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选择题1.下列实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应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草莓B.应用嫁接繁育优质柑橘C.通过杂交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D.应用扦插大量繁殖红薯2.杨树外形高大,树形优美,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园艺工人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育苗,既能加快繁殖,又能 ( )A.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B.促进发生变异C.避免病虫害的发生D.保持高产3.新会柑常以柠檬作为砧木来嫁接繁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穗上结出的果实全部为新会柑B.接穗上结出的果实为新会柑和柠檬,数量约各占一半C.嫁接属于无性生殖D.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4.下列有关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持了母体的优良性状B.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C.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D.培育出新品种5.(河南中考)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郑州召开,大会的会花是月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扦插和嫁接都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B.扦插能使同一株月季开出不同颜色的花C.通过嫁接繁育的月季能保持接穗的性状D.用种子繁殖的月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6.一株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果实,所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孢子繁殖 C.嫁接 D.扦插7.“知了、知了……”,清脆的蝉鸣提醒夏天到了。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蝉是一种昆虫 B.蝉鸣是求偶行为C.蝉蜕是蝉蜕掉的外骨骼 D.蝉为完全变态发育8.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四肢四个部分C.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D.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9.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C.蛹期不食不动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10.下列关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受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B.蝗虫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属完全变态发育C.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不利于幼虫的生长D.一般为体外受精,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11.鸟类的孵化率高于两栖动物,这是因为鸟类的孵卵能为胚胎发育提供( )A.适合的营养 B.一定的水 C.充足的空气 D.适宜的温度12.下列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是( )A.燕子筑巢 B.母鸡抱窝 C.大雁南飞 D.孔雀开屏13.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用萝卜的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萝卜幼苗;②利用杨树的枝条繁殖后代;③试管婴儿的诞生;④将甲白鼠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白鼠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⑤丢弃在土壤中的桃核,一段时间后长出一株新植株;⑥霉菌的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新的霉菌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14.植物的几种繁殖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属于营养生殖B.②是植物组织培养,其繁殖速度快C.③过程中种子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D.①②③都是有性生殖15.某生物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M处可填有性生殖,而图戊所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B.若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表示为图乙的D→A→B→C,则A表示为蛹期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D.图丁中胎儿通过②、③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16.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然而现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农民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B.青蛙由水陆两栖进化为完全的陆生C.人类的乱捕滥杀及大量捕杀食用D.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种群的繁殖18.鸟卵的结构有利于鸟类在陆地繁殖后代。在鸟卵结构中能减少水分丟失的是( )A.胚盘B.卵黄C.卵壳D.气室19.鸡卵的钝端有一个空腔,其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 )A.氧气 B.空间C.营养D.水分20.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下列有关鸟卵和爱护鸟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阻止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B.鸟卵的卵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供胚胎发育需要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了鸟的筑巢行为D.“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描述了鸟的育雏行为二、非选择题21.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生物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有 _______ (填字母)。A.酵母菌出芽 B.细菌分裂C.杂交水稻的培养 D.哺乳动物的克隆E.桃树的开花结果(2)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___________。(3)图乙表示生物的发育过程,若D表示受精卵,在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中B表示____ 期;蝗虫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 ______。(5)图丁所示繁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 ___________ 特性。22.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苗圃中,经常见到仙人掌长着蟹爪兰,这是运用了____繁殖技术,其中仙人掌称为____,蟹爪兰称为____。如图所示,这种生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____图为枝接,____图为芽接。如____、____、____等植物都是运用这种繁殖方式进行繁殖。(2)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 _。(3)这种生殖方式操作的关键是__ __。(4)为了培育出“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__ __。23.下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___________。(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____。(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____________。(4)图中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24.某生物科技小组对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孵化温度的测定。自然孵化条件和过程如下: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卵)时鸡卵温度:不足40°C ③母鸡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卵)时,鸡卵温度低于30°C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一次鸡卵 ⑤母鸡两天下抱一次 ⑥小鸡孵化时间为21天下面是该科技小组进行的两组实验:第一次实验:取一定容积的大纸箱,箱内用60w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小鸡。第二次实验:使用与第一次实验中同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卵进行42°C恒温条件孵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哪个更接近自然孵化?设置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先孵出小鸡的是哪一次实验?出鸡率高的是哪一次实验?为什么?(3)在孵卵的过程中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如有不足,请指明。答案1-5CABDB 6-10CDDCA 11-15DBDDB 16-20DBCAA21.(1)ABD (2)变态发育 (3)蛹 D→A→C (4)胚盘 母体的遗传22、(1)嫁接 砧木 接穗 ② ① 柿树、苹果、梨(2)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生殖的速度。(3)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茎尖组织培养。23、(1)胚 (2)幼虫 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3)卵巢 (4)受精卵24、(1)第一次实验更接近自然孵化;设置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对照。(2)第二次实验先孵出小鸡,第一次出鸡率高;因为第二次实验温度高,胚胎一直在进行发育,所以首先孵化出小鸡,第一组实验最接近自然孵化,所以出鸡率高。(3)在孵鸡的过程中,要用照蛋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清除未受精和坏死的鸡卵。这是两次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