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科学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 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写在答题卷Ⅰ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1:35.5本卷g取10N/kg试 题 卷 I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 吸香烟和电子烟会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烟具有成瘾性 B.吸烟会损害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C.吸烟导致的肺癌属于遗传病 D.我们应该要拒绝烟草,珍爱生命2. 如图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薪火”火炬。外壳部分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表面先后经历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燃料采用清洁安全可靠的生物质燃气,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壳部分的旋压成型工艺和阳极氧化工艺都属于化学变化B.外壳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铝合金是混合物C.丙烷属于有机化合物D.丙烷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3. 宁波海曙龙观乡在展开野外植物调查工作时,发现了从未见过的蕨类植物:稀子蕨科的尾叶稀子蕨。下列有关尾叶稀子蕨的说法正确的是A.尾叶稀子蕨用孢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尾叶稀子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器官C.尾叶稀子蕨的叶属于营养组织D.尾叶稀子蕨喜欢阴暗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泡局部图,AB表示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ab表示肺泡周围的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器官B.b血管里血液为动脉血,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C.B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D.呼吸道中的纤毛和黏液能阻止病原体的进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5. 操作规范对于实验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6. 如图,2023年8月31日,近几年最大的“超级月亮”如约而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B.这一天宁波昼夜等长C.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③④之间D.此时宁波的月相为新月7. 在学习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后,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号烧杯一定为饱和溶液 B.②③号烧杯内溶液质量分数相等C.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D.④号烧杯溶液质量分数为20%如图是摄影师拍下一只白鹭站在水中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的成像原理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B.B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C.B比A要暗一些是因为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D.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9.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如图是亚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不为零B.自行车运动员在转弯处匀速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力平衡C.如图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摆出优美动作,此时运动员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大小D.过百米终点后运动员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10. 以下是电与磁章节中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图研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分布时,撒铁屑的目的是让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显示出来B.乙图研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中,上方的导线ab应该东西方向放置C.丙图是通电圆环,当电流如箭头所示时,圆环正下方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边D.丁图闭合电路的导体竖直上下运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B 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加入BaCl2和过量HNO3D 鉴别羊毛和棉花 点燃后闻气味12.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中国台湾发生7.4级左右地震。宁波都有非常明显的震感,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和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B.发生地震时产生声音为超声波,人耳听不见C.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发生地震时,应该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或躲进卫生间等狭小空间13. 篮球运球是宁波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中投篮时可采用打击篮板进篮的方法,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关于打板进篮的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抛出后向上运动,打板的一瞬间,篮球的动能最大B.篮球打板进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能量没有损失C.篮球离开篮筐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不变D.篮球在地面上越弹越低,最终静止,说明能量消失,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14. 现有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B.滤渣B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氧化铜C.滤渣B的质量一定小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滤液C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加入NaOH后会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15.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接a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当开关接b时,同样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热敏电阻R1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0Ω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将R0、R1串联在6.5V电源两端时,R1的阻值为10ΩD.将R0、R1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调节电压使R0消耗的电功率为6.4W,则R1的功率为4.8W试 题 卷 Ⅱ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2023年4月22日,拥有“最美赛道”的2023九龙湖(宁波)半程马拉松赛在镇海鸣枪开跑。(1)运动员们听到枪声起跑,这属于 ▲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运动员出大量汗时,在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单位中的 ▲ 对水分的重吸收将增强。17. 氢氧化钙的用途之一是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其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A+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次氯酸钙)。(1)化学方程式中A物质的化学式为 ▲(2)Ca(ClO)2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填“酸”“碱”或“盐”)。18. 向装有树状铜片的烧杯中倒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到美丽的“铜树开银花”的景象,如图所示。(1)上述景象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 。除了可以观察到“铜树开银花”的现象,你还能观察到: ▲ 。(2)充分反应后,若忽略反应前后金属体积的变化,也不考虑液体的蒸发,则溶液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9. 美国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1)太阳能为我们提供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一直发生着 ▲ 。(填“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2)“帕克”上天后将越飞越快,在最接近太阳时,打破人造物体的飞行速度纪录。不过,要接近太阳,它还必须借助金星的引力“踩刹车”减速,这是因为力可以 ▲ 。(3)太阳主要通过 ▲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传递热量,“帕克”之所以可以近距离“触摸”太阳,主要原因是其面向太阳的一面装有厚约11.4cm的防热罩。20. 如图甲是大棚试种成功的太空椒新品种,由从太空返回的种子经多次选育后形成。成熟时果皮橙色,果味甜,可直接生吃,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图乙是大棚内CO2含量的变化曲线。(1)太空椒橙色果皮的性状是由 ▲ 控制的。(2)图乙中,太空椒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 (填字母)。(3)若夏季午后温度过高,光合作用强度反而减弱,这是由于 ▲ 作用过强,气孔开放程度减弱。21. 小宁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试回答以下问题:(1)为测定水的组成,应测量装置 ▲ 反应前后的质量。(填装置字母)(2)下列情况会影响测量结果是 ▲ 。A.氧化铜未反应完 B.省略B装置 C.省略E装置22. 湿地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湿地恢复、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分为自然湿地和工程湿地两大部分。(1)湿地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 。(2)杭州湾湿地是鸟类的天堂,有100种以上的鸟类。今年春天,浙江野鸟会的多名会员在湿地中拍摄到了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震旦鸦雀。生活在湿地中的所有震旦鸦雀构成了一个 ▲ 。(3)工程湿地于2010年投入使用,经处理的污水进入工程湿地后得到自然净化,可作为景观、农业灌溉等用水,有效缓解了慈溪的缺水状况。湿地能净化污水是因为其具有 ▲ 能力。23.如图所示,GA=10N,GB=20N,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向右匀速滑动。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物体A的速度vA=0.2m/s,不计滑轮、绳子的自重及它们之间的摩擦。(1)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N。(2)拉力F的功率为 ▲ W。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6题第2小题4分,其余每空3分,共40分)24.小宁用图甲的弹簧笔玩游戏,发现弹起的高低不同。小宁认为笔弹起的高度取决于内部弹簧的弹性势能,而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弹性形变和弹簧种类有关。为了探究相同弹簧其弹性势能大小与其弹性形变的关系,小宁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不计小球滚动和碰撞的能量损失】【实验步骤】:①用小球在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至一定位置;②释放小球撞击木块,测得木块移动的距离S。③改变小球在水平面上压缩弹簧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1)将弹簧压缩至不同位置后释放撞击木块,若出现 ▲ 现象,则可得出结论:相同弹簧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簧弹性势能越大。(2)小宁在其中几次实验中,用小球压缩弹簧释放后撞击木块,发现木块移动到水平桌面末端并掉下桌面,影响实验的观测。在无法增加水平桌面长度的情况下,请你就上述实验提出一个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 。25.小宁同学为了探究厨余垃圾恒温发酵产生甲烷的最适发酵液配比。设计以下实验:【步骤一】落叶自然风干,剪碎至1cm左右粒径,食物残渣挑捡出骨头等杂物,粉碎并搅拌均匀,均进行灭菌处理,牛粪过筛牛粪液备用。【步骤二】将处理后的落叶、食物残渣和牛粪液按表格要求配制成五组发酵液。【步骤三】将五组发酵液密封,放入35℃恒温发酵箱,测试单位干物质产气量。结果记录如下:组别 发酵液底物 发酵液接种物 发酵液总固体质量分数 单位干物质产气量(ml/g)① 落叶 无 2% 3.2② 落叶 牛粪 2% 10.8③ 落叶、食物残渣 牛粪 2% 58.2④ 落叶、食物残渣 牛粪 4% 141.8⑤ 落叶、食物残渣 牛粪 6% 29.0(1)实验前将落叶剪碎、食物残渣粉碎、牛粪过筛,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实验②和③是为了对比 ▲ 对发酵效果的影响。(3)通过本实验探究,可以得出厨余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的最适发酵液配比是 ▲ 。A.发酵液底物为落叶,发酵液接种物为牛粪,发酵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2%B.发酵液底物为落叶、食物残渣,发酵液接种物为牛粪,发酵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2%C.发酵液底物为落叶、食物残渣,发酵液接种物为牛粪,发酵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4%D.发酵液底物为落叶、食物残渣,发酵液接种物为牛粪,发酵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6%26. 小宁发现老师在做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的一个奇怪现象:将少量氧化铜与少量稀盐酸加入到试管中,加热后得到的是绿色溶液,但老师向试管里加了一些蒸馏水后,溶液变成了蓝色。加水后为什么溶液会从绿色变成蓝色呢?对此,小宁做了如下探究:【实验猜想】①CuCl2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温度有关;②CuCl2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浓度有关【实验过程】小宁将氧化铜与稀盐酸混合加热,将电子温度计插入到所得溶液中,然后用冷水水浴冷却,记录了如下数据和现象:温度/℃ 70 40 20溶液颜色 绿色 蓝绿色 蓝色【查阅资料】①CuCl2溶液中存在[Cu(H2O)4]2+和[CuCl4]2-两种络离子②[Cu(H2O)4]2+呈蓝色,[CuCl4]2-呈黄色③光学原理中黄色与蓝色混合后会显示绿色④Cu2+和SO42-不会形成络离子【分析讨论】(1)根据以上信息说明温度较高的CuCl2溶液中[CuCl4]2-较 ▲ (填“多”或“少”)。(2)为了验证猜想二,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3)请判断氧化铜和稀硫酸溶液加热后再冷却,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 。27. 如图是小宁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的实物图。学生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电流表、电压表所接量程如图所示,依次把5Ω、10Ω、15Ω、20Ω四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并得到如下数据。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阻(Ω) 电流(A)1 2.5 5 0.52 2.5 10 0.253 2.5 15 0.164 2.5 20 0.13(1)正确连接实物图(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电路连接不变下保证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四个电阻都能完成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可调的范围是 ▲ 。28.小科和小宁对餐馆中常见的“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固体酒精,对其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及查阅的资料:资料1: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资料2:劣质的固体酒精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会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二氧化碳不会。【提出问题】1.该固体酒精是否劣质? 2.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溶液 ▲ (填“褪色”或“不褪色”),可判断出该固体酒精并非劣质产品。(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 ▲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第29、30、31、32小题各6分,第33题11分,共35分)29.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如图是生物圈中的氮循环,请回答:(1)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肥,下列属于氮肥对植物的作用是 ▲ 。A.使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B.促进花果实提前成熟,籽粒饱满C.使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2)氮气经常作为食品,灯泡的填充气体是利用了它的 ▲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液氮有冷冻麻醉等用途,打开液氮瓶,瓶口会出现“白雾”,出现“白雾”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30.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宁想在家中利用橡皮泥进行实验。实验一:如图甲,小宁使原先沉底的橡皮泥漂浮在液面上,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 ▲ 。(写出两个)实验二:小宁想测量食盐水的密度,现有橡皮泥(密度大于食盐水)、吸管(管壁厚度忽略不计)、刻度尺、圆柱形平底玻璃杯2个、记号笔,足量的清水和食盐水。请你帮助小宁写出实验步骤(测量的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清水的密度ρ水)31.近年来,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双轮电动车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质量 1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30cm2最大速度 16km/h充满电行程 24km(3)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30min。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该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32.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橡胶制品的填充剂,其化学式为MgCO3 Mg (OH)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碱式碳酸镁含量(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称量20g样品,往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实验测得固体质量、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像可知,先与盐酸反应的是 ▲ 。(2)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多少?(3)求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3.某同学设计的电饭锅具有煮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如图甲所示,热敏电阻R-t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1、S2,触点D与E接触,电饭锅煮饭加热。随着锅内温度升高,热敏电阻R阻值减小,继电器内电流增大。当锅内温度达到103℃时电磁铁吸合衔铁,使触点D脱开E改与F接触;当锅内温度为50℃时电磁铁松开衔铁,触点D再次与E接触。已知电饭锅工作电压为U1=220V,R1和R2是加热电阻,电源 U2=3V,R0=300Ω,线圈电阻不计,乙图中虚线对应的温度为103℃。(1)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a 端应该接 ▲ (填“零线”或“火线”)。(2)要给电路加个保温指示灯(电阻非常大),保温时指示灯才发光,则指示灯应放在图中 ▲ (填“A”或“B”)位置。(3)某次利用煮饭功能将3kg的水从50℃加热至100℃,用了10.5min(假设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R1阻值为多大?(4)求在103℃触点D与F接触的情况下,通过线圈电流大小为多少?(5)若将电饭煲保温时的温度提高到60℃,下列可行的方法有 ▲ 。A. 升高U2的电压 B. 降低U2的电压 C. 增加线圈匝数 D. 减少线圈匝数适应性考试·科学参考答案说明:答案只供参考,并不唯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B A C C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C D 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1)条件 (2)肾小管17.(1)CaCl2 (2)盐18.(1)置换反应 溶液变蓝色 (2)变小19.(1)轻核聚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热传递20.(1)基因 (2)d (3)蒸腾21.(1)C D (2)B C22.(1)分解者 (2)种群 (3)自动调节23.(1)2 (2)1.2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6题第2小题4分,其余每空3分,共40分)24.(1)弹簧形变越大,木块移动距离越大(2)增大木块质量/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5.(1)增大接触面积,让发酵更充分/提高发酵效率(2)发酵物底液(3)C26.(1)多(2)将氧化铜和稀盐酸加热至70℃,得到的绿色溶液中加入70℃的蒸馏水稀释,观察其颜色变化(3)溶液一直为蓝色27.(1) (2)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2.4V-3V28.(1)不褪色 (2)白色沉淀四、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第29、30、31、32小题各6分,第33题11分,共35分)29.(1)A(2)化学性质(3)液化30.(1)橡皮泥所受浮力、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液面高度、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橡皮泥的形状不给分) (2分)(2)原理:利用密度计在水中和食盐水中漂浮,V排与ρ液的关系,求ρ液的大小。采分点:测出密度计在水中,标记液面上升的高度差,标记密度计在食盐水中液面上升高度差,漂浮时F浮=G物,数据处理,液面高度差比转化为密度比 (4分)满分实例一①利用吸管和橡皮泥制作简易密度计;②在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液面高度h1;③将密度计轻轻放入,稳定漂浮于水面上后,记录此时杯中液面高度,并用记号笔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液面高度h2;④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中加入待测盐水于h1高度;⑤将该密度计轻轻放入,稳定漂浮于盐水面上后,记录此时杯中液面高度,并用记号笔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液面高度h3;⑥利用漂浮条件,F浮=G密度计=ρ水g(h2-h1)S=ρ盐水g(h3-h1)S,得出ρ盐水=(h2-h1)ρ水/h3-h1。其他方法:可以将橡皮泥制成碗状,利用漂浮,玻璃杯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之比可以将橡皮泥制成规则的空心立方体,漂浮时,记录橡皮泥在不同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比还可以将橡皮泥塞入吸管中制成形状规则的密度计,利用密度计浸没的深度比(1)==1.5h (2分)(2)F=G=mg=60kg P=F/S= (2分)(3)F=f=0.2G=120N S=Vt=16km/h×0.5h=8km=8000mW=FS=120N×8000m=9.6×105J (2分)32.(1)Mg(OH)2 (2)4.4g (3)9.125% (每小题2分)(1)火线 (2分)B (2分)Q吸=cm t=Pt P =1000w R1= (3分)I=0.034A (2分)(5)BD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最终.docx 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