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建设文化强国
1.(2024山西大同期中)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一台好戏、一本好书、一篇好的理论文章……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30多年来,以弘扬先进文化、多出优秀作品为目标,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成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示范工程。这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
①充分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②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浙江长兴期中)在唯流量、唯收视率的当下,不管是网络,还是荧屏,不少综艺节目成了最受诟病的泛娱乐化“重灾区”。它们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审丑为卖点,虚假包装,将大众的文化品位引向低俗,也传播了许多不正确的价值观。上述现象警示我们(  )
①坚决抵制通俗时尚文化的发展
②要用公益组织逐步取代商业传媒
③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
④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安徽马鞍山期中)某市开展“宣传干部进社区、讲中国故事”活动,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传统和现代结合,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材料告诉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
①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注重道德引导
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
④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2024河南郑州期中)2023年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天宫课堂”第四课太空科普授课,3名航天员在轨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该活动旨在(  )
①传播科学知识,助推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彰显文化自信,提高中国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二  坚定文化自信
5.(2024湖南名校联考)在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中国文化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迎宾表演的“水”展现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中国智慧,点燃了国人浓浓的文化自信,同时惊艳了全世界。由此可见(  )
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一定能得到世界认可
②优秀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③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辽宁六校协作体月考)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
①能够增强中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文化自信
②展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包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智慧
③说明中国将成为推动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主张交流互鉴,增强世界对中医药文化的广泛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辽宁朝阳期中)由中央总馆和三个分馆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共同保藏、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并以版本为媒,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桥梁。2023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指出,要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为此,我们要(  )
①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②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华文化时代风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天津市政府统筹规划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平津战役·走向胜利”和“生态蓟州·田园如诗”两条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名录。从文化的角度看,统筹规划红色资源的价值在于(  )
①反作用于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②解决时代问题,建设文化强国
③教化育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④支配人们的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24广东省联考)2023年《开学第一课》把国防教育作为重要一环。同学们在课程中聆听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讲述与敌人“空中拼刺刀”的铁血战绩,感受着人民空军护送英烈回家的空天轰鸣,领悟着崇尚英雄、热血报国的责任担当。这一学习内容(  )
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②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③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④体现了守正创新,坚守传统文化魅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福建漳州质量检测)2023年7月24日,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式启动网络展播投票,约1 100件作品从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展播活动通过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讲好中国故事,汇聚奋进合力,筑梦新征程。展播活动有利于(  )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中国正能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提供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③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营造良好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加快形成社会文明道德新风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山东德州月考)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维”思想是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治国的一个纲领性原则。“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四维”思想,阐述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材料启示我们(  )
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尊重差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④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云南昆明期中)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广阔的乡村,有这样一群乡村手工艺者和传统手艺人:他们生于农村、扎根农村,传承传统技艺;他们紧跟潮流、拥抱时代,开拓线上线下市场;他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工匠。乡村工匠们(  )
①坚持守正创新,改变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③立足时代实践,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④秉持包容精神,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河南部分名校联考)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者以地为画、踏墨而舞;在主媒体中心城市文化展厅中,精致的丝绸、古朴的瓷器等展品引人注目……
杭州亚运会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受到欢迎。在运动员村的文化屋内,输入中文名字、选择字体、调整布局、点击确认,10分钟后,马来西亚体育代表团运动员梁某就从智能篆刻机上拿到了一枚定制印章。他说:“我会好好收藏这枚印章,也希望从印章上的文字中进一步了解中文丰富深刻的含义。”
在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游览的外国记者们认真了解玉器、陶器等文物背后的故事,赞叹当地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
(2)假如你在杭州亚运会现场为家乡文化代言,请选择一个你所熟知的家乡文化介绍给他人。要求:①选择的文化具有代表性;②能说出其独特性和地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基础过关练
1.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②④正确。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①错误。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③错误。
2.D 通俗时尚文化并不都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①不选;不能因为商业传媒有消极作用就否定其贡献,②错误;针对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和传播错误价值观等问题,需要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③④正确。
3.C 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文化需求,而不是一切文化需求,③错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4.B 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天宫课堂”第四课太空科普授课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助推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①④正确。航天员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不是发展文化产业,排除②。航天员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意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而不是思想道德修养,排除③。
5.D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并不意味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一定能得到世界认可,①错误。材料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排除②。迎宾表演的“水”展现了五千年前的中国智慧,点燃了国人浓浓的文化自信,说明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说明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③④正确。
6.A “中国将成为推动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夸大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作用,③错误。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中医药文化并未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7.A 传承中华文明,要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要立足中国国情,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①②正确。材料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排除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不是中华传统文化,④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统筹规划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利用革命文化教化育人的同时又能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①③符合题意;统筹规划红色资源会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但并不能支配人们的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也不能解决时代问题,排除②④。
2.C 聆听英雄事迹,领悟崇尚英雄、热血报国的责任担当,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②③正确。这一学习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重要影响,但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革命文化,不是强调传统文化,且“坚守传统文化魅力”说法错误,排除④。
3.D 展播活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科学文化修养,排除①。展播活动有利于提供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营造良好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加快形成社会文明道德新风尚,②④正确。展播活动没有涉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排除③。
4.C 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中华传统文化,①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四维”思想,阐述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这表明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体现吸收外来文化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
5.C 乡村工匠们生于农村、扎根农村,传承传统技艺;紧跟潮流、拥抱时代,开拓线上线下市场;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这表明乡村工匠们立足时代实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②③正确。乡村工匠们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并未改变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也没有体现秉持包容精神,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排除①④。
6.答案 (1)①文化自信不是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而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杭州亚运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杭州亚运会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文化活动场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等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进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2)示例 河南豫剧: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具有几百年的历史。豫剧艺术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中华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解析  (1)本问要求分析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可用的知识要点是文化自信,学生解答时,要注意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
材料信息 知识点
中文丰富深刻的含义 文化自信不是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而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精致的丝绸、古朴的瓷器等展品引人注目;了解玉器、陶器等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
运动员村的文化屋、智能篆刻机,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呈现良渚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
(2)本问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所熟知的家乡文化介绍给他人,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抓住主题“家乡文化”,联想教材知识要点回答即可。参考角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容。学生具体可从家乡文化源远流长、家乡文化博大精深、家乡文化的区域性、家乡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介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