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共71张PPT)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
授课教师
本节课内容
哲学的智慧
1.1 哲学的起源
1.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与特征
2.2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智慧
2
2
一、哲学的智慧
你心目中的哲学是什么?
说说你对“哲学”这个词的感觉。
你的名字里有“哲”字吗?
写在前面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世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生处处有哲学
只看到静止,没看到运动
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做规律
人生处处有哲学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教条主义,因循守旧,不思变通
否认事物的变化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拔苗助长”---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人生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立场不同,感受则不一定相同。
下雨好极啦!
下雨糟透了!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生处处有哲学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人生处处有哲学
为了让这艘友谊的小船不说翻就翻。
一方面,把两个人看作是一个“整体“,只有两个人好好玩耍,才能保持船的平衡!
另一方面,这两个人又作为独立的“部分”而存在,一旦一个人突然瘦了、突然有一个吃独食、只给自己P图,这艘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人生处处有哲学
1.1 哲学的起源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 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聪明,有智慧
哲人 (才智卓越的人)
哲思 (精深敏捷的思虑)
哲言 (富有哲理的话)
哲学 (智慧之学/追求智慧之学)
生活需要智慧,生活充满智慧!
1.1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
1.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
2.哲学是一成不变的吗?
3.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杞人
忧天
问题1:哲学智慧是天生就有的吗?
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能产生?
是否有了好奇心,人们就能正确认识世界?
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问题2:哲学是一成不变的吗?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从地里冒出来,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聚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
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注意】
(1)所有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
(2)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3)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问题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世界观
世界观的特点: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②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③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问题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方法论
决定
体现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哲学: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
具体
科学
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
最一般的本质
最普遍的规律
概括和升华
具体科学: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个性)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问题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引人生路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一个犹太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因为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他不得不在欧洲各国过着流亡生活。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
马克思主义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和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并为后继者们所不断发展的哲学体系,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史上的积极成果,实现哲学的革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习近平指岀:“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
一般到个别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整体与部分
2023版《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人民性
实践性
与时俱进(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列宁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反对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
人民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习近平
实践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
实践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习近平
发展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三、什么是人生
二、什么是人生?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倾听他们的回答了。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请求。
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 ,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总结: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或精神的,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人生就像穿过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一样。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苹果,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辨别的能力。
0岁出场,10岁快乐成长;
20为情彷徨;30基本定向;
40拼命打闯;50回头望望;
60告老还乡;70搓搓麻将;
80晒晒太阳; 90躺在床上;
100挂在墙上。
坎坎坷坷,痛并快乐着。
怎么活真的有区别吗?
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比
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比
“人生最痛苦的事5%,人生最幸福的事5%,剩下的90%是平淡,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忍受那5%的痛苦的事情,然后能熬过那90%的平淡?那是因为我们总觉得那5%的幸福就在眼前。”
——白岩松
人生的定义
人生就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生命的自然生理过程及其社会实践、社会化的过程。
人生,
只要能照亮某一个角落就够了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为什么要活着?即人生目的,这是人生观的核心。
01
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即人生价值如何实现?
02
怎样对待生活,即人生态度。
03
四、哲学与人生
四、哲学与人生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一棵树做的三个木桶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苏格拉底
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不能烘面包
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请问:烘面包重要,还是面包的甜味重要?
课程前言
为什么要学哲学?
学什么?
怎样学?
没有哲学,人生是盲目的;
脱离人生,哲学是空洞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学哲学与学做人、学做事
紧密结合起来。
四、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我们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可以为我们成长成才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思想滋养。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走好人生路。
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
以贝克莱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结果会怎样?
学习哲学的方法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于理解,着重于应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你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一个人的哲学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认真读书,包括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同时,还要勤于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获取真知。
勤下功夫
真学
融会贯通
真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准确,不能望文生义、强加其义;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深入,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坚定理想
真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树立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和真理基础。如果不相信它的科学性,就无法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定对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的信念和信心。
联系实际
真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个人成长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生发展,学好本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时,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习惯思考和追问。甚至怀疑和批评。培养这种精神和习惯,反思自己的行为。
愿大家在毕业时,可以成为这样的人: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洒脱通达的境界。
最后寄语
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
是会创造幸福的人。
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谢谢观赏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