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2023重庆期末)习近平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其中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  )
A.相对斗争      B.绝对同一
C.相互渗透      D.对立统一
2.(2024河南南阳六校期中联考)近来,美国一些政界、商界和学界人士呼吁中美两国保持接触沟通,警告恶性竞争只会损害两国和世界利益,强调对话合作才是发展两国关系的正确选择。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指出,过度夸大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合作的一面,有害无益。材料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比矛盾的斗争性更有利于推动事物发展
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可以促成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组二  矛盾问题的精髓
3.(2024山东新泰一中月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状况
②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矛盾
③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④转变工作思路,促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湖南邵东期末)当前,我国的特大城市以及一部分大城市的高端设计市场基本为西方建筑师所“占领”,“千城一面”和城市建筑缺乏特色成为当前建筑界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设计者没有看到(  )
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其特点不同
C.矛盾存在于城市建筑发展过程的始终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会发生质变
5.(2024吉林四平期中)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在使读者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但是不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材料说明(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社交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取代
D.阅读模式的变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题组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6.(2023福建福州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材料表明,调查研究应(  )
①抓住重点,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③从客观存在问题出发改进调查研究方法
④聚焦矛盾主要方面,牢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2023 安徽蚌埠期末)阿根廷主教练表示“足球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残酷。对即将迎来最终决战的卡塔尔世界杯而言,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总结了”。伟大的比赛,不只来自胜利者的勇于拼搏,更源于失败者的顽强抗争,是胜利者和失败者共同成就的。材料启示我们(  )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包含着美丽与残酷两个方面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失败多了就能成功
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的地位是一样的
2.(2023河北正定中学月考)下表为2023年春节档部分电影票房收入及豆瓣评分(截止到2023年1月28日),《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电影既“叫好”,也“叫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影 《满江红》 《流浪地球2》 《无名》
票房收入 29.26亿元 23.93亿元 5.43亿元
豆瓣评分 7.5 8.2 6.7
A.“叫座”与“叫好”相互依存,“叫座”离不开“叫好”
B.“叫好”与“叫座”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叫座”的电影一定能被观众“叫好”
D.“叫座”体现着电影的艺术性,起主导作用
3.(2024重庆名校联盟期中联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最新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充分印证,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开拓了各国共创光明美好未来的机遇之路。这说明(  )
①危和机对立又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我们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③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危险与机遇是绝对同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2024江苏曲塘高中开学考)与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
    拉撒路(节选)
       海涅
蔷薇花总是有刺;
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
他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
…………
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
要是伤了风,也会堕入凡尘。
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木桶的味道,
太阳里也有黑点可以看到。
A.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5.(2024浙江温州期中联考)2023年9月,网络安全博览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聚焦突出问题,重点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社会安全保障,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这告诉我们,完善网络治理体系需要(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
②抓住问题关键,重视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兼顾处理各种问题
④坚持一分为二观点,防止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 河北沧州联考)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赛。这说明(  )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河北保定期中)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特点的作用。(哲理不能重复)
中华文明的特点 具体分析
连续性 (1)
创新性 (2)
统一性 (3)
包容性与和平性 (4)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基础过关练
1.D 战争与和平是矛盾双方,二者是对立的;以战止战、以战求和,又凸显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因此题干观点总体上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D符合题意。矛盾双方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A、B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渗透”只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一种表现,C与题意不符。
2.B 中美两国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构成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美关系)中;恶性竞争只会损害两国和世界利益,对话合作才是发展两国关系的正确选择,这表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故选①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共同推动事物发展,②错误。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不能相互转化,③不选。
3.A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启示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状况,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矛盾,①②符合题意;矛盾并不是永远无法解决的,③是在回避矛盾、逃避矛盾,错误;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相互转化,④错误。
4.A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城市特点不同,“千城一面”和城市建筑缺乏特色是因为设计者没有看到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殊本质,A正确;材料强调不同事物有不同特点,B、C、D不合题意。
5.B 材料主要说明传统阅读和社交化阅读的区别和联系,与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无关,A不符合题意;传统阅读和社交化阅读既有各自的特点,又都有阅读的共性,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B正确;传统阅读和社交化阅读的阅读模式、场景不同,所适用的范围也不同,不能用一种取代另一种,C错误;阅读模式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这种模式的变化并不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D排除。
6.A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所以调查研究应抓住重点,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①②正确;调查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目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而不是改进调查研究方法,③错误;根据题意,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主要方面,④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足球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残酷”“伟大的比赛,不只来自胜利者的勇于拼搏,更源于失败者的顽强抗争,是胜利者和失败者共同成就的”,这说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方面不一定都是美丽与残酷,B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总结失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但是“失败多了就能成功”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D错误。
2.A “叫座”与“叫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叫座”离不开“叫好”,故选A;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叫好”与“叫座”之间存在着同一性与斗争性,而不是“叫好”与“叫座”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B错误;“叫座”与“叫好”存在斗争性,“叫座”的电影不一定能被观众“叫好”,C错误;“叫好”体现着电影的艺术性,起主导作用,D错误。
3.D 材料指出当今国际局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要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勇于应对挑战,实现共赢,这说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方法解决矛盾,②③符合题意;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①错误;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危险与机遇是相对同一的,④错误。
4.D 诗句内容说明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指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符合题意;A体现了抓主要矛盾,B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C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均不符合题意。
5.C 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聚焦突出问题,重点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社会安全保障,这强调的是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①不合题意,②符合题意;完善网络治理体系既要关注重点、突出问题,又要关注信息技术体系,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问题,④排除。
导师点睛 关键词法理解矛盾观点
矛盾观点 关键词
矛盾即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既……又……,虽然……但是……,双刃剑,成败,机遇与挑战,相反相成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途径,主题,核心 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画龙点睛;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用在节骨眼上;好钢用在刀刃上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抓住主流 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强于,总体上,总的,性质,利大于弊,本质
6.D 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赛,这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各地方必须立足本地实际,针对本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实现乡村振兴,③④正确;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而不是把握矛盾的普遍性,①错误;材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未涉及主次矛盾的关系,②排除。
7.答案 (1)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华文明独有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勇于接受新事物。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而成的。
(4)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睦相处。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中华文明特点的作用,知识角度限定为唯物辩证法,主要的知识要点有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学生解答时,要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连续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创新性: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勇于接受新事物,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统一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体现了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