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易错易混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易错易混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2024贵州六盘水期中)2023年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如“孔乙己的长衫”“特种兵式旅游”“泰裤辣”“显眼包”“多巴胺穿搭”等。这些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鸣或讥讽的故事。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伟大的“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易错点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2024江苏南京月考)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3  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区别
4.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机构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改革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  )
①调整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浙江台州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从1978年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的“大包干”,到如今的“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改革在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材料表明(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动力
③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上层建筑要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4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6.(2024广西三新学术联盟月考)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突出重点领域,作出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重大部署,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机构改革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C 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鸣或讥讽的故事,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强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不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③错误。
2.B 伟大的“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不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决定于,D错误。
易错点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独立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或者阻碍)
3.B 生产工具(手推磨、蒸汽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封建主的社会、资本家的社会代表的是生产关系,因此材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易错点拨 图示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D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属于调整上层建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改革着力解决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④正确。材料强调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没有体现调整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且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才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排除①。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②不合题意。
5.A 改革在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这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从1978年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的“大包干”,到如今的“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属于调整生产关系),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符合题意;④表述正确,但材料未体现。
易错点拨 区别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6.D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从而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国务院机构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调整生产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且国务院机构改革不是阶级斗争,③排除。
易错点拨 图示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