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单音与和声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单音与和声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单音与和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1课时
个 人
集 体
1.政治认同:增强热爱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亲近集体、融入集体的情感。
2.道德修养: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集体生活中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处理好个性化需求和集体共同要求的关系。
3.责任意识: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知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理解集体主义原则。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践行集体主义思想。
自主学习
预习P58-61,找一找下列问题
1.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的关系?
2.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发生冲突的原因?
3.怎样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5.在集体生活中,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6.怎样让集体和声更美?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要隔离14天,出门带口罩,太麻烦了,我就不带,不隔离。
学校严令不能留奇异的发型。可是,我想把头发修剪的新奇些。
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颜色、款式我实在不喜欢。
在遇到类似的冲突时,你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①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规则包括:法律、法规、道德、纪律、规章制度等。
图书馆要求我们保持安静,
我需要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一致时
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遵守!
维护!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01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01 禁止带手机到学校
02 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20
03 男生必须剪短发
04 女生不可以留刘海和长指甲
05 男女不能交往过密
06 禁止课外补习
07 禁止占用体育课补习文化课
08 保证中小学生8小时睡眠
这些集体规则中有哪些规则是你乐于遵守的?有哪些是你不想要遵守的呢?这说明了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有什么关系?
集体规则我来“议”
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之间产生矛盾冲突
①并存: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P62
②一致: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P62
③不一致:集体规则有时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或者冲突。P63
④不完全对立: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P64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并存+一致+不一致+不完全对立
探究一 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的关系
思考:在这个场景中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是怎样的?
2021年 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对于此项规则,有些同学表示自己带手机去上学方便和家长联系,还可以利用手机学习……
提示: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探究一 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的关系
由此分析: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矛盾甚至冲突的原因
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集体需要: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
个人需要:有些同学表示自己带手机去上学方便和家长联系,还可以利用手机学习。
不正当不合理要求: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因此反对教育部的规定。
上课想玩手机: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2、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的原因
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产生冲突的原因: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
集体规则:中小学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原因调查: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10%,短信、微信聊天33%,通话聊天20%,玩游戏30%,下载图片铃声5%, 拍数码照片2%。可见,学生带手机主要用于娱乐。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日益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势在必行。
个人意愿:学生却觉得自己离不开手机,不让带就偷偷带。
对于上述冲突,你有哪些理智的处理方法?
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①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 3.怎样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二、让和声更美
新知讲解
集体主义是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价值取向。(含义)
它要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集体利益的道德权威性,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集体利益为实现个人利益奠定了现实基础。 同时, 它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 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与协调, 促进集体利差与个人利益在辩证统一中不断发展。(要求)






相关链接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二、让和声更美
4.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F

插曲2:领唱事件
合唱团的领唱突然生病了,班长小非心急如焚,其他同学推荐了小霖,她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小非却犯了愁,前几天他两之间就一点小问题闹了矛盾,彼此之间不愉快。
(4)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你认为小非该怎么做?为什么?
①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②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假如你是小霖,如果小非给你道歉请你担任领唱,你会答应小非的请求吗 ?为什么?
5.集体中的个人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呢?
新问题
(1)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面对集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以下处理方式

试分析以上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
你赞同哪种方式?说明你的理由。



回避:暂时冷却处理,避免出现过度激化的僵局
迁就:抑制自己的需求,满足其他人的需求,以便维持表面的和气。
强迫:迫使对方让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妥协: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协议十分新以上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6.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1)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之美。
(2)对于集体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②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笔记整理
课堂小结
7.1单音与和声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让和声更美
两者一致时:乐于遵守、维护
两者冲突时:个人意愿服从集体要求
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做好自己,遵守规则
对不合理规则提出改进意见
坚持集体主义
正确处理个人间的矛盾,识大体,顾大局
课堂练习
1.面对个人意愿和集体共同要求的矛盾冲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是完全对立的
B.我们一定要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C.我们一定要让集体的共同要求服从个人意愿
D.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D
2、小林是班里的文艺骨干。期末考试快到了,学习任务本来就重,可学校要排练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节目,同学们推选小林排练大合唱,学生会也要他参加县文艺汇演……他忙得团团转,但还是努力克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虽然成绩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他感到很值得。小林同学的行为是( )
①为了突出个人的能力,死要面子
②个人服从集体,有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③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必须牺性个人利益
④实质是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