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第9课 创新增才干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授课教师本节课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1.2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二. 积极投身创新实践2.1树立创新意识2.2增强创新本领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新四大发明公众号:上课卡拉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革故鼎新与日偕新守正创新吐故纳新万象更新推成出新变通求新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礼记·大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日新之谓盛德。——[先秦]《周易·系辞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汉]《淮南子》惟进取也故日新。——[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321456勇于创新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或者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中华民族凭着伟大的创新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也正是凭借着这种伟大的创新精神,中华文明一度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在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2、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视频:《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公众号:上课卡拉2001年2006年2015年2016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020年2022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要素。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船业变革,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视频:《中国高铁40年》公众号:上课卡拉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人民以往取得的卓越成就靠创新,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依然要靠不断创新。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创新能力全球排名创新企业世界前50上榜比例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中国50%184%57.5%美国10%170%80%思考:图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据说,在阿喀琉斯出生时,母亲把他侵泡在冥河之中,以使其周身刀枪不入、百毒不侵。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紧紧捏住其脚后跟不敢松手,于是露在水外的脚后跟没有浸到河水,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后来,在一场战斗中,阿喀琉斯被敌人的毒箭射中脚后跟,不治身亡。“阿喀琉斯之踵”被用来形容强大事物的软肋。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用“阿喀琉斯之踵”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阿喀琉斯之踵”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阿喀琉斯之踵”在哪里。过去我们因创新不强而屡遭侵犯,经过长期努力,现在我国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大幅上升,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如中国科学家自主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但必须清醒看到,核心技术和核心元器件严重受制于人仍是我国发展的隐患,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在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方面瓶颈仍然突出。所以,早日摆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二、积极投身创新实践1、树立创新意识瑞士发明家乔治喜欢带着狗外出散步,有一次散步回家,发现自己裤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满了一种草籽。草籽粘在狗毛上很牢,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把草籽拉下来。乔治感到很奇怪,他运用了敏锐的观察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种草籽。终于发现,草籽的纤维与狗毛是交叉在一起的,他想,如果采用这两种形状的结构不就可以发明一个搭扣吗?八年后,世界上第一个尼龙搭扣最终在乔治手上诞生。尼龙搭扣又被称为维可牢。它实际上是两条尼龙带,其中一条有类似芒刺的小钩,另外一条上面则是数千个小环,钩与环能够牢牢地粘在一起。今天,我们穿的鞋、背的书包有的就是用尼龙搭扣扣上的。创新意识是创新主体创造新事物或提出新观念的动机或意愿,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坚定创新自信创新并不神秘,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人人皆创客,事事可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立足专业和岗位实际,做勇于创新的实践者。创客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创新发展,就是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找到新途径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中成长进步的。我们要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对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勇于探索。增强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创新就是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思想禁锢,突破传统观念。要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要干预跳出思维定势,尊重但不盲从权威,锐意进取,勇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敢于突破常规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习近平纸上有很多圆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圆圈“变成”其他东西。注意:请不要重复!小游戏:●圆圈变变变2、增强创新本领创新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的,脱离知识基础,缺乏知识积淀,盲目追求创新,只会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者蛮干当中。作为未来的创新主力军,我们要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知识,为创新打好坚实基础。夯实创新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拓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比较项创新思维常规思维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特征多向性、跨越性、独特性思维连续性、逻辑性实质主要是一种非逻辑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联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创新思维和常规思维存在对立,但创新思维不排斥常规思维的推导和分析。创新思维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创建新理论等。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以提高的。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是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思维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的结果。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联想思维: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头脑中同时处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并从中得出汇集两方优势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整合思维逆向思维:一切与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逆向思维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表现:“先知先觉”超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连接一切的逻辑;是一种立体网状思维;在连接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互联网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提升思维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力小游戏②列出你能想到的砖头的有趣且不寻常的用途建筑材料:盖房子、铺路面、修烟囱等;从砖头的重量:压纸、腌菜、砝码等;从砖头的形状: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从砖头的颜色: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料等;从砖的硬度: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刻成一颗红心献给心爱的人等等当代青年置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广大青年创新创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学生风华正茂,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求知欲盛,要充分挖掘自身蕴藏的巨大创造能量和活力,把个人的创新实践与国安战略需求导向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提高投身创新实践视频:《我是创客》公众号:上课卡拉这是一本讲述如何跳出传统认知框架并提升创新性思维的作品。作者认为历史的积累带给我们的各种经验知识使得我们建立起固有的认知框架,形成了思维定势,从而限制了科学的进步与创新。比起笼统地叙述“如何创新”,本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史上取得重大创新发现的经典案例。通过他们打破认知偏见从而有了惊人科学发现的经历,引出了“泥潭之猪”的创新方法,帮助读者锻炼创新性思维。这本书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激发科学创新当中的奇思妙想。谢谢观赏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1.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得益于我国实施了(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D2.(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教育创新C.团结D.理想B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创新C.科技D.改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