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李福南原创历史巧记系列之52--膝谈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李福南原创历史巧记系列之52--膝谈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

资源简介

膝谈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学 李福南?
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知的内容或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应该先传授包摄性广、概括性高、说服性强的知识,还要注意学习的渐进性。由此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或称累进分记法,又称分块记忆法),是指把学习的历史分为一段落,记熟了一段后,再去记另一段。分段学习记忆法又可分为三种:纯粹分段学习记忆法、渐进分段和反复分段学习记忆法。
一、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在某个知识中应用
【例1】雅典民主政治的过程:
阶段
时间
标志
内容
意义
奠定基础
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四个等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正式确立
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
建10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民主顶峰
前5世纪
伯利克里改革
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抽签选举;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职津贴”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例2】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阶段
特征
表现
成因
第一段(汉唐)
以陆路贸易为主的繁荣时期
(1)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2)唐朝时,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1)汉唐政治、经济中心在内地(2)交通发达
第二段(宋元)
海外贸易为主的兴盛时期
(1)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2)元朝时,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经济重心南移
第三段(明清)
海外贸易衰败时期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基本特征
(1)先陆路后海路的过程。(2)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朝贡贸易。(3)对外交往发达时期往往是国家统一、国力强大的时期。
【例3】毛泽东思想的过程
?
时间
著作及会议(或标志)
内 容
意义
萌芽发端
国民
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和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
初步形成
土地
革命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正式形成
抗日
战争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
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1945年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丰富发展
解放
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
①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重大问题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
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新中
国后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在某节新课中应用
【例1】抗日战争过程
阶 段
日本的侵华方针
国民党的态度
共产党的政策
局部侵华(1931.9--1937.7)
垂涎领土,发动事变(九一八、-二八、华北等事变)
分为两派,妥协抵抗
武装抗日,游击战争
战略防御(1937.7--1938.10)
速战速决,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自卫抗战,联共抗日(国共合作;四次会战)
两党合作,全面抗战(抗战路线;平型关战)
战略相持(1938.10--1944.1)
“以华治华”,重点进攻(日军的滔天罪行)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艰难抗战,巩固敌后(百团大战)
战略反攻(1944.1—1945.8)
垂死挣扎,宣布投降(日本投降)
收买日本,抢夺果实(中国远征军)
抓住时机,积极反攻
【例2】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阶 段
特 点
成 因
原始商业(原始社会)
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
剩佘产品出现和社会分工发展
古代商业发展
商朝
善于经商著称
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产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大商人
古代商业向近代商业过渡期
秦汉至隋唐-初步发展
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隋唐-进一步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政治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丝綢之路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
宋元-空前繁荣
空前繁荣;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大融合;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交通发达
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萌芽
明清-空前活跃
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农业、手工业恢复发展;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
【例3】笫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发展历程
阶段
措施
成就
教育奠基
接管教育;建出版社;工作会议;制定方针;建立制度。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教育动乱
教育两次大曲折:1958年“教育大革命”;1966年起“文革”
教育事业极大破坏,各行各专业人才大缺乏, 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教育复兴
小平整顿;科教兴国;三个面向;教育改革;两个工程(211,希望);支持西部
一高等(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三、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在某章小结中应用
【例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小结

【例2】笫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小结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例3】笫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小结
创立与发展 重创与独尊 改造与融合 转型与成熟 批判与继承
四、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在某项专题中应用
【例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时间
特征
状况
1949-1956年
基本形成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966-1976年
严重破坏
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1976年至今
发展完善
加强立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认识
制定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坚持依法治国,既要反右,又要防“左”
【例2】经济全球化(广义)历程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原因
主要表现
萌芽阶段
15—18世纪
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
欧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起步阶段
19世纪初期—中期
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殖民义高潮
英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出现了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形成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高潮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形成了全球化第二次高潮
困境阶段
一战后—二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经济大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制度化阶段
二战后——9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形成
全面发展
20世90年代
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
【例3】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原因
标志
萌芽阶段(15—16世纪)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提高提供了条件
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得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电发明与应用,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是物理学思想一次重大革命
历史分段学习记忆法适用于记忆较长的历史材料,有时也用于学习那些内容杂而多、意义联系少、机械而零散的历史材料。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等。这样分段推进、步步为营,心情越来越好,背得也越来越快。采用分段记忆法的好处是:化整为零,增强记忆的信心;化难为易,在记住一段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分段推进,启动记忆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科学的分段技巧,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