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 生物 备课人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课题 2.2消化和吸收1 授课班级 学历案序号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消化系统及其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概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学生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能描述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评价任务通过阅读教材并观察教师演示,能判断需要消化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对应目标1) 通过阅读教材在教师引导下设计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能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完成3个讨论题。(对应目标2)三.学习过程学法建议 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本并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初步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讨论实验原理、讨论设计探究实验,完成试验方案和相关讨论题。课前预习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 3.设计实验:初定计划:变量:牙舌的作用、唾液 完善计划 4.进行实验:分工合作 5.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消化和吸收 学生判断不同营养物质能否直接被吸收。 学生阅读课本26页第一段,明确消化的概念。(笔记)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理解消化的两种类型。 学生阅读吸收的概念。 对点练习1:下列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是( )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淀粉 学习任务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生阅读课本提示,思考下列问题: 1、淀粉没有甜味,但是馒头为什么会越嚼越甜? 2、如何检验淀粉的变化呢? 3、该实验应在什么温度条件下进行合适呢? 学生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一)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二)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有关系 (教师帮助整理实验原理) 学生思考确定变量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对给出的两个试管设计对照试验,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学生继续设计第二组对照试验。(笔记) 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几组对照试验? 2. 号试管和 号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 号试管和 号试管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学生思考回答做笔记 学生继续跟随教师思考水浴加热为什么设置37℃?加热时间能否换成1分钟?(尝试回答) 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试管号123现象结论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学生思考讨论题: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口腔中的 使淀粉发生分解 3、将1号试管放入0℃中5分钟,实验现象是? 对点练习2: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b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B.在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C.温度由b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减弱 D.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课堂总结 当堂练习学生自主课堂整理 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实验: 【实验现象】:1号不变蓝,2、3号变蓝(注意:37℃,有唾液,不变蓝。) 现象解释:为什么不变蓝?淀粉被转化为麦芽糖,麦芽糖加碘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淀粉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课堂效果检测 对点练习3: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馒头碎屑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 C.该装置应放在37°C水浴中保温10分钟 D.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备份模块的设计 若学生对图示消化不理解,就准备一个馒头演示物理消化 若3号试管不会设计,老师会提示板书设计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消化和吸收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 设计实验:初定计划:变量:牙舌的作用、唾液 完善计划 进行实验:分工合作 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有关作业设计 附后五.教学反思注:学历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就如何设计,教师和学生可以按照学历案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上检测和练习,课后反思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