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新改变生活 学案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创新改变生活 学案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课标要求(2022年版)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政治认同:理解创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做法 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2.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

一、感受创新
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创新
(1)生活处处有______。
(2)创新是一种__________。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__________;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
生活方式
方方面面
2.创新的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____________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____________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____________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3)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______、______和丰富多彩。
成就感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知识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
便捷
舒适
二、创新引擎
1.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__________。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_________,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__________。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______。在激烈的__________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__________,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第一动力
灵魂
不竭源泉
重要力量
重心
国际竞争
科技创新
第一动力
2.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__________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__________,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__________,释放更多__________,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创新
发展品质
创新引擎
创新活力
1.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新已经成为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新通过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某班同学围绕“改革创新”的话题展开讨论。
  国家各领域2 000多个改革方案密集出台,打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组合拳”,破解创新难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智能家居提高生活舒适度,政务自助服务厅让我们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学校开设科技课,聘请科技教师辅导我参加第三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展示了我为解决学校自行车停车难问题而研发的双层停车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情境给你的启示。(6分)
①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综合国力日益提升;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④青少年要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多动手、勤动脑,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6分) 
1.废弃的塑料瓶被做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几只旧轮胎搭建成颇具创意的造型用来养花,美化了小区环境;我们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这一切都表明(  )
A.创新推动技术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B.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做好废物利用
C.创新就是一种个人的创意
D.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处处有创新
感受创新
D
一、选择题
2. 下列最适合以下时事素材内容的标题是(  )
A.创新是个人或团队的创造活动
B.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C.创新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键点击”,机器人自动完成扫地、拖地,智能家电让做家务更轻松;借助“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智慧养老为老年人带来便利。
B
  概括主题类试题解题思路:1.审题干,找到图片、材料中的核心信息。2.分析核心信息的本质或特点,划定主题范围,提炼主题。3.联系教材知识,进行概括。
3.近十年来,我国司法工作和数字科技不断融合,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模式“大显身手”。老百姓办理诉讼事务可以全流程、全天候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掌上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平均每分钟就有近百件纠纷在网上成功化解。这表明(  )
①司法公正离不开数字科技 ②在线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了便利 ③信息化扩大了公民权利 ④数字科技推动诉讼服务不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而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下列能够体现创新改变生活的是(  )
①小青:上海至安庆的高铁开通后,芜湖及周边城市的人出行更加便捷
②小丽:移动支付出现后,我出门再也不用带钱包了
③李医生:我可以通过操纵机器人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了
④张教授: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4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2024·肇庆月考) 据预测,到2035年,全世界会因为5G的应用,经济产出增加4%,中国因5G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增加1万亿美元,带动约1 000万个新就业岗位。这说明(  )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作的中心
D.我国应只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的重要性
A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  )
A.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C.人民群众通过创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科技创新工作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7.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这说明(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8.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等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有利于发挥数据的创新引擎作用。对此,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意见是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的重要制度成果
B.意见能够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C.意见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D.改革通过创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D
9.(2024·茂名月考) 从题9图中,你能得到的正确认识有(  )
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协同发力
②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④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9图
B
10.某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起汽车城二手车市场、二手设备交易市场等,推动“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该村的成功经验是(  )
A.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C.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某校积极开展全国生态日系列宣传活动。在探索城市水生态环境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城市水域存在被人放生的巴西龟、小龙虾等外来入侵物种,同时他们也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利用科技进行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方法。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不断强调创新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总书记强调:“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请从“创新改变生活”的角度,分析学校带领学生探索城市水生态环境活动的意义。(6分)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②学校带领学生探索城市水生态环境活动,让学生了解利用科技进行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方法,有利于点燃学生创新激情,让生命充满活力;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学生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有利于让学生为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6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原因。(8分)
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不断强调创新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因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8分)
课后强化
一、选择题
1.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应从今天开始。下面中学生的行为不属于创新的是(   )
A.中学生小刘在生物实验中有了新发现
B.中学生小刚购买了一款新电脑
C.中学生小美尝试用新的方法做一道新的菜式
D.中学生小巩对古典文学提出了新见解
B
2.为响应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理念,某校学生用硬纸板做成乒乓球桌,用废旧报纸做成船,用彩纸做成亚运火炬,用桶装矿泉水做杠铃……下列对这些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将亚运会理念落到实处 ②说明了学校才是创新的主战场
③表明创新可以是生活中的点滴 ④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题3图的寓意是(   )
A.点燃创新激情,超越自我 B.参与社会实践,成就幸福
C.改变思维方式,漠视规则 D.促进制度创新,推动进步
题3图
A
4.专家团队收集了31个省区市的“十二五”“十三五”科技规划,对62份文件150多万字的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后发现,“创新”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从“十二五”时期的3 484次猛增到“十三五”时期的7 793次。“创新”出现频率猛增是因为(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技术领域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5.(2024·江门期末)以下对题5图认识正确的是(   )
A.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
B.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C.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D.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题5图
A
6.有人说:“改革似一座象征希望的灯塔,照亮了茫茫大海,为远征漂泊的小舟提供避风的港湾;而创新正如一叶叶扁舟,寻觅着灯塔徘徊的灯光,怀着憧憬悄然靠近。”下列表述中对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C.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D.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B
7.(2024·深圳期中)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下对话内容的是(   )
A.创新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 B.生活因为创新变得更加便捷
C.家庭劳动能带来创新乐趣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小李: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啦!
小新:我制作了一道创意菜肴,爸妈夸我心灵手巧。
A
8.5G是最新一代的通信技术,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在七大新基建中居于首位。从题8图可知,新通信技术(   )
A.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C.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基础性工程
D.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注:预计到2030年,5G将直接创造和间接拉动约3万亿元和3.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
题8图
B
9.2024年,中国在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和潜力。这说明我国(   )
A.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B.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C.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D
10.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德国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2014年,印度把“印度制造”列为国家战略;2015年,美国发布《国家创新战略》;2016年,韩国提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各个科技大国都在制定自己的创新战略目标,说明(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1.下列对题11图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B.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就能全面深化改革
C.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D.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题11图
C
12.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B.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健全国家制度建设
C.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D.科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创新无处不在,它让我们体验到了别样的生活。

从失信被执行人到信用修复机制 在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的同时,不断增强信用修复的弹性,不给失信主体断后路,而是谋出路。 从4G到5G
智能家居、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游戏、物联网在5G网络下将有充分机会发挥潜力。

从刀耕火种到智慧农场 高效的数据传输体系及时反馈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改善。 从600年前到当下
600多岁的故宫博物院,凭借无数个文创产品一次又一次引爆新时代的潮流。
材料二:亚运史上首个“数实融合”点火仪式通过数字技术得以实现。现场大屏幕上,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高举火炬奔来。“钱江潮涌”主火炬塔缓缓打开。万众瞩目中,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与“数字火炬手”一道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亚运圣火熊熊燃烧,消弭时空界限,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亚洲共此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创新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8分)
①不断增强信用修复的弹性,不给失信主体断后路,体现了创新给我们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进步;②5G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③农业物联云平台及时反馈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改善,体现了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④故宫博物院凭借文创产品引爆新时代的潮流,体现了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8分)
(2)运用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本届亚运会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印证的道理。(6分)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亚运会运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③我国借助亚运会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共享发展成果。(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