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专题强化练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2024湖南岳阳开学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说明我国(  )
①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
②开展公共外交,以塑造大国形象为目标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④积极主导全球事务,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贵州六盘水期末)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作了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下列对“四个坚持”理解恰当的是(  )
①守望相助——政治同盟、团结互信
②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相互成就
③普遍安全——减贫同行、绿色低碳
④世代友好——相知相亲、同心同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与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这些措施为非洲各国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了中非深度合作。中国实施的行动(  )
①旨在彰显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主张
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有利于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江苏无锡期末)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由材料可知(  )
①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碳排放立场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③中国一贯依据国家利益和联合国宗旨确定自己的外交立场
④我国对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构建和谐世界具有坚定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湖北武汉期中)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各国共同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在会晤上指出,中国愿同金砖伙伴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合作,以金砖担当开创美好未来,共同驶向现代化的彼岸。这表明(  )
①世界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为发展贡献力量
②我国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③维护金砖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我国坚持全球治理观,扩大同金砖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江西南昌月考)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是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中老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呈现客货两旺态势,有力促进了中国与老挝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交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中老两国民心相通
②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③我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宗旨
④以合作代替竞争,为世界发展提供区域样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福建三明期末)“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目前,作为中非农业交流合作重要项目的“中国菌草”已在南非、卢旺达、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莱索托等非洲国家落地,成为当地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关于中非菌草合作,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②为非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帮助非洲民众脱贫→加速非洲国家现代化进程
③以中非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找到中非合作增长点→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④以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为中非合作增添新动力→实现互利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广东广州联考)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多年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广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实践和制度创新,成为全球湿地保护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重要推动者,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这说明我国(  )
①在湿地保护中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②积极主导全球环境治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
③积极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④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了文明隔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河南安阳月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展现了中国气派、贡献了中国智慧。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理念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中国方案也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智慧和方案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的理由。
答案全解全析
1.B 2.D 3.C 4.A 5.C 6.A 7.A 8.A
1.B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错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说明我国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①③正确。我国主张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制定国际规则,④中“主导”说法错误。
2.D 我国结伴而不结盟(高频考点),“政治同盟”的说法错误,①排除。减贫、绿色低碳属于发展问题,不属于安全问题,③错误。②④正确。
3.C 这些措施为非洲各国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了中非深度合作,这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实施的行动有利于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②④符合题意;中国实施的行动旨在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排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错误。
4.A 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可知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①②正确。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依据联合国宗旨确定自己的外交立场,③排除。材料未涉及多极化进程,④排除。
5.C “世界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为发展贡献力量”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各国的具体做法,①排除。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和全球治理观,扩大同金砖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②④符合题意。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错误。
6.A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有力促进了中国与老挝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交流。这表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了中老两国民心相通,也说明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促进共同发展,①②正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错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以合作代替竞争”说法错误(易错点),④排除。
7.A 中非菌草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贯彻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能够为非洲各国提供公共产品,进而帮助非洲民众脱贫,加速非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①②正确。主权国家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中非之间的共同利益是中非菌草合作的基础,③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错误。
8.A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广泛合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在湿地保护中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①正确。我国不主导全球环境治理,且材料不涉及公平正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②④排除。我国站在全球发展的角度促进全球湿地保护,说明我国积极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③正确。
9.答案 ①中国智慧和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③中国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④中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解析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安全倡议 走多边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