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生命教育】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生命教育】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线

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 生命教育】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线
课程信息
道具:PPT课件、学生活动单、视频、活动单
场地:多媒体教室
时间:45分钟
学生年龄段:初中
设计理念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近几年,我们在学校常常会看到学生手臂上、大腿上伤痕累累,小刀、笔都成了伤害自己的工具;稍不顺心就产生跳楼之类的言论,还有众多付诸行动的。学生自伤、自杀问题的频繁出现,说明生命教育的缺乏。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当进入生命低谷时,很容易走入极端,做出漠视生命的行为。因此,开展生命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的曲折起伏和多姿多彩,学习正确面对低谷时刻,对中学生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自己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曲折前进、悲喜交加、独特。
2.通过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知道低谷时期孕育着无限可能,要积极应对低谷。
3.通过名人经历、榜样故事以及头脑风暴的形式,学习当我们进入低谷时刻时,可以通过寻求人际支持、汲取榜样力量等方法,走出低谷,迎接下一个高光时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生命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接纳生命的低谷和高光时刻。
难点:学会借助人际支持、榜样力量等方法,走出生命低谷,迎接下一个高光时刻。
课程环节:
一、《线条之美》
二、我的“生命线”
三、结束阶段
《线条之美》
1、播放《线条之美》视频,提出问题:视频中展现什么内容?那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2、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程关键词:线条。
设计意图:引入“线条”这个关键词,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产生对生命线的思考。
我的“生命线”
(一)绘制我的“生命线”
1、老师在屏幕呈现自己的生命线,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邀请学生绘制自己的生命线,看一看在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哪些高光时刻,又有哪些低谷。
2、学生完成后提出问题:
(1)请你分享自己的“生命线”。
(2)分享自己的高谷时刻:它当时带给你的感受、此时再次回想起它时的感受以及带给你什么力量。
(3)分享自己的低谷时刻,以及进入低谷时的感受。
3、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线,展现自己的高光时刻和低谷经历。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和分享进行回应。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自己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曲折前进、悲喜交加、多姿多彩的;通过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从中汲取应对低谷的力量;然后聚焦于低谷时刻,感受低谷带来的伤心、迷茫和无助,知道低谷时刻也孕育着无限可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低谷、应对低谷的信心并引入下一环节。
(二)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将走出低谷的方法汇总到表格内。小组长负责记录和讨论结束后代表小组发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露和总结,思考应对低谷时刻的方法。
(三)寻求人际支持
呈现林肯、马云、钟南山的故事视频,提出问题:他们处在生命低谷时,共同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呢?
学生分享:当你处在生命低谷的时候,你曾经获得过什么样的人际支持呢?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经历,引导学生学习寻求人际支持走出低谷,并通过阐述人际支持的意义,感受人际支持带来的帮助和情感支持,进入低谷时懂得寻求人际支持。
(四)汲取榜样力量
教师讲述自己向同事学习、汲取榜样力量的真实经历,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谁身上汲取力量,帮助自己走出生命中的低谷。
学生完成活动单:你的榜样是谁呢?当你处在生命低谷的时候,你从他身上汲取了什么力量呢?
设计意图:通过经历分享,引导学生总结走出低谷的方法:汲取榜样力量,并带动学生自我分享,感受榜样带来的力量。
结束阶段
1、学生写一写,你会使用这节课学到的哪些方法来应对自己目前的低谷时刻呢?
2、继续绘制生命线,标示出当你采取了这些方法,你的生命将会有什么样的走向。
3、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利用本节所学,尝试解决目前的低谷时刻。
联盟说:
本节课借助“生命线”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活动设计,通过“生命线”的起伏呈现出生命的曲折变化,促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美好的同时也正视到生命中的挫折。整节课并没有提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等话语,但通过活动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了生命的不同可能性,感受到了“高光”与“低谷”共存的生命是多姿多彩、值得期待的。
老师说:
本节课围绕“生命线”展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和低谷时刻,感受到生命带给我们的喜悦、悲伤,认识到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悲喜交加、曲折往复的过程。当进入低谷时,不要气馁和放弃,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新的高光时刻。因此,要寻找各种方法去应对低谷:汲取榜样力量、寻求帮助、反思与改进、调整心态等。
本节课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要求在第一环节绘制和分享“生命线”时,就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有足够的共情、深刻的情感代入和交流,让学生进入一个积极分享、认真体验的状态。这一点是比较考验教师素养和能力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