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六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六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强化练六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2024江苏南京期中联考)“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二八谁家女,临河洗旧妆。水流红粉尽,风送绮罗香。”千百年前,古人把一醉方休的酣畅、初遇难离的情思,镌刻在瓷器生坯上,用釉涂、拿火烤,使其留传至今,让今人得以思接千载、情通古今。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离不开社会存在
③古人借助诗词创造性反映存在,肆意挥洒万千情愫
④情真意切的诗词是对作者内心丰沛情感的如实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贵州六盘水期中)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强生态风险防控的客观要求,是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特殊问题、回应青藏高原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该法律的出台(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
④有利于消除社会基本矛盾,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河南开封期中联考)2023年10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文,文中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行部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重组等改革举措有望加快落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①是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的有效举措
②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③表明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④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福建泉州中远学校月考)“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民族艰辛与不屈的“昨天”、拼搏与进取的“今天”、辉煌与胜利的“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这体现了(  )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河南南阳六校期中)“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由此可知(  )
①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
②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④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浙江钱塘联盟期中联考)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养老服务等相关重点领域发展的需要,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改革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材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②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辽宁名校联盟联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一百多年来,汇聚在党的旗帜下,人民群众是抗击敌寇的“铜墙铁壁”“汪洋大海”,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铁人”“螺丝钉”,是改革开放的“开路者”“拓荒牛”,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舞台上,人民永远是这部伟大史剧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告诉我们(  )
①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真正的英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安徽合肥一中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截至2021年底,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 500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67亿,国家卫健委数据测算显示,老年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长。此前于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无障碍受益人群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此次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老年人纳入受益群体,明确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述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合理性。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六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C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能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①不选。材料“古人把一醉方休的酣畅、初遇难离的情思,镌刻在瓷器生坯上,用釉涂、拿火烤,使其留传至今,让今人得以思接千载、情通古今”强调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离不开社会存在,②符合题意。“春水春池满……风送绮罗香”“一醉方休的酣畅、初遇难离的情思”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古人借助诗词创造性反映存在,肆意挥洒万千情愫,③符合题意。诗词能反映情感,但不一定是如实反映,④中“如实反映”表述错误,排除。
2.A 制定该法是回应青藏高原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①②符合题意;该法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③不符合题意;出台法律并不能消除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④错误。
3.C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属于完善生产关系,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属于完善上层建筑,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生产力的重要地位,③不符合题意;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符合题意。
4.D 这些语句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民族艰辛与不屈的“昨天”、拼搏与进取的“今天”、辉煌与胜利的“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这表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而不是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时也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①排除,②④正确;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排除。
5.D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说明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是以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③正确。材料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未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且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才起促进作用,②错误。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错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说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正确。
6.A 改革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①符合题意;“进入新时代,为适应……的需要,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改革注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符合题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④错误。
7.B 题干强调的是人民在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这要求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②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③正确;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人民群众本身,④错误。
8.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顺应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能够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适应了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法治保障,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本题要求阐述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合理性,注意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作答。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 500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67亿,国家卫健委数据测算显示,老年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长;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此次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老年人纳入受益群体,明确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