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温故而知新认识实践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础(决定)反作用启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启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发展深化依赖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必修4真理是客观的01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符合歪曲反映谬误注意:①真理与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不容混淆。②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一种认识,且是正确的认识。一、真理是客观的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原因:①真理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会受到权力、地位、金钱等的影响。②检验标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注意: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属于认识论。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真理。⑤意识、认识、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联系:①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阅读与思考不同的人看月球,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天文学家看到的是月球的起源、构造、与其他星球的关系; 文学家将无限遐想和丰富情感寄于月球,吟诗作赋; 人类学家看到的是探索月球对未来人类移民、长远生存的需要; 军事家关注的是月球对综合国力、争抢太空霸权的战略意义;……3.认识的差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4.真理只有一个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总结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以及方法论【原理】【方法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02 这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凸面平面凹面欧几里得黎曼罗巴切夫斯基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只要是在平面上,欧几里得定理依然成立,依然是真理。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后我国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孩子多的母亲被称为“英雄母亲”。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49年至1979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中国政府只好采取“急刹车”办法。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由于中国出生人口震荡走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2021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策放松释放了之前堆积的生育意愿,但反弹持续时间和幅度都远低于预期,且因为养娃成本高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思考: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的生育鼓励政策是否意味着我国实行30多年的原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就是谬误呢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总结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原理以及方法论【原理】【方法论】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03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着奔月的梦想。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个梦想无法成为现实。今天,我们利用现代科技,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04年3月1日,中国启动的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年10月,我国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一号”。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未来,将运输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采集样本返回地球。整个计划将历时20年。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20年,说明了什么?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吗?为什么?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的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注意(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3)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总结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方法论】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课堂小结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含义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与谬误的区别课堂练习1.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悦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堂练习2.“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说明(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练习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 )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