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新入课导晓 中校园欺凌电信诈骗被狗咬●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谁能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新悟知感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晓 中我说来说时政两分钟●请你播报一则新闻并点评●1.新闻事件:2.两三句话点评:晓 中目航标导晓 中1.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2.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3.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理解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知道法律的基本特征,懂得法律的作用;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4.健全人格:了解生活中相关的法律制度,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能运用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现象。重点点难法律的特征与作用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晓 中自测学自 2、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内涵(是什么)晓 中 4、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5、法律的作用(为什么)互享动分★法律的特征★●第一环节晓 中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小卫在学校遭到欺凌后非常无助,他在网上匿名述说自己的经历,希望广大网友能帮他支个招。思考:网友是从哪些方面给小卫建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网友A:留下被欺凌的证据,去法院告他们。网友B:告诉学校和老师,给他们处分。网友C:告诉新闻媒体,让媒体曝光他们坏行为。法律纪律道德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行为规范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国家制定或认可自然形成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风俗习惯教育力量保证实施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适用学校的师生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区别联系要享点分晓 中情绪波动 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联系: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区别:①(产生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②(实施手段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和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的。③(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则不是。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均有关于防止校园欺凌的相关规定。思考:对比其他行为规范,法律有哪些显著的特征?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020年5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2020年5月2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5月25日上午审议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28日2020年5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结合材料思考,法律是如何制定的?制定认可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结合材料思考,法律依靠什么来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军队监狱警察法庭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观看视频:审判死缓,终身监禁●结合视频思考: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文喜被判死缓,给我们什么启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普遍约束力要享点分晓 中情绪波动 2、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①(制定认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保证实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普遍约束)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要享点分晓 中情绪波动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内涵(是什么)①(地位角度)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内容角度)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身份角度)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享点分晓 中情绪波动 4、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认可国家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国家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制定互享动分★法律的作用★●第二环节晓 中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根据《民法典》承担责任。●思考:从以上法律条文中我们得出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对被欺凌者对欺凌者制止欺凌行为、认定欺凌行为、给与辅导保护制止、管教、依法处理规范有利于未成年保护法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法律的作用(为什么)●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思考:以上法律条文规定了哪些内容?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1)规范作用:①(规定权利义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②(提供评判准绳)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的作用(为什么)●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互享动分晓 中情绪波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思考:从以上法律条文中,我们看出法律如何发挥保护作用?要享点分晓 中情绪波动 5、法律的作用(为什么)●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在生活中,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1)规范作用:①(规定权利义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②(提供评判准绳)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护作用:(解决纠纷+制裁犯罪)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板享书分晓 中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法律的特征(国家制度认可、强制力、普遍约束力)普遍约束力的内容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学享效分晓 中1.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①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③只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人具有约束力 ④能让公民不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学享效分晓 中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三幅漫画。你认为该老师可能在讲授A.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的保护B.法律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只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C学享效分晓 中3.小李同学对以下知识结构图进行补充。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特征②作用③最主要特征B.①作用②特征③最主要特征C.①特征②作用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①作用②特征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