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1
类比推理的含义
2
类比推理的方法
推理的类型
内 涵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温故而知新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必然推理
或然推理
(除完全归纳推理外)
据说,在一次上山的路上,鲁班抓住灌木和野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野草划破,流出血来。野草的叶子怎么会这样厉害呢 他仔细一看,这根草的叶子长长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照小草叶子的样子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斧子砍树强得多吗?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
在发明锯的过程中,鲁班运用的是类比推理,也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
在鲁班发明锯的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
探究与分享——P64
1.类比推理的特点
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
2.类比推理的含义
带齿的野草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3.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带齿的工具:锯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带齿的野草
带齿的铁条
割破手
割断大树
判断以下三则材料是属于类比、比较还是比喻?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类比,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结论,是一种推理,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的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地球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一天24小时、有高等生物。
火星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天24小时40分钟,CO2占96%。
地球像美丽的花园,我们是花园中辛勤劳作的蜜蜂。
地球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一天24小时、有高等生物。
火星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一天24小时40分钟,CO2占96%。
所以,火星上有高等生物。
比较,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典例)类比不同于比喻。关于类比与比较、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B.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推出新知识
D.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都有利于我们认识新事物
D
4、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关系
类比 比较 比喻
区别 性质
目的
联系 它是一种推理
得出新知识
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认识两类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
是一种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传说伯乐的儿子曾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对照其父在《相马经》中所说的好马特征: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并对其父说,他发现的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只是蹄子不够大!伯乐哭笑不得。
5、逻辑错误:
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伯乐的儿子犯了怎样的逻辑错误?说明理由。
马和癞蛤蟆表面上有些性质相同
它们本质属性上也相同

×
示例评析——P65
6、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你还知道哪些机械类比的故事呢?
《晏子春秋· 杂下》载: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运用了什么思维形式?是否可靠?
P67 探究与分享
①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不可靠的,但是却达到了反驳效果。
②纠正了楚王的认识错误,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③晏子反驳楚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等方法,其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1、类比推理的具体方法
①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
②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③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具体方法
结构类比
功能类比
条件类比
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
用叩击木桶,听声断酒量,到用叩诊方法诊断病情
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思考:如何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
3、地球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一天24小时、有高等生物。
火星上有四季更替、有卫星、有大气层、一天24小时40分钟,CO2占96%。
所以,火星上有高等生物。
(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越好,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即使相同或相似属性再多,推理也必须放弃。
2、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P66-1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例如:人们类比苍蝇翅膀的功能,研制出用于火箭和飞机导航的振动陀螺仪; ......这些科学技术创新都是运用了类比推理。
例如:一天,小王气呼呼地问餐馆老板:“我要的鱼香茄子,可是菜里怎么没有鱼?” 老板笑着地回答:“难道你还指望从老婆饼里吃出个老婆吗?”
古代有个书生读《淮南子》,得知有只螳螂藏身于一叶之后,成功地捕到了蝉,他引为经验。后来,他用一片树叶遮住眼睛,到闹市行窃,刚一伸手就被抓住了。这个书生运用了“类比推理”,对其“类比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正确,因为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其行窃被捉也是有可能的
B. 正确,书生运用的类比推理符合规则,这与其被捉不是一回事
C. 不正确,书生仅依据表面现象进行类比,并没有抓住其本质属性
D. 不正确,书生把两个根本不可能比较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犯了胡乱联系的错误
C
小光和小明是一对孪生兄弟,刚上小学一年级。一次,他们的爸爸带他们去北京密云水库游玩,看到了野鸭子。小光说:“野鸭子吃小鱼。”小明说:“野鸭子吃小虾。”哥俩说着说着就争论起来,非要爸爸给评评理。爸爸知道他们俩说得都不错,但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用例子来进行比喻。说完后,哥俩都服气了。下列各项最可能是爸爸讲给儿子们听的话是( )
A.一个人的爱好是会变化的。爸爸小时候很爱吃糖,你奶奶管也管不住,但现在,你让我吃,我都不吃
B.什么事儿都有两面性。咱们家养了猫,耗子就没了。但是,如果猫身上长了跳蚤也是很讨厌的
C.动物有时也通人性。有时主人喂它某种饲料吃得很好,若是陌生人喂,怎么也不吃
D.你们兄弟俩的爱好几乎一样,只是对饮料的爱好不同。一个喜欢可乐,一个喜欢雪碧。你妈妈就不在乎,可乐、雪碧都行
D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