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复习提升(共20张PPT) 课件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复习提升(共20张PPT) 课件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复习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和财产权
D.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B
2.(2023云南)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D
3.(2023广东改编)2023年4月,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校园招聘。这有利于实现公民的( )
A.财产权
B.劳动权
C.物质帮助权
D.受教育权
B
4.(2023重庆B)随着自媒体、短视频逐渐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随手拍摄各种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以下是在以“随手拍摄他人照片或视频侵权/ 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四辩的部分观点。如果你是点评专家,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意拍摄他人,不构成侵权
B.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
C.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
D.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台,不构成侵权
A
5.(2023扬州)晓明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虚假宣传并售卖座椅按摩垫的某公司。在消费者协会帮助下,该公司返还晓明妈妈购物货款,并给予赔偿。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
A.调解 B.和解 C.仲裁 D.诉讼
6.(2023株洲)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立的 ②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③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④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C
7.(2023宜宾)2021年底,军迷罗某购买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福建舰进行拍摄。经鉴定,罗某所拍内容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2023年 4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例警示青少年要( )
①主动承担起对各类安全的监管责任 ②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③积极主动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 ④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8.(2023连云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有( )
①获得劳动报酬 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爱护公共财产 ④遵守交通
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9.(2023江西)某景区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收费。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名男子的行为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10.(2023广西)据报道,为牟取经济利益,陆某某等人盗割楠木板料出
售,导致有2 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陆某某等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例说明( )
①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
②牟取经济利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伤害树木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11.(2023宜宾)某菜场沿马路一侧有大饼、烤鸭、熟食等餐饮店。由于排烟设施的分布问题,这些商户的油烟经常会进入楼上居民的家中,危及居民身心健康,引起了居民不满。为此,双方以自身的权利维护为由,进行多次协商和调解,但均未成功。于是,居民们将商户起诉至人民法院。
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方式: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结合链接的内容并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
(1)人民法院判决沿街商户可能的担责方式是           。
答: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2)商户行使权利时,不得                  。
答: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居民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要                。
答: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12.(2023烟台)[社会广角]
当下,走进影院看电影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随着影厅灯光一暗,有人就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摄,不少人的朋友圈充斥着“屏摄”的照片、短视频。对于“屏摄”行为,有的观众认为这很正常,自己花钱买电影票就有权拍摄、发朋友圈,又不是商用,没什么不妥,况且拍摄的时候也没人制止。
友情提示
影院规定:通常,影院纸质电影票背面的“观影须知”中,都会明确印有“影厅内禁止摄影”的图标提示。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同时,影片著作权及其相关的权利,还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的保护。
(1)请结合“行使权利有界限”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屏摄”行为的看法。
答: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在电影院用手机进行“屏摄”,违反了电影院的规定,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大家在观看电影时应当杜绝“屏摄”行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遵守观影规定,做文明、守法的观众。
(2)为预防和减少“屏摄”行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示例)①文化部门:应当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告知观众“屏摄”行为的危害和法律后果,让观众增强文明、守法观影的意识。②电影院:应当在电影开播前先播放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警示语;在醒目的位置张贴标语,提醒观众“屏摄”违法,请做守法观众;电影院工作人员要适时提醒、劝诫观众不要“屏摄”。③观众:自觉增强道德意识、法治观念,自觉遵守规则,依法自律。发现“屏摄”行为时,立即劝阻或举报。
单元实践作业
在学习完《理解权利义务》的有关内容后,你所在班级计划就如下民事案例举办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应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前期准备]
1.选择案例。
案例:李女士见何某骑车时将4岁女童撞倒在地后试图离开,于是上前阻止,两人发生言语争执。何某情绪十分激动,引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何某的配偶及子女认为李女士应对何某的死亡承担责任,于是将李女士起诉至人民法院,索赔50万元。
2.布置庭审场地。
(1)针对该案例,同学们应该选择   作为庭审场地。(填写序号即可)
b
[审判过程]
模拟法庭就上述案例进行庭审,并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四条之规定,认定李女士在紧急救助女童过程中,何某系自身原因意外死亡,李女士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原告索赔的请求被依法驳回。
[收获体会]
(2)参与本次模拟法庭活动后,你在增强法治意识方面有哪些收获
参考答案:①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②了解法律程序,增强规则意识。③体验司法公正,提升公平公正意识。④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