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 习 目 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0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02怎样树立法治意识?03依法办事的原因及要求各是什么?04法治与道德的关系05青少年应该如何与法同行?自主学习教师释疑12师友释疑互助释疑探究一 树立法治意识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运用你的经验教师释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幸福生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宪法宣誓誓词为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可以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有的遵守了,有的还没有。我们应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树立起法治意识,逐渐形成法治生活方式,主动参加各类法治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守法意识。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建设法治中国与人民的关系图解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P101①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法律。③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守和捍卫法律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及意义)?卢梭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习主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P10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从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4)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一、树立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②对国家: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 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第二百八十四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习近平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③有利于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动词“谁”关键词答题格式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卢梭的名言,告诉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对于法律来说树立法治意识有什么意义?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P101 -2-后1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占65不知道是犯罪, 也不知道会受 到处罚占58.1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触犯了法 律占64.7④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对青少年) P102犯罪原因分析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思考: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树立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P101-102①②③ 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②对国家: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缉毒警察是公安队伍中负伤和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为了抓获毒贩,他们经常卧底毒窝甚至要和家人断绝联系。即使牺牲了,也可能会成为“无名英雄”。让缉毒警察的血不白流,我们应自觉远离毒品。青少年预防毒品侵害的根本途径是( )A.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道理B.了解毒品知识,不食用“热情”的陌生人递来的酒水饮料C.谨慎结交朋友,如遇有人引诱你吸毒,直截了当地拒绝并离开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教学目标探究感悟公民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做法错误做法打击报复忍气吞声正确做法向居委会寻求帮助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向妇联寻求帮助合法维权思考:你如何看待“静音广场舞”现象?最近在上海某小区出现了一种画风清奇的静音广场舞。在小区旁的小花园里,十几名舞者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音乐声。原来,舞者们都佩戴了一对能够接受指定频段的耳机。不少居民对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表示赞赏。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教学目标探究感悟2.依法办事的要求 (做法) P101②-102①②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P101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观点三: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教学目标探究感悟2.依法办事的要求 (做法) P101②-102①③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P102①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实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认真学法自觉守法用法维权捍卫法律巩固提高1.“你知道校园欺凌吗?”“你有没有碰到过?”“你觉得应该对欺凌者给予怎样的处理?”有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初中学生。他们都知道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而且都表示深恶痛绝,但在处理方式上,则显得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应该“打回去”。向校园欺凌说“不”,你会( )①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维护权益绝不退让,严格执法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本课小测2. 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②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③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D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