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024江苏南京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从哲学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诚实劳动比美好梦想更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
②人们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只有劳动和创造才能使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世纪80年代,某县居民习惯将垃圾随意堆在街道两旁;后来县里每隔几十米设立大垃圾桶,大家将生活垃圾全倒在里面;现在县里利用垃圾分类云计算、追踪溯源大数据等,设立智能分类垃圾桶,大大缩减人工成本,创建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一变化体现了(  )
①变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为前进性
②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办事情要坚持从正确理念出发
④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湖南长沙月考)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之所以要“用历史来说明迷信”,是因为(  )
①这样做可以避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②用人类真实的社会生活史和社会生产史来说明人类的精神史才是合理的
③客观物质世界是迷信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④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和目的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4.(2024河北邯郸期中)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用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
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河南开封期中)部分年轻人怀揣快速致富的梦想出国淘金,却被迫沦为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上的“螺丝钉”。电影《孤注一掷》在全国上映后,引发社会热议。这部取材于上万起真实电诈案例的电影不仅曝光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产业链内幕,也揭示了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趋势——诈骗集团正将目光瞄准年轻人。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③电影内容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省思
④电影是对客观世界直接现实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陕西西安期末联考)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以“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核心思想立足。即使在今天,儒家文化依旧富有活力与独特魅力,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浙江温州期中)面对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和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坚持“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从理念构想、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协议落地、共同行动,搭建起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平台。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平台的搭建体现了(  )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②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与社会存在保持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2023安徽师大附中期中)某脱口秀竞技节目根据每期节目话题,以不同的视角切入,用专业的喜剧创作能力进行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选手们每个幽默“段子”的背后是数亿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真相。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定同步发展
③社会意识是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④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024北京房山期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揭示了(  )
①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水岭
③旧唯物主义都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最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不可知论
④各种理论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河北唐山月考)“爷青回”表现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内卷”“躺平”则体现了年轻人直面现实,从机制上改革积弊的期许。透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能看到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继而努力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体现了(  )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生活与实践息息相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不完全同步的
④社会意识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浙江钱塘联盟期中联考)2023年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自2009年设立以来,“全民健身日”已经成为全国体育爱好者共同的节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从过去的“全民健身日”拓展到2023年的第一个“体育宣传周”,全民健身参与规模更上一个新台阶。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伴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所以社会生活就是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
④健康的生活理念会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7月26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漳州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该法规将与《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形成法治合力,打出“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重拳,为漳州市绿水青山搭建专属“保护伞”。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范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有利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
②矛盾具有斗争性,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应与水、大气污染防治统筹部署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三位一体治污重拳必将推动漳州市绿水青山的建设
④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法规的出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武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广东深圳部分学校期中)广东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敢于冒险、迎接挑战,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广东人也具有开放的心态,善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这种拼搏精神和开放心态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说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联考)为更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为此,全国人大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将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纳入治安管理处罚范围,对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予以优化、完善,旨在更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草案第三十四条第二、三款将“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列入处罚范围,在公众中引起较大争议。有人认为通过立法可以有力打击损害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违法行为,也有人认为此条款较为抽象、模糊,立法者也许是好意,但基层执法者就有了很大自由裁量空间,会导致权力滥用。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人们对相关条款的争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基础过关练
1.D 从哲学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的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并未强调诚实劳动比美好梦想更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①不符合题意。③不是从哲学角度说的,不合题意。
2.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错误;某县居民从随意堆放垃圾,变为将生活垃圾全倒到垃圾桶里,再到现在进行垃圾分类,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④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③错误。
3.A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因为用人类真实的社会生活史和社会生产史来说明人类的精神史才是合理的,这样做可以避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①②正确。“客观物质世界是迷信精神和理念的外现”属于唯心主义,③排除。“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和目的决定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④排除。
4.B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①④正确。②属于唯心史观,排除。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5.A 电影《孤注一掷》取材于上万起真实电诈案例,曝光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产业链内幕,说明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①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电影《孤注一掷》取材于上万起真实电诈案例,不仅曝光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产业链内幕,也揭示了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趋势——诈骗集团正将目光瞄准年轻人,说明电影内容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省思,③符合题意;电影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不一定是直接现实的反映,④错误。
6.D 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富有活力与魅力,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符合题意;儒家文化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③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未体现。
学习点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7.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坚持“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的核心理念,搭建起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平台,说明正确的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①符合题意;面对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和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坚持“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的核心理念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③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②④错误。
方法技巧 凡是“反作用”就都具有“双重性”,即“正确→促进”和“错误→阻碍”,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起“促进”作用。
如: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等。
能力提升练
1.C 选手们每个幽默“段子”的背后是数亿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真相,这体现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①正确切题。选手们的“段子”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百态,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④正确切题。题干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不合题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并非像一面镜子一样对社会存在进行直观的反映,③错误。
2.B 马克思这一论述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各种理论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①④符合题意。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物质性,②错误。旧唯物主义并不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旧唯物主义最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而不是不可知论,③错误。
3.A 透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能看到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继而努力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与实践息息相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②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不完全同步的,③不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④错误。
4.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必然伴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①错误;社会生活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②错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③正确;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参与规模更上一个新台阶,表明了健康的生活理念会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④正确。
5.B 该法规将与《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形成法治合力,打出“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重拳,为漳州市绿水青山搭建专属“保护伞”。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范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有利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法规的出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武器,①④符合题意。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应与水、大气污染防治统筹部署,这强调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不是矛盾的斗争性,②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错误。
6.A 这种拼搏精神和开放心态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说明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不是社会意识对未来的预测,②④不选。
学习点拨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要通过“实践”。社会意识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也要通过“实践”。
7.答案 必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律属于社会意识。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全国人大有必要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更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正确看待争议: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人们对草案相关条款产生争议是正常现象,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吸收公众的合理意见,有利于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解析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修订治安 管理处罚 法的 必要性 为更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全国人大有必要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对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予以优化、完善,以更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看待 争议 草案将“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列入处罚范围,在公众中引起较大争议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