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红军小学、长江路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红军小学、长江路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红军小学、长江路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2024四下·海门期中)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酒精灯点燃时,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B.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在酒精灯点燃时,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错误;在酒精灯点燃时,不可以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要在酒精灯熄灭后才能添加;
B: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正确;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正确。
2.(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过1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  )。
A.不变 B.大于1米 C.小于1米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过1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由短变长,即大于1米。
3.(2024四下·海门期中)乐乐同学观察蚕时,做了这样的记录:“身体是圆筒形的,一节一节的,有很多足,在桑叶上爬行。”根据记录,你认为乐乐观察的是(  )
A.卵 B.蛹 C.幼虫
【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蚕幼虫的身体是圆筒形的,一节一节的,有很多足,在桑叶上爬行。
4.(2024四下·海门期中)小军在公园的角落里找到下列小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蜗牛属于壳体动物;蚂蚁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
5.(2024四下·海门期中)在繁殖时期,丹顶鹤会翩翩起舞,它这是在(  )。
A.求偶 B.哺育 C.交配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动物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雄蛙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涂鱼“跳舞”等。所以在繁殖时期,丹顶鹤会翩翩起舞,它这是在求偶。
6.(2024四下·海门期中)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是用柳树的(  )进行繁殖。
A.根 B.叶 C.茎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是用柳树的茎进行繁殖。
7.(2024四下·海门期中)苹果树不能栽种在很热的地方,柑橘不能在很冷的地方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  )。
A.阳光 B.温度 C.水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需要有所不同。苹果树不能栽种在很热的地方,柑橘不能在很冷的地方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8.(2024四下·海门期中)水在自然界中能以三种状态存在。初冬的早晨,我们在草地上看到的“霜”是(  )态的水。
A.液 B.固 C.气
【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初冬的早晨,我们在草地上看到的“霜”是固态的水。
9.(2024四下·海门期中)以下证据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B.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C.一年中有四季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B: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正确;
C:一年中有四季的变化,错误;这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10.(2024四下·海门期中)铁路工人砸铺铁轨时通常要在铁轨间留缝隙,这是因为(  )。
A.夏天铁轨受热会膨胀,预留缝隙是为了保证保证行车安全
B.加快散热
C.预防颠簸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铁路工人砸铺铁轨时通常要在铁轨间留缝隙,这是因为夏天铁轨受热会膨胀,预留缝隙是为了保证保证行车安全。
11.(2024四下·海门期中)我们能用水、太阳、摆钟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
A.取材方便 B.运动有规律 C.持续时间长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如水、太阳、摆钟等,它们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
12.(2024四下·海门期中)在月球上,两名航天员相距1米,如果不用无限电设备,讲话时对方(  )
A.听起来比较轻 B.完全听不见 C.听得很清楚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状态不能直接传播声音,不用无线电设备,讲话时对方完全听不见。
13.(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列动物中,(  )是卵生的。
A.蛇 B.大熊猫 C.刺猬
【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蛇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大熊猫、刺猬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列哪一个属于生物(  )。
A.雨花石 B.机器人 C.鱼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鱼属于生物;雨花石、机器人属于非生物。
15.(2024四下·海门期中)蚕宝宝吐丝结茧是为了(  )。
A.有间小房子睡觉
B.保护蚕安全度过蛹期
C.保暖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有个吐丝口,吐出的液体遇到了空气就变成了蚕丝。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作茧的目的不是直接繁衍生息,而是为了在变成蚕蛹的时候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来保护自己,并在里面完成蜕变成蚕蛾的过程。
16.(2024四下·海门期中)日晷是(  )的工具。
A.计时 B.测量温度 C.测量长度
【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7.(2024四下·海门期中)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18.(2024四下·海门期中)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A.蒸发 B.融化 C.凝结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环境中,有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固态的冰受热会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融化。
19.(2024四下·海门期中)今天天空晴朗,正值该月十五,小明抬头可以看见(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月亮又大又圆,与选项A月相一致。B是蛾眉月,C是上弦月。
20.(2024四下·海门期中)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冰晶 C..小水滴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1.(2024四下·海门期中)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并且温差越大,热量传递速度越快。一杯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失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2.(2024四下·海门期中)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是因为天气变冷时,电线会收缩,容易损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是因为天气变冷时,电线会收缩,容易损坏。
23.(2024四下·海门期中)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增加压力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低于100℃,例如在高山、高原上,水的沸点不到100℃。
24.(2024四下·海门期中)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5.(2024四下·海门期中)月相变化的周期一定是30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编排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
26.(2024四下·海门期中)日晷上的晷针必须垂直于晷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一种计时仪器,叫做日晷。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晷针和晷面垂直。
27.(2024四下·海门期中)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测量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时刻太阳在同一位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测量结果虽然是一样的,但是这两个时刻太阳所在的方向上的不同的。
28.(2024四下·海门期中)有些昆虫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干净。(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可以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但不能把它们消灭干净,以免影响生态系统。
29.(2024四下·海门期中)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蜕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30.(2024四下·海门期中)种子在萌芽时,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芽向上生长。
31.(2023四下·天门期末)动物只能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水螅能长出与母体相似的小芽,脱离母体后形成新个体;而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如:熊猫。
32.(2024四下·海门期中)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
33.(2024四下·海门期中)动物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式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式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34.(2024四下·海门期中)一个蚕茧是由无数根短短的蚕丝组成的,蚕丝可以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是椭圆形,长约20毫米,是白色的,一般来说蚕茧就是蚕吐的丝,是由一根丝组成的,丝头只有一个,蚕丝可以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35.(2024四下·海门期中)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
三、连线题
36.(2024四下·海门期中)连一连
蒲公英 动物传播
苍耳 水力传播
椰子 风力传播
莲 弹射传播
豌豆
【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风力传播;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动物传播;叶子和莲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水力传播;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弹射传播。
1 / 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红军小学、长江路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2024四下·海门期中)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酒精灯点燃时,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B.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过1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  )。
A.不变 B.大于1米 C.小于1米
3.(2024四下·海门期中)乐乐同学观察蚕时,做了这样的记录:“身体是圆筒形的,一节一节的,有很多足,在桑叶上爬行。”根据记录,你认为乐乐观察的是(  )
A.卵 B.蛹 C.幼虫
4.(2024四下·海门期中)小军在公园的角落里找到下列小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5.(2024四下·海门期中)在繁殖时期,丹顶鹤会翩翩起舞,它这是在(  )。
A.求偶 B.哺育 C.交配
6.(2024四下·海门期中)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是用柳树的(  )进行繁殖。
A.根 B.叶 C.茎
7.(2024四下·海门期中)苹果树不能栽种在很热的地方,柑橘不能在很冷的地方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  )。
A.阳光 B.温度 C.水
8.(2024四下·海门期中)水在自然界中能以三种状态存在。初冬的早晨,我们在草地上看到的“霜”是(  )态的水。
A.液 B.固 C.气
9.(2024四下·海门期中)以下证据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B.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C.一年中有四季的变化
10.(2024四下·海门期中)铁路工人砸铺铁轨时通常要在铁轨间留缝隙,这是因为(  )。
A.夏天铁轨受热会膨胀,预留缝隙是为了保证保证行车安全
B.加快散热
C.预防颠簸
11.(2024四下·海门期中)我们能用水、太阳、摆钟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
A.取材方便 B.运动有规律 C.持续时间长
12.(2024四下·海门期中)在月球上,两名航天员相距1米,如果不用无限电设备,讲话时对方(  )
A.听起来比较轻 B.完全听不见 C.听得很清楚
13.(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列动物中,(  )是卵生的。
A.蛇 B.大熊猫 C.刺猬
14.(2024四下·海门期中)下列哪一个属于生物(  )。
A.雨花石 B.机器人 C.鱼
15.(2024四下·海门期中)蚕宝宝吐丝结茧是为了(  )。
A.有间小房子睡觉
B.保护蚕安全度过蛹期
C.保暖
16.(2024四下·海门期中)日晷是(  )的工具。
A.计时 B.测量温度 C.测量长度
17.(2024四下·海门期中)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18.(2024四下·海门期中)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A.蒸发 B.融化 C.凝结
19.(2024四下·海门期中)今天天空晴朗,正值该月十五,小明抬头可以看见(  )。
A. B. C.
20.(2024四下·海门期中)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冰晶 C..小水滴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1.(2024四下·海门期中)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
22.(2024四下·海门期中)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是因为天气变冷时,电线会收缩,容易损坏。(  )
23.(2024四下·海门期中)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24.(2024四下·海门期中)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
25.(2024四下·海门期中)月相变化的周期一定是30天。(  )
26.(2024四下·海门期中)日晷上的晷针必须垂直于晷面。(  )
27.(2024四下·海门期中)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测量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时刻太阳在同一位置。(  )
28.(2024四下·海门期中)有些昆虫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干净。(  )
29.(2024四下·海门期中)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蜕皮。(  )
30.(2024四下·海门期中)种子在萌芽时,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  )
31.(2023四下·天门期末)动物只能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
32.(2024四下·海门期中)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
33.(2024四下·海门期中)动物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式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
34.(2024四下·海门期中)一个蚕茧是由无数根短短的蚕丝组成的,蚕丝可以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
35.(2024四下·海门期中)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  )
三、连线题
36.(2024四下·海门期中)连一连
蒲公英 动物传播
苍耳 水力传播
椰子 风力传播
莲 弹射传播
豌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在酒精灯点燃时,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错误;在酒精灯点燃时,不可以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要在酒精灯熄灭后才能添加;
B: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正确;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正确。
2.【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过1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由短变长,即大于1米。
3.【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蚕幼虫的身体是圆筒形的,一节一节的,有很多足,在桑叶上爬行。
4.【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蜗牛属于壳体动物;蚂蚁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
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动物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雄蛙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涂鱼“跳舞”等。所以在繁殖时期,丹顶鹤会翩翩起舞,它这是在求偶。
6.【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是用柳树的茎进行繁殖。
7.【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需要有所不同。苹果树不能栽种在很热的地方,柑橘不能在很冷的地方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8.【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初冬的早晨,我们在草地上看到的“霜”是固态的水。
9.【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B: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正确;
C:一年中有四季的变化,错误;这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10.【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铁路工人砸铺铁轨时通常要在铁轨间留缝隙,这是因为夏天铁轨受热会膨胀,预留缝隙是为了保证保证行车安全。
11.【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如水、太阳、摆钟等,它们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状态不能直接传播声音,不用无线电设备,讲话时对方完全听不见。
13.【答案】A
【知识点】卵生
【解析】【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蛇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大熊猫、刺猬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鱼属于生物;雨花石、机器人属于非生物。
15.【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有个吐丝口,吐出的液体遇到了空气就变成了蚕丝。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作茧的目的不是直接繁衍生息,而是为了在变成蚕蛹的时候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来保护自己,并在里面完成蜕变成蚕蛾的过程。
16.【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7.【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18.【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环境中,有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固态的冰受热会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融化。
19.【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月亮又大又圆,与选项A月相一致。B是蛾眉月,C是上弦月。
20.【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并且温差越大,热量传递速度越快。一杯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失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是因为天气变冷时,电线会收缩,容易损坏。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增加压力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低于100℃,例如在高山、高原上,水的沸点不到100℃。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编排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一种计时仪器,叫做日晷。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晷针和晷面垂直。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测量结果虽然是一样的,但是这两个时刻太阳所在的方向上的不同的。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可以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但不能把它们消灭干净,以免影响生态系统。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芽向上生长。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水螅能长出与母体相似的小芽,脱离母体后形成新个体;而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如:熊猫。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式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是椭圆形,长约20毫米,是白色的,一般来说蚕茧就是蚕吐的丝,是由一根丝组成的,丝头只有一个,蚕丝可以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
36.【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风力传播;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动物传播;叶子和莲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水力传播;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靠弹射传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