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9.1 生活需要法律我们身边的法律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时,仅依靠道德、亲情、友情能解决吗?借钱不还交通事故校园欺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直接将“对号入座”写进法律。在此之前,我国并没有必须“对号入座”的相关规定。因此“霸座”行为时有发生,“霸座”者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将“对号入座”写进合同编,明确了“霸座”行为的违法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霸座”违法行为,为人们的便捷出行、文明出行保驾护航。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为我申办身份证。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劳动法B.宪法 选举法C.民法典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E.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权利权利义务权利权利权利义务义务权利义务【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义务】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公民应尽的责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阅读P86“探究与分享”把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服务于当下的生活,指导着未来的生活。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权利与义务)二、法治的脚步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二、法治的脚步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靠人们自觉自愿来遵守。原始社会的秩序维护主要依靠氏族组织和原始习惯。原始社会的习惯多种多样,如禁忌、图腾崇拜等。这些原始习惯使得原始社会处于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原始社会阶级社会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夏朝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而制定的。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规定:奴隶可以买卖,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资本主义法,是指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制定、认可。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思考: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探究: 法律的本质以上材料说明法律主要维护谁的利益?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体现工具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国家、管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标尺3、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想一想: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本质是什么?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根据个人主观意愿随意解释和利用法律,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律而无法治,其本质是“人治”。没有。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者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在古代专制社会里,统治阶级的话就是法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走的是人治的道路。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法治的脚步探究与分享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依法行政公、检、法部门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成员: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假4、法治的含义与要求:P87(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17年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治的脚步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6.法治的意义是什么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 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 显著优势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笔记区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服务当前生活,指导未来生活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法律的内涵法治的内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的意义课堂小结1.下列法律中,哪些法律与青少年的生活联系得最紧密?(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义务教育法》③《刑法》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课堂练习2.(福建福州中考)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实现了(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