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第一目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第二目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第三目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第四目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01课标要求学科素养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政治认同:明确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的构成、性质,明确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假言判断注意的问题。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判断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公共参与:明确运用选言判断、检验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 使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2.复合判断的含义、构成3.复合判断的种类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复合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真假判断、意义;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复合选言判断的可能性、含义、构成、种类、真假判断、要求、意义;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复合假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真假判断、前提。预习提纲01 复合判断及种类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要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思考: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01 复合判断及种类01①复合判断是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从分析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看,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这里的判断可以是简单判断,也可以是复合判断。②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是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也就是说,从分析简单判断的逻辑结构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仙鹤的话:你一张嘴你会掉下去是一个复合判断由两个性质判断组成01 复合判断及种类01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1.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构成: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②联结词:“不仅…而且…”、“要么…要么…”、“只要…就…”1.警方不仅查获毒品22.3公斤,并且成功打掉一个跨境贩毒团伙。2.面对警方的抓捕,贩毒分子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疯狂反抗。3.只要警察发现一点毒品可疑物,整车货物就必须彻底检查。这三个判断分别由两个简单判断构成,都属于复合判断。01 复合判断及种类01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例:只要警察发现一点毒品可疑物,整车货物就必须彻底检查。(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例:警方不仅查获毒品22.3公斤,并且成功打掉一个跨境贩毒团伙例:面对警方的抓捕,贩毒分子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疯狂反抗。(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01 复合判断及种类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1.含义: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逻辑结构:由联结项和联言支两个部分组成。例1:这篇散文文笔生动而且这篇散文富有哲理联言支联结项联言支(1)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两个。(2)联结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等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例2:这件商品物美价廉。联言判断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注意:1.联言判断要求联言支之间必须有联系,不能割裂,否则就无实际意义 (例如:缉毒警察这个职业是十分神圣的,并且今天天气很好)2.注意联言支的先后次序。(例如: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的踏青。--并列复句他披上大衣,走到院子里。--承接复句我得了运动会金牌,并且参加了运动会。--递进复句 )3.恰当运用联结项。(例如: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矍铄。)4.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①主项相同:“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鲁迅是文学家和思想家②谓项相同:“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小刘和小赵是球迷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区分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例如:①小明和小华是高中生。②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区别的方法:将单句拆分成两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例如:①变成“小明是高中生,小华是高中生”,句子成立,是联言判断。②变成“小明是同班同学,小华是同班同学”,句子不成立,是关系判断。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2)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p q P并且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假假3.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真假)全真则真,一假则假假练一练:以下联言判断是否为真1.鹿晗不仅是歌手,还是演员。2.贪污是一致违纪行为,但不是一种违法行为。真真假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判断下面联言判断真或假?假1、一名窃贼因盗窃被抓,他向警察狡辩道:“虽然我没有偷东西,但我还是愿意赔偿失主损失!”真3、贪污是一种违纪行为,但不是一种违法行为。假4、出入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假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例:缉毒警察这个职业虽然非常光荣,但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警种之一。从两个方面对缉毒警察这个职业进行了断定,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并深刻的认识它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生活不仅有酱醋油茶的艰辛,也有诗书琴画的雅趣。不因雅趣而躲避生活的经历艰辛,也不应琐碎的艰辛而丢掉雅趣。“生活,既是酱醋油茶,又是诗书琴画”,对此判断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判断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②如果该判断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③该判断属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④该判断属联言判断中的复合判断,连言之同为真,则判断成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联结项联言支常见: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有助于将多种情况综合起来、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意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含义: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2.组成: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联结项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联结项选言支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联结项选言支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3、分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分为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或者…或者…”“也许…也许…”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例:或者你错了,或者我错了例: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例: 这节课要么王老师上,要么李老师上例:这场象棋比赛,要么甲赢,要么乙赢,要么和棋。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03判断以下判断属于哪类判断1.孔子或者是教育家,或者是政治家2.贩毒分子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疯狂反抗。3.高考超常发挥或者是因为心态好,或者是因为幸运4.这场篮球比赛,要么甲队胜,要么乙队胜,要么打平。5.小明不是高中生,就是大学生。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4、选言判断的真假(逻辑性质)(1)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p q P或者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真真真假如:孔子或者是教育家,或者是政治家①孔子是教育家,也是政治家。②孔子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③孔子不是教育家,是政治家。④孔子不是教育家,也不是政治家。一真则真,全假才假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2)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p q 要么P要么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判断为假判断为真判断为真判断为假4、选言判断的真假(逻辑性质)如:小明要么是高中生,要么是大学生。①小明是高中生,也是大学生。②小明是高中生,不是大学生。③小明不是高中生,是大学生。④小明不是高中生,也不是大学生。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全假全真皆假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5、要求: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穷尽选言支)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例如: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6、正确运用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认识角度),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实践角度)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周末,小嘉和小贺相约去逛街,中午时分,二人就午餐吃点什么发生争论。最后,小嘉说:“火锅、甜品选一个吧!如果小嘉的上达断定为假,则以下可能是他们最后的选择的是( )①小嘉说服小贺放弃甜品店,去了火锅店②小嘉和小贺中午只吃了拉面③小贺不愿意吃火锅,坚特去甜品店,小嘉妥协了④小嘉和小好去吃完火锅又去吃了甜品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C03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憨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思考: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忽略了持竿入城的另一种可能性——前后纵向进城。从选言判断的角度讲,是他遗漏了真实的选言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联结项选言支常见: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有助于表达对象的各种可能情况,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不能误用相容或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意义要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种类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或者…或者…要么…要么…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条件联系: 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客观的)人们认识了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就可以形成假言判断。(主观的)1.假言判断(条件判断)含义: 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我期中考考得好,我妈会给我买一双鞋。如果我期中考考得好,我妈就会给我买一双鞋。例1. 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必会下降。例2.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例3. 只要生病了,身体就会不舒服。 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2、假言判断的结构: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支判断和假言联结项组成(1)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2)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3)联结项: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如:“如果…那么…”“当且仅当”“只有…才…”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会下降前件后件联结项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3、假言判断的分类根据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判断1: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判断2: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能拥有选举权。判断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思考】上述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之间分别存在着什么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充分又必要两种条件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①含义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p q )②联结项:“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3.假言判断的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会下降。如果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率就会提升。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真假值前件p 后件q 如果p,那么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真假 假 真充分条件假言逻辑的逻辑意义:即“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也可能有后件”。因此,只有当前件是真而后件是假的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假的,其余情况均为真。前件真后件假,说明不是充分条件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变湿。天下雨了 → 地面变湿天下雨了 → 地面没有湿天没下雨 → 地面变湿了天没下雨 → 地面没有湿√×√√前真后假,判断为假3.假言判断的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教育专家李教授提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要不断地努力,否则就会像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一时跑得快并不能保证一直领先。如果你本来基础好又能不断努力,那你肯定能比别人更早取得成功。如果李教授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小王本來基础好并且能不断努力,但也可能比别人更晚取得成功B.不论是谁,只有不断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C.只要不断努力,任何人都可能取得成功D.一时不成功并不意味着一直不成功A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2.(2022·海南高考真题,20)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解析】“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则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则前件必假,无后必无前。AB: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这两个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AB排除。C: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该选项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符合题意。D: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该选项可以为真,D排除。故本题选C。C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②联结项:“只有……才……” “必须……才……”“……才……” “除非……才……”“除非……不……” “没有……就没有……”3.假言判断的种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只有年满18周岁(p),才有选举权(q)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①含义: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 p 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真假值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年满18周岁 → 有选举权年满18周岁 → 没有选举权未满18周岁 → 有选举权未满18周岁 → 没有选举权√×√√前件p 后件q 只有p,才q真 真 真真 假 真假 真 假假 假 真前件假后件真,说明不是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意义:“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因此,只有当前件是假而后件是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其余情况均是真的。前假后真,判断为假3.假言判断的种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有人说:“只有技术好的足球俱乐部才进得了中超足球联赛。”如果这一判断是真的,则不可能出现的情況是( )A.某足球俱乐部技术好,进了中超足球联赛B.某足球俱乐部技术不好,进了中超足球联赛C.某足球俱乐部技术好,没有进中超足球联赛D.某足球俱乐部技术不好,没有进中超足球联赛B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如:当且仅当他被全票表决通过,他可以加入社团。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被2整除。如果一种理论是真理,那么它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且只有它是真理,它才经得起实践检验。①含义: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p q)②联结词:“…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3.假言判断的分类--充要条件假言推理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真假值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被2整除是偶数 → 能被2整除是偶数 → 不能被2整除不是偶数 → 能被2整除不是偶数 → 不能被2整除√××√前假后真,前真后假,说明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一真一假,判断为假前件p 后件q 当且仅当p,则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假假 假 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意义: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前后件同真同假这两种情况下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在前件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或者在前件是假后件是真的这两种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假的。3.假言判断的分类--充要条件假言推理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注意无必然联系的事物情况,不能强加条件联系。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钻了。(真)喜鹊叫,好事到。左眼皮跳,财要到。右眼皮跳,祸事到。(假)4.假言判断的真假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046.判断的重要性(1)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2)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在逻辑思维中,正确运用判断具有重要意义。5.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1)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2)反之,如果分不清前件与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由此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如: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小试牛刀:以下为哪种假言判断?1、当且仅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时,才是等边三角形2、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3、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5、一旦黄河决口,后果就不堪设想。6、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7、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充分必要条件,p当且仅当q必要条件,只有p,才q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4. 某集团要招聘 20 名中层管理人员,最不可能被录用的或是学历在大专以下的人,或是完全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在有可能被录用的人中,懂英语或懂日语将大大增加被录用的可能性。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所言及的报名者最有可能被录用的是A.张先生现年 40 岁,中专学历,毕业后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曾到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过半年,收获很大。不久前,他辞去已任职五年的某宾馆前厅经理的取务B.王女士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出版过管理学专著。出于经济收人的考虑,她表示如被录用,将立即辞去现职C.陈女士是某经贸大学专科班的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曾任过某商场业务部见习经理D.刘女士是外国语学院 2018 年的本科毕业生,牛业后当过半年涉外导游和近两年专职翻译,精通英语和日语C04总结:假言判断的真值表p q 如果p,那么q (p→q) 只有p,才q (p←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真假假假真真真真假真真真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04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联结项: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则假,其余皆为真;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则假,其余皆为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假一真则假,全真全假皆为真;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实质前提“如果...那么...” “只有...才...”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本框总结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复合判断1.含义: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结构:联结词和2个支判断3.种类: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联言判断1.含义: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结构:联言支、联言项3.逻辑形式:一假才假,全真才真选言判断1.含义: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结构:选言支、联结项3.种类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则假不相容选言判断:只有一真为真,全假全真为假假言判断1.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的条件判断2.结构:2个支判断(前件、后件)、联结项3.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判断为假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判断为假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真一假则为假(两真两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