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什么是文化
1.(2023江苏镇江模拟)踏进南京,空气中便氤氲着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悠长厚重韵味。十里秦淮河、千年夫子庙、古刹栖霞寺、古朴桠溪镇、庭院深深总统府、红墙碧瓦朝天宫、青石墁地杨柳村……虽然如今游人如织,热闹繁华,但哪一处不在无声诉说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著名文人创造的
②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
③南京的自然美是特殊的文化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一滴水变成冰,充满浪漫想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整个画面的意境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然而,自然界中的水滴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水滴(  )
①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悟
②属于纯粹自然的东西
③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漫画《变与不变》中,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不变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从文化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文化塑造人,落后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
B.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D.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2024浙江台州期中)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外表皆为机器人的造型,分别是琮琮、宸宸、莲莲,其形象分别展现了不屈不挠、坚强刚毅的精神,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器物是一种文化
③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④吉祥物形象展现的精神是一种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二  文化的功能
5.(2024四川达州月考)贵州乡村体育赛事“村BA”火爆出圈,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 (  )
①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
②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③能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
④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山东郓城期中)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有些司机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笛、闪灯、说脏话,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司机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司机的驾驶行为
③健康的汽车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的精神世界,提升其文明行车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深刻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和重要事件,让广大年轻观众对历史和今天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唤起观众们的共同回忆,激起广泛共鸣。该纪录片的播放(  )
①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②能够为国家繁荣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③有利于人们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④有助于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在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中,兔子活泼机灵,是活力和幸福的象征。兔子善于奔跑,所以也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说。汉字“逸”即从兔会意,表示的就是像兔子一样飞快地奔跑,这种奔跑的姿势优美、飘逸,能引起人们很好的审美体验。所以,人们常说的“卯兔”,本身其实代表着黎明、春天、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②文化的历史越悠久就越有生命力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是“技”的物质基础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文化的内容决定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重“戏”而轻“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山东名校联盟联考)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管是穿金戴银,还是绫罗绸缎,都可以随心所愿。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这说明(  )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
④文化与政治交融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广东深圳中学期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大批优秀国产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也纷纷走红世界。这些作品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直抵人心,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这表明(  )
①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
②文化影响力对国家繁荣振兴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
④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24四川广元期中)工业旅游兼具文化性、知识性和现场感、体验感。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将工业遗迹开发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先后建成了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白银露天矿旧址等旅游景点,促进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发展工业旅游(  )
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表明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能推动社会发展
③能够见证历史遗存,提升城市魅力
④使文化生产力成为城市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山东青岛期中)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以其古典的红色风韵、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革命事迹与新天地·北里的时尚商业形成了互补,红色、古典、商业、现代在这里交汇。其在保有红色肌理的同时,跟上了城市现代化的节奏,同时吸纳源源不断的新青年拥抱红色故事。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强则民族强
②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
在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岸,有一片名为“棉3创意街区”的砖红色建筑群,这里曾是机器轰鸣、工人繁忙的纺织厂房。十几年前,纺织厂搬迁,旧厂房随之空置。当地没有一拆了之,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厂房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保留下来,再引入现代设计做内部改造,并招引第三产业企业入驻,兼做商业开发。老旧厂房变身创意街区,为各地用好工业遗产提供了有益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积极意义。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基础过关练
1.B 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不是某个文人或者某些文人,①错误。南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是人,②④正确。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错误。
2.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界中的水滴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水滴属于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③正确。水滴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悟,排除①。自然界中的水滴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纯粹自然的水滴不符合文化的特点,而不是因为纯粹自然的水滴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排除④。
方法技巧 判定文化现象的方法
主体判定:文化是人的活动,纯粹动物的活动不属于文化,如蜜蜂筑巢。
领域判定: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纯经济的东西不是文化,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
范围判定: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没有精神附着的纯粹物质的东西不属于文化,如大气、太阳。
行为判定:文化现象属于一种精神活动,不属于物质活动。精神活动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以及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体现的精神状态。物质活动主要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形式判定:文化包括人们的精神产品,如电影、电视剧、杂志、报刊等。
3.B 之所以经济发展了,精神陋习依然存在,是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A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强调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C不符合题意。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易错点拨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始终完全同步的,一定的文化要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适应,但文化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也可能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B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分别展现了不屈不挠、坚强刚毅的精神,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这说明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吉祥物形象展现的精神是一种文化,③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没有体现文化的产生,排除①。器物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②错误。
5.A 贵州“村BA”火爆出圈,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能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排除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说法错误。
6.B 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是天生的,司机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的精神世界,提升其文明行车素养,①④符合题意。汽车文化影响司机的驾驶行为,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③错误。
7.D 该纪录片的播放有利于人们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③④符合题意。该纪录片的播放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不具有决定作用,①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②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在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中,兔子活泼机灵,是活力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说的“卯兔”,本身其实代表着黎明、春天、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①③正确。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在于历史悠久,②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对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错误。
2.C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戏”与“技”都是京剧的重要方面,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技”与“戏”不可单独存在,因此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重“戏”又重“技”,①④说法错误。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是“技”的内容和物质基础,也告诉我们“技”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戏”的内容,“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②③符合题意。
3.A 在古代,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说明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①③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②错误。在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同时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政治交融,排除④。
易错点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不能说文化决定经济、政治。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C 材料强调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且带来了积极影响,这说明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可以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但并不对国家繁荣振兴起决定作用,②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一定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④错误。
5.A 甘肃省白银市发展工业旅游,促进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见证了白银市工业历史遗存,提升了城市魅力,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③正确。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②错误。文化生产力有助于城市转型发展,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④错误。
6.C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新天地·北里的时尚商业形成了互补,说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不涉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强则民族强,②符合题意,排除①;“红色、古典、商业、现代在这里交汇。其在保有红色肌理的同时,跟上了城市现代化的节奏,同时吸纳源源不断的新青年拥抱红色故事”,说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④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排除。
7.答案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利于推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底蕴。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利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和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改造,引入现代设计,招引第三产业企业入驻,兼做商业开发,为各地用好工业遗产提供了有益借鉴→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工业遗产也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