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知道法治意识的含义,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3.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0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0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0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和要求各是什么?04法治与道德的关系05青少年应该如何与法同行?自主学习一、 树立法治意识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读了卢梭和伯尔曼的名言,你有什么感慨?1.什么是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动词“谁”关键词答题格式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思考:从习近平的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法治意识③对法律: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树立法治意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进校园参观法院法治班会参观监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占65不知道是犯罪, 也不知道会受 到处罚占58.1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触犯了法 律占64.7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犯罪原因分析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P101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P101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P101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P10202.学会依法办事3、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静音广场舞火了思考:为什么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受到居民的赞赏?如果生活中遇到广场舞扰民问题,你会怎么办?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尊法尊重法律权威。让律真正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法的内容、运行等 。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权 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守法学法用法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上面图片对我们依法办事有什么启示?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中学生小丽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小丽要钱,小丽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呢又威胁小丽:“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小丽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探究与分享你认为小丽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你认为小丽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忍气吞声以牙还牙报警把钱给他们,息事宁人,默不作声,自认倒霉,委曲求全。集结一部分同学,找他们报仇,把钱要回来。记住他们的相貌特征和去向,等他们走后立即拨打110报警。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忍气吞声死打硬拼打击报复先妥协,事后报警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可能再次受到侵害可能会造成身体受伤害、钱财也损失可能会伤害对方或两败俱伤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容易维权不能维权可能会造成新的违法犯罪的发生可以维权影响结果做法③依法行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的捍卫者。归纳:怎样依法办事?①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 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诉求和愿望。③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 依法办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课堂小结5.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B课堂练习提示: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将法治实践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的规定,有利于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B说法正确;1.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至12月,教育部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将法治实践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这样的规定可以( )A.保证学生守法 B.提升法治素养C.杜绝学生违法 D.培养高雅情趣B课堂练习提示:廖某因无端拨打110报警电话一百多次,被温岭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天,启示我们法不可违,违法必究,我们要自觉树立法治意识,①③说法正确。2. (2023浙江台州)廖某因三个月内拨打110报警电话一百多次,屡次戏称“闲来无事找人聊天”,最终被温岭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天,这启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②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③自觉树立法治意识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 (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放学后,某中学生黄某某在商店购买文具时,一名陌生人向其发放基督教宣传单,并邀请她加入微信群参加他们的线上活动,该同学应当( )A.立即添加微信并加入微信群参加活动B.立即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并组织同学积极参加C.果断拒绝,拨打110电话报警或向民政部门举报D.虽不添加微信,但收下宣传单向同学散发C课堂练习提示:ABD错误的做法,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故ABD错误;故本题选C。4.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治是治理国家的重器C.法律真正铭刻于人们的内心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课堂练习提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C说法正确.课堂练习5. 【以法之名守护青少年成长】法律一直伴我们成长,让我们学会担当,让我们健康成长。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达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让我们以法为友,与法同行,做守法护法的好少年。(1)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以法为友,与法同行,做到依法办事?提示: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