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2023山东聊城期中)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中强调要“做大合作蛋糕”,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也提到要“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这再次向世界宣示(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③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④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辽宁朝阳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3年,中国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材料表明(  )
①我国落实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
②我国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外资合法权益
③投资自由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优势
④我国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汇聚了境内外800余家数字贸易头部企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现场共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493亿元,涵盖战略合作、投资协议、大宗贸易、跨境电商等各种合作形式。举办数贸会有利于(  )
①拓展产业合作领域,夯实民族奋斗基点
②深化数字贸易合作,领导多边贸易体制
③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④拓展对外贸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四川成都二模)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 339.1亿元,规模仍处历史高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 179.2亿元,同比下降1.8%;高技术产业引资4 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表明我国(  )
①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贸依存度提高
②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外商投资信心足
③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④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走出去”步伐加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北京海淀期中)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始终熠熠生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历史记忆,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这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  )
①促进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②搭建链接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平台
③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进了区域互补发展
④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组二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6.(2023河南洛阳期末)置身全球化时代,很多时候花钱买技术似乎比自主研发有更高的性价比。但从近几年的事实来看,世界供应链在国际政治面前是脆弱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开放中(  )
①坚持合作共赢,打开国门搞建设
②必须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③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④主动参与全球分工,实现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河南开封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质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之所以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  )
①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民族自立的奋斗基点
②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等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自主可控有利于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国家发展的自主可控
④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民族复兴的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辽宁名校联盟联考)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2023年这十年来,中国先后建立起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由此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我国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③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中国顺应经贸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山东威海二模)作为2023年全球第一场A级车展,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汇聚了国内外1 000多家企业,这不仅是一次国际展览,更是全球创新的分享平台。作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首次展出旗下高端品牌仰望,其中仰望U8搭载比亚迪两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的历史。上海车展展示了(  )
①开放型经济能推动传统国际经济体系的调整
②我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③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活力
④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打个比方,我们把亚太地区想象成一个小地方,东村住的主要是铁匠,西村住的主要是木匠。以往铁匠把铁锅卖到西村,要经过一个收费站,收费是货物总价的30%。这样一来,铁锅涨价了,西村买不起锅,东村的日子也不好过。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上图中的①②位置,应分别填写(  )
A.加强技术合作 推动生产全球化   
B.集体行动 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壁垒   
C.提高本国出口补贴 改善商业环境   
D.削减关税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4.(2024广西南宁联考)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这表明我国(  )
①不断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
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
④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江苏镇江一中阶段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某校同学围绕这一主题搜集到以下几组数据:
★十年来,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 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2022年,我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较2013年提升7.9个百分点。
若将调查数据整理成项目化学习报告,报告的主题可以归纳为(  )
①坚持共建共享,助力普惠平衡发展
②发挥对外援助优势,深化东西双向互济
③彰显大国担当,构建多元合作平台
④找准对外开放基点,探索互联互通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山东潍坊月考)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问题表现在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长此以往,我国该行业将受制于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加强全球技术协作,在世界经济共振中联动发展
②坚持“走出去”战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黑龙江牡丹江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努力发展与追寻的方向。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尽管内外部环境发生严峻复杂变化,但我们要始终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要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切实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人才等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2.D 3.D 4.C 5.A 6.C 7.C
1.D “做大合作蛋糕”“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再次向世界宣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表明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①排除。材料强调对外开放,未涉及改革,②排除。
2.D 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这些措施是我国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吸引外商投资,②④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落实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①不符合题意。投资自由不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优势,③错误。
3.D 举办数贸会为全球贸易合作搭建新平台,有利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培育跨境电商等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建设贸易强国,③④正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民族奋斗基点,①排除。“领导多边贸易体制”夸大了举办数贸会的作用,②排除。
4.C 2023年我国吸引外资的数据,强调“引进来”成果显著,未强调外贸的依存度和“走出去”,①④不选。材料中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处历史高位,且利用外资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引资创历史新高,这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外商投资信心足,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②③正确。
5.A “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这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可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进了区域互补发展,①③符合题意。“一带一路”倡议搭建链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平台,②错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差异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是“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6.C 材料强调过度依赖世界供应链的危害,因此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②③正确。①④强调的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7.C 之所以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利于突破“卡脖子”问题,把创新的主动权、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国家发展的自主可控,且关键核心技术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等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民族自立的奋斗基点(高频考点),①排除。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易错点),④错误。
能力提升练
1.B 2.D 3.D 4.D 5.A 6.D
1.B 材料强调了建设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所取得的成效,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②不符合题意。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高频考点),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先后建立起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体现了我国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④符合题意。
知识链接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必修一第三课):
2.D 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传统国际经济体系的调整,①排除。材料未涉及我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②不合题意。展览会汇聚了国内外上千家企业,展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活力;仰望U8搭载比亚迪两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车身控制技术不再依靠国外,这表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④符合题意。
3.D 以往铁匠把铁锅卖到西村,要经过一个收费站,收费是货物总价的30%。这里的收费属于关税,西村和东村削减关税后,能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D符合题意。材料中西村和东村分属于不同产品生产地,强调产品的销售,不涉及技术合作,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行为是打破关税壁垒,而不是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壁垒,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削减关税而不是提高出口补贴,C不符合题意。
4.D 材料强调的是吸引外商投资,不是对外投资(破题关键),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我国如何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③④符合题意。
5.A 中国与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加强合作,可以将报告主题归纳为坚持共建共享,助力普惠平衡发展,彰显大国担当,构建多元合作平台,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对外援助,也没有体现东西双向互济,②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基点),④排除。
6.D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且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技术,长此以往,我国该行业将受制于人。这启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发展的根本基点(高频考点),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没有强调联动发展和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①②不合题意。
7.答案 ①我国要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人才,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供给能力,挖掘内需潜能。
解析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尽管内外部环境发生严峻复杂变化,但我们要始终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 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等
要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切实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人才等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人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