么启示?提示:“良心秤”是江家姐弟以个人之力坚守公平正义的表现。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阅读感悟:“江家良心称”刨木、打磨、包铜管、定刀口……经过十多道工序,一杆秤才算初步制作完成。之后还要反复校准,一天最多只能做两杆。江家姐弟做秤乘承“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几十年坚持做公平秤。在当地菜市场称重,卖方说句“这是江家的秤”,买者都会放心;遇到称量偏差,人们往往用江家的秤解决争端。常有不法商贩找到江家姐弟,愿出大价钱让他们做缺斤少两的“短秤”,都被他们严词拒绝。他们说,秤虽不大,但称的是良心,守的是道义!探究二 如何坚守公平案例分析:女子入职体检发现怀孕后被拒录用:严女士收到入职通知后,查出怀孕并告知公司,结果被通知岗位取消。实际公司却仍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多次沟通无果后,严女士以该公司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恶意取消岗位为由起诉该公司。最终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公司赔偿严女士相关损失3万余元。思考:严女士维权的做法启示我们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时该如何做?提示: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笔记 2.如何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绝对的公平探究二 如何坚守公平思考:从宪法的内容中我们看出国家是如何坚守公平的?《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在分配社会资源时,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在规定权利义务时公平地对待每个人探究二 如何坚守公平聂树斌(1974年11月6日-1995年4月27日),男,汉族,河北省人,鹿泉县冶金机械厂工人。1994年,聂树斌因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1995年4月经过二审终审被判处并执行死刑。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到底怎么回事?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案两凶”现端倪2005年,河南省荥阳市警察抓获河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逃犯王书金。王书金供述称多次强奸、杀人,并称石家庄聂树斌案也是他所为。王书金案开审2006年,邯郸市中院开庭审理了王书金一案,但起诉书内只字未提聂树斌案。2007年3月,邯郸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王书金死刑。王书金提出上诉,坚称聂树斌案是其所为。“一案两凶”王书金案判决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法院复查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聂树斌案终迎再审 其母接到决定书老泪纵横2016年6月8日,山东高院聂树斌案复查合议庭,最高院审监庭的副庭长将该案的再审决定书交到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的手里。接过再审决定书,这位为儿子喊冤多年的老人静默了十几秒,而后老泪纵横,哽咽不已。再审判决2016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作出了《聂树斌故意杀人罪一案再审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一、撤销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5)冀刑一终字第12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和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提示: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聂树斌案警示司法机关应如何坚守公平?笔记 2.如何坚守公平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笔记 2.如何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02守护正义探究三 如何守护正义思考:三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启示我们遇到非正义行为时应如何做?提示:个人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车辆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见义“智”为。探究三 如何守护正义思考:图中的审判长需要回避吗?为什么?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我申请审判长回避,因为他是被告的叔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探究三 如何守护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思考:守护正义还需要国家如何做?提示: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笔记 3.如何守护正义个人司法国家(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 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3)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笔记 4.为什么要实现公平正义?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本课小测1. (2023 湖南衡阳)“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 )A.公正司法 B.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分子C.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D.奋不顾身地见义勇为C本课小测2. (2023 山东滨州)2022年12月9日,湖南省发布首例房地产开发商侵犯购房人个人信息案。业主陈某将泄露其个人信息的房地产开发商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处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赔偿原告陈某经济损失2000元,并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向陈某公开赔礼道歉。陈某成功维权的案例说明( )①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并善于斗争,依法维权②司法维护公平正义③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④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唯一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本课小测3. (2023 黑龙江齐齐哈尔)2022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高度关注妇女、儿童、老人等重要群体,以大量具体的司法案件彰显了中国法治的力度、温度,呈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这表明( )A.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B.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C.只有司法机关才能维护公平正义D.我国社会已经实现了绝对的公平正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