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坚持改革开放 学案课件(共4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坚持改革开放 学案课件(共4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注:“知识目标”中红色字体的文字内容为课时重点,全书同。
课标要求(2022年版)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政治认同:1.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2.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 1.知道我国追求民族独立、强国富民的历史进程;理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理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财富创造的主体
2.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______到______,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
城市
全面深化改革
2.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领导)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___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________,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制度方面)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发展活力
人民生活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经济
优越性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社会共识。(人民方面)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中国腾飞的表现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______________、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__________,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__________规模持续扩大,__________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____________,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一
城乡就业
人民收入
脱贫攻坚战
(3)__________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
主要稳定器
动力源
2.改革开放的意义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__________。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___,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___。
强国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抉择
1.对外开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和制度基础。
×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
工作。

在学习“坚持改革开放”时,老师展示了下面一组图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很少出游;路少,车少,电话也少;走亲戚,一半坐车、一半走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家里的“大件儿”,骑上车,载上老婆孩子,按几下车铃,心情飞扬。

  21世纪初,私家车越来越多,自驾游出现,说走就走,探索未知之美。   近年来,交通发展突飞猛进,坐飞机看蓝天,搭高铁看风景,乘游轮看大海,出游变得越来越从容舒适。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图片中描述的生活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要坚持(  )
A.深化改革开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发扬斗争精神 D.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改革开放促发展
A
一、选择题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A.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C
3.某中学政教处准备举办“富强中国”的主题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浩浩打算剪辑制作一段反映我国改革标志的短视频。下面是他搜集的几个镜头,可以使用的是(  )
A.镜头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B.镜头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典活动
C.镜头三: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红色横幅
D.镜头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D
4.(2024·揭阳期末改编) 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开启“双机商业运营”;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投入商运……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这表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是党的伟大创造
D.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中国腾飞的表现
D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现在中国的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对内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
C.创新提升改革发展的品质
D.我国引领全球经济持久发展
A
6.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题6图《三代人赶集》反映出(  )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协调
④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题6图 三代人赶集
C
漫画类试题解题思路:1.看标题,发现漫画主旨与教材知识点的内在关联。2.看文字,细品漫画中的人物对话或文字。3.看画面,特别关注漫画的夸张之处,如人物表情、动作等,领会漫画的“画外音”。4.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
7.(2024·肇庆期末)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23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第十年,有着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十年来,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从中可以看出(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②当今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了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④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源泉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D
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一项项举世瞩目、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下面对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D.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改革开放的地位
D
9. (2024·汕头期末)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题9图说明改革开放(  )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强国之路 ②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富民之路 ③使我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④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9图
A
  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一看标题,把握图表的中心思想;二看数据,通过“横向比(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纵向比(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某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综合比(图表与图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抓住联系,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准确完整地分析数据;三看注释,联系教材知识综合分析图表。
10.(2024·佛山华英学校期中改编)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华大地在“历史的瞬间”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到这个古老的中国“史诗般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  )
A.使我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唯一路径
C
二、非选择题
11.(2024·韶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小青同学通过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查阅等方式,搜集到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数据,并绘制了题11图。
注: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排在第一位。
题11图
材料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梦想已实现。
(1)请你解读题11图(含图注)中的喜人成绩。(4分)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②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④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4分)
(2)有同学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6分)
此观点是错误的。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应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分) 
课后强化
一、选择题
1.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同学们围绕“中国的奋斗史”开展了主题活动。学习小组成员每人负责解读一个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小静: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B.小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小丽:推动民族复兴,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D.小红:进行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2.某中学举办以“非凡十年·我的家乡变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星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促发展,昔日去乡村,蜿蜒崎岖路不平;今日去乡村,风雨无阻路畅通。昔日我家四代居陋室,收入只够填饱肚;而今住进宽敞房,勤劳科技能致富。”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
A.多种经济齐发展,合理分配促和谐
B.综合国力已最强,人民生活现代化
C.党的领导真正好,同步富裕已实现
D.改革开放富民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D
3.著名散文《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遗著。方志敏满怀爱国主义激情,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他在文章的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景象。如今理想照进现实,先烈希望得以实现,表现在(   )
①中国影响力提高,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成为发达国家 ③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 ④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4.2023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出台《气象部门党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密切气象部门党组(党委)与专家的联系,激发广大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推动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此举(   )
A.表明我国制度建设呈现空前繁荣景象
B.表明社会财富都是由科学专家创造的
C.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治本之策
D.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D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   )
A.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B.改革开放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新征程
C.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水平在不断提高
D.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
6.(2024·中山期末改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据统计,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2013—2021年)为38.6%,居世界第一。这主要表明(   )
A.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
B.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C.对外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为世界经济发展作贡献
B
7.(政治认同)在学习“坚持改革开放”这节课时,“时政播评”小组成员展示了下列信息。同学们展示这些信息想说明的主要道理是(   )
A.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改革开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C.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D.改革开放创造伟大奇迹,彰显了中国力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B
8.题8图反映了(   )
A.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经济方面的全面开放
B.引进外资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发展
D.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题8图
C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说明,改革开放(   )
A.巩固了我国作为最大发达国家的地位
B.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D.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
C
10.在改革开放成就展留言簿上,有人留下这样一段话: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须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鼓励人民尽情享受
B.“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束缚,推进改革创新
C.“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只看问题
D.“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实现颠覆性变革
B
11.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我国取得的成就”的相关资料。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12.202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下列属于广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措施的是(   )
①优化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审批流程 ②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③举办广交会,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④推行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二、非选择题
13.(跨学科:数学)(2024·河源期中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题13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题13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4分)
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③货物进出口总额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4分)
材料二: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谈谈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6分)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腾飞。④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路,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的实践之路。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将接过改革开放这根“接力棒”,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3)作为中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要怎样接好改革开放这根“接力棒”?(6分)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增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③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竞争意识,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奉献社会。(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