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3. 人体骨骼系统中的____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4.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小时。5. 声音是由物体____产生的。6. 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7. 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____。8. ____镜能使光线发生会聚作用。9.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____。10.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有____和____两种。11.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方式 。12. 夏季夜空中的银色光带 。13. 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但周期不同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但速度不同2. 植物的茎主要承担的作用是( )A.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料C. 进行光合作用 D.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 北极熊的皮毛为白色 B. 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C. 鱼的体型呈流线型 D. 骆驼的蹄子宽大4. 月球上没有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A. 体积太小 B. 没有大气层C. 没有液态水 D. 温度变化极大5.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能转移D. 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6.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真空不能传声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A. 磁性 B. 磁力 C. 磁极 D. 磁场9.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就是电流的路径B. 只有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 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D. 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10.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均衡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B.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C. 熬夜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D.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问题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请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植物的根主要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2. 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但行星本身并不自转。( )3.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命体,但它们的生命活动方式完全不同。( )4.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即消失。( )5. 电流可以使小灯泡发光,但电流的方向并不影响发光效果。( )6.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7. 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都可以从肉类中获取。( )8.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9. 放大镜只能将物体放大,不能缩小。( )10.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它的表面昼夜温差极大。( )11. 科学实验的结果总是准确无误的,不需要进行多次重复验证。(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请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并举例说明其组成部分。3:请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和意义。4:请简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两条保护环境的措施。五、连线题。请将下列科学概念与其对应的描述正确连线。(每题2分,共8分)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 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镜子中的倒影光的色散 彩虹的形成情景化题。(6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你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一块冰糖放入一杯温水中,观察冰糖的变化。请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木星2.叶片3. 股骨4. 245. 振动6. 生物圈7. 磁性8. 凸透9.越多10. 自转;公转11.长征火箭12.银河3. 月球二、选择题C2.B3. B4.D5. B6. C7. D8. A9. C10.C三、判断题1.(√)2. (×)3.(×)4. (×)5. (×)6.(√)7. (×)8. (√)9. (×)10. (√)11. (×)四、简答题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它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由于自转,地球上各地点经历日夜交替,这影响着动植物的生理节律和人类的日常生活。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主要有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成分则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树木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作为消费者,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营养物质回归环境。这些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和某些细菌)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性氢;暗反应阶段,利用光反应产生的能量和还原性氢,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氧气和能量来源;通过合成有机物,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为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提供了基础;同时,光合作用也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4: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等方面。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了大气、水体和土壤;过度开采矿产、砍伐森林等行为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废物产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减缓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五、1. 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2. 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3. 光的反射——镜子中的倒影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情景化题答案:观察到的现象是冰糖逐渐溶解在水中,形成甜味的糖水。这是物理变化,因为冰糖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