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案课件(共26张PPT)-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案课件(共26张PPT)-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1.认同自由平等的价值,增强自由平等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
2.了解自由的含义,理解自由的相对性、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
1.如何理解自由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   的自由。
(3)自由主要指人们在   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4)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   的各项权利。
有限制的、相对的
法律之内
法律规定
正当行使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
(1)法治与自由   ,不可分割。
(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   ,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3)法治是自由的   ,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4)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3.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同等情况   ;二是不同情况   。
相互联系
界限
保障
同等对待
差别对待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权利
义务
法律保护
予以追究
易错点拨
误区1: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纠正: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剖析:①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误区2: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违背了平等原则。
纠正: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并不违背平等原则。
剖析:①平等首先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平等还意味着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②“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二者并不矛盾。它们既是平等的法律含义,也是平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平等的精神和理念。
常考图片
品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议题一 无法治不自由
情境呈现
情境一 养狗是人们的自由,遛狗牵绳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一规定。2023年 5月 2日,上海的一名成年男子在小区内遛狗不拴绳,狗冲进儿童游乐场,扑向一位老人身边的孩子。这时,一名男童指着这位成年男子说了一句:“叔叔你看这上面写的,宠物不许入内”。这位成年男子随即说“养狗是我的自由”,并随手打了这名男童。警方获悉有关情况后,对这位成年男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情境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该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 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深度思考
(1)情境一中的成年男子所说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 为什么
点拨:不是。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因此,我们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请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情境二中法律规定的理解。
点拨: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议题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情境呈现
漫画一 《均衡发展》。
漫画二 《“老虎”“苍蝇”一起打》。
(1)以上漫画共同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哪一原则 请结合漫画,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点拨: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这一原则的理解:漫画一表明,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漫画二表明,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这一原则有什么意义
点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平等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言之有理即可)
1.罗曼·罗兰曾说:“自由向来是一切财富中最昂贵的财富。”这是因为拥有自由能( )
①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②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不受任何拘束 ③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④使公民的各项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B
2.关于自由的真谛,下列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涛: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小蕊: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不受任何限制
C.大海:自由就是我们希望享有的和行使的各项权利
D.阿梅:自由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3.风筝在风中的自由是靠线的束缚而获得的,一旦系着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启示我们( )
①离开了法律,公民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④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A
4.从下面两幅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保障平等,可享特权
D.消除差距,坚守正义
B
5.《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在社会生活中,“平等”表现在( )
①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②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③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不同情况同等对待,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6.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时指出,依法从严惩处孙某某等92名原中管干部,对赵某某、孙某某……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对赖某某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这表明(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7.[关爱特殊群体]
我国城市中的公交车、地铁、银行等公共场所都设有爱心专座,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照。还规定未来年满60周岁的老人乘火车,可以享受以下三种权利:保留人工窗口、同行人员邻座、优先购买下铺。
(1)从法律意义上,上述材料中的“爱心专座”、享有的三种权利体现了平等哪方面的含义
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结合平等的相关知识,谈谈设立“爱心专座”,让特殊群体享有特殊权利的原因。
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之一。设立“爱心专座”,让特殊群体享有特殊权利,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
8.据公安部网站2023年4月14日消息,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公安部网安局近日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由此看出( )
①言论自由是人们依照自己的意志说话的权利 ②言论自由的实现不能碰触法律的红线 ③法治是人们享有言论自由的保障 ④违反法律可能失去言论自由的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9.近年来,北京对公交车、公交站台、地铁站、停车场等实施整改,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出行体系;对老旧小区单元门进行坡化改造,并在楼道内安装扶手;地铁、商场、公园等场所提供无障碍预约服务。这体现了(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③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平等履行公民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0.[认清“自由”]
材料 2023年4月19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一名游客因在园区非吸烟区吸烟,被工作人员劝阻引发纠纷,致当天彩色庆典受到影响取消。该游客被禁止未来再次进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并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
请结合“无法治不自由”的内容,对材料中的事件进行点评。
答:(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因此,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该游客的行为违反了度假区的管理规定,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失去了人身自由。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