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大全(48页全)地球和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1)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2. 运用示意图,简要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围绕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 昼夜交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一年 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昼夜长短(1)二分二至与季节划分: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的季节节气和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情况相反,月份不变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四季时间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3.4.5 月为春季北回归线 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23.5°N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6.7.8 月为夏季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9.10.11 月为秋季南回归线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23.5°S 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12.1.2 月为冬季(2)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把地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其中热带终年炎热且阳光直射;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例:地球公转圈,正确判断四个节气位置、节气大致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1)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正是北半球的夏至(节气名),此时大约是 6 月22 日前后,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此时泰州昼长夜短。(2)地球公转到 B、D 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当地球公转到 C 位置时,南半球是夏季。泰州的气候温和少雨。例:温度带分布图。(1)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寒带;有正午时太阳照在头顶现象是热带;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1(2)气候终年炎热是热带;气候终年寒冷是寒带。(3)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3.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以北半球为例,在非赤道地区,正午太阳在正上空偏南方,物体将有指向北的影子,冬至太阳偏南的幅度最大,夏至最小,春秋居中,因此影子冬天长,夏天短,冬至、夏至日为极大极小值。(2)地球运动中,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使人类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公转引起的四季更替使人类春天播种,秋天收割。4. 知道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和变化特点;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辨别经线和纬线,知道高中低纬的划分;在地球仪或0 0经纬网地图上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20 W、160 E等特殊的经纬线,说出它们的重要意义。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图示概念 赤道以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的半圆圆形;每一条纬线均为纬线圈, 半圆形;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形状 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把地纬线都相互平行。 球分成两个半球。组成经线圈的两条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经线度数相加为 1800,东西经相反。长度 两极是点。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东经和西经0 0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的 180 重合,称为 180 经线。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起点 赤道(00 纬线)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从赤道向南、北划分 00~90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划分 00~1800划分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南北纬分界线:赤道 东西经分界线:00 和 1800 经线圈分界线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 和 1600E 经线圈(1)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200W 以东到 1600E 为东半球,200W以西到 1600E 为西半球。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 特殊线、点:南回归线23.50S、北回归线23.50N;北极圈66.50N、南极圈66.50S;北极点 900N、南极点 900S。00~300 低纬度地区;300~600 中纬度地区;600~900高纬度地区。5. 在地球仪或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0(1) 判读经度纬度:区分经线和纬线,一般是横纬竖经。0 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1800 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无 00 经线和 00 纬线的,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极,找到 0°经线,以 0°经线为界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为南极,找到 0°经线,以 0°经线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2) 判断半球位置:“小为东,大为西,不大不小看 WE”。意思是某点的经度只要小于 200,在东半球;经度只要大于 1600,在西半球;经度在 200~1600 之间,如果是东经度(E),在东半球,如果是西经度(W),在西半球。例:判读基本类型的经纬网图,正确读出经纬度,判断半球位置、所属温度带。丙乙甲上图中:甲(400W,200S),西半球、南半球、热带;乙(600E,200N),0 0东半球、北半球、热带;丙(100 E,70 N),东半球、北半球、寒带。B 在A 的东方;C 在A 的东南方;B 在C 的北方;北极点在 ABC 的正北方。二、地图1. 知道地图的语言;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1:10000)、线段式(0 100 米)甲图中 A 沙漠 B 季节河;2.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断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乙图中 C 长城 D 铁路;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丙图中 E 沼泽 F 山峰;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丁图中 G 湖泊 H 运河。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无经纬网和指向标,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四周都是北方。例:右图村庄图,小河流向正北方向;沿公路由 A 到B 是向东北方向走;沿公路由 B 到C 是向正东方向走。例:B 在 A 的正东方; A BB 在 C 的正北方; CC 在 A 的东南方。3. 运用等高线或高程表,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1)海拔是指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3)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点的海拔是相同的,同一幅地形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相同。4.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地形部位。(1)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陡崖:等高线重叠;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例: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1)虚线 A山脊;虚线 F 山谷;D 山顶;E 鞍部。(2)B 在D 的东北方向。EF(EF/DA)处可能有河流。(3)G 地海拔高度为 200 米,D 地海拔为 420 米,则 D 与G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220 米。(4)虚线 A 和虚线 F 比较,坡度较陡的是 F,原因是:F 处等高线比较密集。(5)某驴友团准备以攀岩的形式登上山顶,他们应该选择从 C(填字母)出发。5. 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五种地形。4山地 海拔 500 米以上 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高原 海拔 500 米以上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丘陵 海拔 200~500 米之间 坡度和缓,等高线间隔大,地势起伏较大平原 海拔 200 米以下 海拔低,地面平坦宽广盆地 海拔不确定 四周高,中间低,中部平坦6. 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承载信息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地图。(1)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图上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上的内容越简略。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2)公园游览,寻找景点: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国际时事,事件地点: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世界地理一、海洋与陆地1. 在地图上识别海洋与陆地;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1)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和河湖、黄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冰川。(2)地球表面 71%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 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它们的名称;运用地图说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在地图上识别大陆、主要的岛屿、半岛、海峡等。(1)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E—南极洲;F—欧洲;G—大洋洲(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大印北)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3)图中 1 中国、2 俄罗斯、3 日本、4 印度、5 埃及、6 德国和法国和英国、7 澳大利亚、8 加拿大和美国、9 巴西。(4)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南极洲跨经度最广;亚洲跨纬度最广;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5)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北半球 南半球5(6)在“东西半球分布图”上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熟记各大洲轮廓、濒临海洋、半球位置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印度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濒临海洋 印度洋北冰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大西洋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半球位置北半球 南半球(6)岛屿是散布在海洋江河湖泊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大陆是面积较大 大 半岛的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最大的 群岛海峡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陆 岛屿(7)大洲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北冰洋欧洲 乌拉尔山白令海峡 大亚洲乌拉尔河 北美洲西苏伊士运河洋非洲 太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印度洋 平大洋洲洋南极洲3.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了解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知道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海陆变迁:①地壳变动(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底古人类活动遗迹);③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3)熟记六大板块的位置:6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形成山脉。 (6)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一些地理现象: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地中海在缩小并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日本地震频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交界处。二、气候1. 区分天气和气候,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天气信息。(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时刻在变化。如狂风暴雨、风和日丽等;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四季如春、冬暖夏热等。(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3)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力:风的强弱。一道风尾 为 2 级,一个风旗 为 8 级,风杆指向为风向。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阵雨 台风 冰雹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雾 霾 霜冻 沙尘暴 晴转阴 小到中雨∞2. 知道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和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提出生产、生活中改善空气质量的途径。(1)空气质量指数: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2)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会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焚烧秸秆、烧煤、汽车尾气……3. 气温:理解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温线的概念;阅读世界年平均和 1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运用气温垂直递减率解释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的日较差。(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上 8月最高,2 月 最低(南半球相反)。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的年较差。泰州最热是夏季(6、7、8);最冷是冬季(12、1、2)。(3)等温线越密集,地区之间的温度相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地区之间温度相差越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势高低影响。(4)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约 0.6℃。74. 降水:理解降水、降水量、等降水量线的概念,知道降水等级的划分;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特点。(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①赤道附近降水多,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递减;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 根据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月降水量、年降水量;运用所给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 状况。该地降水量 12、1、2 月在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 100mm 以上,6、7、8 月在 30mm 以冷的月份(1 月) 平均 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气温在 10℃以上,最热 季少雨。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 23℃以上。由此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得出:该地冬季温和, 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夏季炎热。 季炎热干燥。6. 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描述气候特征;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温和降水 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 A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 B 终年高温、少雨 回归线大陆西岸,非洲最广热带热带草原气候 C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南美洲、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热带季风气候 D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 E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中国东部地中海气候 F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地中海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 G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较少 大陆内部,亚洲最广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H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仅分布在亚洲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I 全年温和湿润 欧洲西部高原山地气候 K 全年气温低、降水少 分布各大洲高原山地上寒带 寒带气候 J 终年寒冷干燥 南北极圈以内(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8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举例纬度 纬度高,气温低 赤道地区降水多 我国南北温差大位置 纬度低,气温高 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终年炎热,南极大陆冰雪覆盖海陆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受湿润气流影响 我国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位置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沿海地区降水多 塔里木盆地干燥,同纬度北京较湿润气温随海拔的 迎风坡降水多 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地形 升高而降低 背风坡降水少 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7. 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后果及减缓措施。①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同热量带的人衣着不同;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决定了一个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气候异常,产生灾害。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部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三、居民1. 根据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特点。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 世纪后,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2011 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70 亿。2. 运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根据某地的人口统计资料,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量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南极洲。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非洲,最慢的是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快。欧洲、北美人口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率较高。3. 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1)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 (农业发展早);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工农业发展。(2)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⑤撒哈拉沙漠)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⑥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⑦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⑧青藏高原)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4. 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的人口问题,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如环境污染、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矿产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人口过少、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等。(2)解决措施:过快—实行生育控制政策,过慢—鼓励生育。目的: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5. 识别世界三大人种,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和北非(阿拉伯人)、印度北部;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6. 在地图上指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地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7.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识别反映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景观的图片;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回族、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A B C宗教 发源地区 经典 宗教建筑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圣经》 教堂 A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古兰经》 清真寺 B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佛教 古印度 《佛经》 庙宇 C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8. 结合实例说明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1)聚落类型:乡村(农、牧、渔,从事农业生产);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2)聚落与自然环境: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分布,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分布。(3)聚落的建筑:东南亚的吊脚楼、傣家竹楼上层住人,通风散热避免潮湿,这里炎热多雨;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寒冷的极地气候;黄土高原的窑洞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冬暖夏凉,干湿宜人;西亚墙厚窗小,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厚墙隔热,窗小减少热风;蒙古包便于游牧过程中拆装,圆形可防风。(4)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北京的四合院、澳门历史城区等。四、地域发展差异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运用地图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欧洲西部最集中(德、法、英、瑞士等)、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北: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南: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3)发达国家需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购买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4)重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ASEAN)、欧盟(EU)、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五、认识区域1. 亚洲——世界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1)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①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③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北极圈和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北部和南部。(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①地形: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10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 8848.86 米;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②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长江、黄河注入太平洋;鄂毕河注入北冰洋;印度恒河注入印度洋。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例:读“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平原和高原。(2)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3) ②③④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⑤所代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受纬度位置影响,①→③→④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④→⑤年降水量逐渐减少。(3)运用资料说出亚洲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①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和印度是人口超级大国,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②亚洲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土壤肥力下降等,同时不断形成恶性循环。③亚洲的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国家—日本;发展中大国—中国、印度;石油富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2. 东南亚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东南亚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的分布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说出东南亚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图表文字材料,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十字路口”的“咽喉”。(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马来群岛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主要国家:缅甸(内比都)、泰国(曼谷)、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越南(河内)、菲律宾(马尼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的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上游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由北向南注入太平洋。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11候(马来群岛),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5)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地区,如泰国、越南、缅甸;同时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椰子生产国。(6)花园城市新加坡、柬埔寨吴哥窟、缅甸仰光大金塔、越南下龙湾、印尼的巴厘岛…… CD非洲E例:马六甲海峡位置图 AB(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航岛海上线主要河流为湄公河。(2)东南亚位于 A 大洋洲和 C 亚洲、B 印度洋和 D太平洋两洲两洋之间的“十字路口”,E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此“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又称为“海上生命线”。(4)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 中东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的位置和范围,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运用图表及文字材料,说出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运用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中东水资源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1)中东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的枢纽地位,有“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不包括阿富汗)和非洲的埃及。主要国家: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埃及(开罗)等。(2)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此湾通往阿拉伯海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中东石油主要通过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阿拉伯酋长国等。(3)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操,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4)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做“圣城”。(5)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主要有: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争夺石油(丰富的石油资源)、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匮乏的水资源)、文化上的差异(宗教纷争)、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焦点是巴勒斯坦地区)。(6) 石油运输路线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日本)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美国)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12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美国)例:中东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及主要产油国家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的位置。a.中东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的枢纽地位。b.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通。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c.这一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石油资源,最短缺的是水资源。例:读中东地区图,回答问题。(1)大洲: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海峡运河:④土耳其海峡,⑤苏伊士运河。(2)海洋(湖泊):a里海、b 黑海、c地中海、d 红海、e 阿拉伯海。4. 欧洲西部在地图上找出欧洲西部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能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的地势和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特点、气候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1)欧洲西部包括波罗的海东岸和黑海西岸一线以西的大陆和岛屿,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欧盟:欧洲联盟,总部布鲁塞尔。(2)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北温带、西临大西洋、地形以平原(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各月降水较为均匀)为主,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牧草称为“绿色金子”。(3)旅游资源最发达:挪威的峡湾风光、阿尔卑斯山滑雪、西班牙斗牛、雅典巴特农神庙、法国艾菲尔铁塔、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地中海岸阳光沙滩。例:读“欧盟国家示意图”,回答:a.用 A、B、C 代表英国、法国、德国标在图中相应位置上。记住它们的首都。b.欧盟国家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c.该区畜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①从位置看,地处欧洲西部;②从气候看,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阔;13③从地形看,以平原为主。例:读右图填空:a.欧洲西部北临 A北冰洋,西临 B 大西洋,南隔 C地中海与⑨非洲相望。东邻亚洲。b.英国和法国间的海峡 D 英吉利海峡,连接 BC 的海峡 E直布罗陀海峡。c.北部的山脉③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山脉④阿尔卑斯山脉。d.内海 G波罗的海,②黑海, 连接 C 和②的海峡①土耳其海峡。e.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⑤多瑙河,流经欧洲工业区黄金水道的河流⑥莱茵河。f.字母 H 所在为东欧平原,数码⑥所在是西欧平原,⑦所在是波德平原。g.写出下列序号所在的国家:④意大利、⑥法国、⑦德国、⑧西班牙、F 英国。5. 撒哈拉以南非洲通过图表资料,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并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1)非洲的人口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引起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人口过快增长→粮食需求增加→过度开垦、放牧→环境恶化→粮食减产。(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横穿中部,南北回归线从南北穿过,绝大部分地处热带,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被称为“热带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地。制约非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和荒漠化。(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以黑色人种为主,占总人口的 90%以上。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以出口初级 欧洲农矿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地中海亚洲例: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图上会填苏伊士运河撒哈拉沙漠、埃及、苏伊士运河、 埃 及撒哈拉沙漠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 印E 地中海气候。①北回归线; 度②赤道;③南回归线。 洋大西洋a.气候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侯、热带草原气候。b.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好望角146. 极地地区运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资料,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结合极地地区示意图,了解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分析实例,说出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1)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是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大陆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围。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是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最冷的地区。(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南极洲特有动物:企鹅。北极的象征是北极熊。(3)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降温幅度比海洋大。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南极洲酷寒、干燥、烈风,被称为冰雪高原、世界寒极、白色沙漠和风库。与南极相比,北极气温高,降水多,风速小。(4)我国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5)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埋着丰富的矿产;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科考资源。例:下面是北极地区图:⑴在北极点附近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⑵大洋: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 北冰洋。大洲:A 北美洲;B欧洲;C亚洲。⑶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D 格陵兰岛。⑷AC 的分界线 E 白令海峡。例: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在 180°经线两侧写明东经和西经。(2)图中的海洋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3)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 A长城站,B 中山站,A 附近的半岛是南极半岛。(4) A 点在 B 点的西北方,C 点在 B 点的东北方。六、认识重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1. 日本读日本示意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著名的城市。根据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1)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地区。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4 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首都东京。(2)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15上),多火山和地震。富士山是活火山。(3)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沿海港口条件优越、多平原、陆地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集中,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4)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劳动力价格提高;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日本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投资,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日本民族是大和民族。日本文化是东西方兼容的典型。例:日本岛屿、两侧海洋、富士山、工业分布。(1)日本西隔 F日本海、H朝鲜海峡与东亚的其他国家相望,它们分别是:A 中国,B 俄罗斯,C 韩国, D 朝鲜。日本邻近海域:E 太平洋、G 东海。日本四大岛自北向南分别 K 北海道、L 本州、M四国、N 九州,其中最大的岛是本州。Q 是日本首都东京,R 是日本最高峰富士山。(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较高的科技水平。(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激户内海的沿海地带。①京滨工业区;②名古屋工业区;③阪神工业区;④濑户内海工业区;⑤北九州工业区。2. 俄罗斯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著名城市。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基本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工业部门特点,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关系。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为界地跨亚、欧两大洲,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欧洲部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统上是欧洲国家。俄罗斯首都是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2)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由于纬度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寒冷。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世界最深、储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3)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并大量出口,因此被称为“世界加油站”。(4)俄罗斯的重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中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另外还有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接近原料产地。与日本的工业沿海分布特点相反。(5)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海参崴——鹿特丹),称为“亚欧大陆桥”。俄罗斯的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为主,管道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16例:俄罗斯主要城市、港口、工业基地(1)图中数字字母代表地理事物名称。A莫斯科(工业区),B 圣彼得堡(工业区),C 乌拉尔工业区,D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2)欧洲第一长河①伏尔加河,世界最深淡水湖②贝加尔湖。(3)E 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冰洋唯一的不冻港。(4) F 海参崴是“亚欧大陆桥”的起点。3. 美国读美国示意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著名的城市。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以及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运用资料,说出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1)美国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接加拿大,南邻墨西哥。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本土 48 个州,2 个海外州—北美洲西北部阿拉斯加和太平洋的夏威夷。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2)美国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原居民是印地安人(黄色人种),各国移民形成美利坚民族。美国被称为“民族大熔炉”。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唐人街”。(3)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大平原、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耕地广大。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大山系。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4)美国农业发达,充分利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平原耕地面积广的自然条件,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乳畜带、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大量出口农产品,如玉米、大豆。(5)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附近)是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区。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贡献最大。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例:读“美国图”(右图),回答:(1)字母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墨西哥湾,D 阿巴拉契亚山脉,E 密西西比河。①纽约,②华盛顿,③新奥尔良,④休斯敦,⑤洛杉矶,⑥旧金山,⑦西雅图,⑧芝加哥。(2)美国陆地有 2 个邻国,北部是加拿大,南部是墨西哥。17例:读美国农业带图,填空:(1)农业带:②畜牧和灌溉农业区③小麦区④玉米带⑤乳畜带⑥混合农业区⑦棉花带(2)影响④农业带的主要因素: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的生长。(3)在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分布的农业带是乳畜带,原因是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此外这里制造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对乳畜产品需求多。4. 澳大利亚读澳大利亚示意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著名的城市。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运用地图和资料,找出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澳大利亚治金工业中心分布与资源的关系。(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独占整个大陆,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2)澳大利亚特有生物有很多,如国徽上的袋鼠和鸸鹋,还有鸭嘴兽、树袋熊(考拉)、琴鸟、桉树、金合欢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形成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东南狭窄的沿海低平原地区及西南沿海,降水量>1000mm),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东南墨累河和西南沿海平原地区,降水量 500~1000mm)和粗放牧羊带(大自流盆地东南部和西部高原西南部,降水量 200~500mm)。(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矿的出口居世界重要地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 韩国等亚洲国家。(5)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穿过大陆的中部。热带草原气候和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例:澳大利亚图(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洋名称。B太平洋,A、C印度洋。1堪培拉,2 悉尼,3 墨尔本。(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之称 ;澳 大利亚的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特有生物种类,被称为“活化石博物馆”。(3)澳大利亚处于热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横穿中部。(4)澳大利亚首都名称:堪培拉。澳大利亚国徽上的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5. 印度读印度示意图: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著名的城市。根据18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运用印度的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等相关资料,找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地形的关系。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状况。(1)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恒河,印度的母亲河,被称为“圣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首都新德里。孟买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2)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超过 12 亿,仅次于中国。目前印度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人口众多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劣势是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困难等。(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水稻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经济作物有黄麻(恒河三角洲)和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20世纪 60 年代改进粮食生产技术,实行了“绿色革命”。(4)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优势,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印度称为“世界办公室”。服务外包业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印度软件外包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例:读印度图:(1) A 中国,B 印度洋,C 阿拉伯海,D 孟加拉湾。E 喜马拉雅山脉,G 恒河平原,H 德干高原,J 恒河。①新德里,⑨孟买,⑩加尔各答,⑾班加罗尔。(2)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左图吹东北季风,处于旱季,右图吹西南季风,处于雨季。给印度带来降水的是西南季风,在它的影响下,印度的雨季为 6-9 月,而 10 至次年 5 月为印度的旱季。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所以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而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高原地区。6. 巴西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实例,说明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巴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巴西混血人种数量多,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居民。(2)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靠南美大陆。境内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国家。地势平坦使得种植的热带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是世界最大的高原。(3)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流域内覆盖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19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对巴西环境有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例: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1) A 大西洋,B 太平洋,①亚马孙河,②亚马孙平原,③巴西高原。(2)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温度带)面积最大的国家。(3)地形区名称:②亚马孙平原,③巴西高原。气候类型:②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20一、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在地图上指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邻国、我国濒临的海洋。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指出34 个省级行政区,说出其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因此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跨经度广,因此东西时间差异明显。(2)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我国陆上邻国 14 个(逆时针方向):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5)我国海陆兼备。陆上国界线长 2.2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多千米。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例: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 A 朝鲜,B 俄罗斯,C 蒙古,F 缅甸D 哈萨克斯坦,E 印度,G 老挝,H 越南;隔海相望国家:a 韩国, b 日本,c 菲律宾,d 印度尼西亚,e 马来西亚。(6)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 欧洲直接往来。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7)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2 山东省 鲁 济南 17 青海省 青 西宁3 安徽省 皖 合肥 18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4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19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5 江苏省 苏 南京 20 湖北省 鄂 武汉6 山西省 晋 太原 21 江西省 赣 南昌7 浙江省 浙 杭州 22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8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23 福建省 闽 福州219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10 湖南省 湘 长沙 25 台湾省 台 台北11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26 重庆市 渝 重庆12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27 吉林省 吉 长春13 河南省 豫 郑州 28 海南省 琼 海口14 广东省 粤 广州 29 辽宁省 辽 沈阳15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⑤黑龙江省③湖北省 ④山东省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省全部属于热带。二、人口与民族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知道黑河-腾冲一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差异;说明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理解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理解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内容调整的必要性;知道我国民族数量,了解主要民族的特色文化;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 1/5。(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条件:东部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能够养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②社会经济: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③开发历史: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3)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核心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当前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2. 我国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余 55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泼水节、孔雀舞—傣族;长鼓舞、跳板—朝鲜族;雪顿节、锅庄舞(集体舞)、喇嘛教、《格萨尔》史诗—藏族;开斋节、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呼麦、蒙古包—蒙古族;丰收节—高山族;冬不拉—哈萨克族;大歌—侗族。木卡姆艺术—维吾尔族。三、自然环境221. 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1)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2/3。山地、高原、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的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优势。(2)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地势影响: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业生产;②众多江河自西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纵横交错的山脉名称 海拔 地形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000 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二级阶梯 1000~2000 米 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23(4)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区(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I东北平原、II华北平原、III 长江中下游平原、①准噶尔盆地、②塔里木盆地、③柴达木盆地、④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大兴安岭、秦岭、长江、黄河、珠江。名 称 特 点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两侧的地形区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山脉西侧 东侧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准噶尔盆地 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柴达木盆地 两侧的地形区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山脉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紫色盆地”之称 北侧 南侧四川盆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黑土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平原 有“鱼米之乡”之称。例:利用下面空白图标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24例:中国地形图:(1)山脉 A 是天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A D(2)山脉 B 是昆仑山,它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3) C 是喜马拉雅山脉,其最高峰是 EC F珠穆朗玛峰。(4)山脉 B、C 间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该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5)山脉 D 东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6) E 是山脉太行山,F 是山脉秦岭,其南面的耕地以水田为主。2. 根据地图和资料,描述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并据图说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说出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在地图上指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最冷黑龙江省漠河。(主要为纬度位置影响,南北跨纬度大,加上冬季风频频南下)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最热新疆吐鲁番盆地。(2)根据气温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南到北,我国温度带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例:读上图“我国温度带分布图”。a.填出图中字母自北向南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E寒温带、D中温带、C暖温带、B 亚热带、A热带、F 高原气候区。b.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积温的多少。泰州地区属于亚热带。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d.图中温度带 B 和温度带C 的分界线大体是秦岭┄淮河,基本和我国一月 0℃等温线、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5-9 月,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主要为海陆因素影响)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多,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最少。每年 5、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7、8 月份出现伏旱天气。(4)根据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800mm 年等降水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25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植被 农业东南 湿润区 800 毫米以上 以森林为主 水田,种植水稻部 半湿润区 400 毫米~800 毫米 森林和草原 旱地,种植小麦西北 半干旱区 200 毫米~400 毫米 以温带草原为主 重要牧区,畜牧业部 干旱区 200 毫米以下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荒漠例:读右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a.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b.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是各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c.图中①②③④,植被类型有何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d.图中⑤地和⑥地的不同点是耕地类型:⑤是水田,⑥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⑤是水稻,⑥是小麦;温度带:⑤是亚热带,⑥是暖温带。(5)我国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主要包括:①热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⑤高原山地气候。东部沿海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主要为海陆因素影响)。从南到北: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划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与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夏季风:东南季风发源于太平洋,西南季风发源于印度洋,炎热多雨;冬季风:发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例:读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a.甲图中影响我国的盛行风是冬季风,以北风或西北季风为主,其性质是寒冷干燥,影响范围广。b.乙图中,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性质:温暖湿润。(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我国的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26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 知道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运用资料分析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受西高东低地势影响,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居多。 (2)我国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河流多而长,流量大,汛期长。我国的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流流量小,冬季有断流现象。(3)我国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河流结冰。流入大洋 河流①黑龙江,②松花江,太平洋 ③辽河,④黄河,⑤淮河,⑥长江,⑦珠江,⑧澜沧江印度洋 ⑨怒江,⑩雅鲁藏布江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无 塔里木河(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4)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等。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省区(11 个):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期。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 1/3,有“水能宝库”之称;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具有防洪、发电、养殖综合效益。长江支流众多,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的河流。长江干支流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长江流域生态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水污染。治理措施:加固堤坝,修建水利枢纽,中上游植树造林,中下游退田还湖。(5)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呈“几”字形,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泾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中游)、华北平原(下游)。流经的省区(9 个):青、川、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水文特征:①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②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③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形成凌汛。贡献:①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称为塞上江南)和华北平原;②提供灌溉水源;③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治理措施: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中游加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27草,修建梯田、打坝於地,下游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读“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M长江发源于 M 唐古拉山脉, N注入 N 东海。支流:a 雅砻江, b 岷江,c 嘉陵江,d 乌江,e 汉江,f 湘江,g 赣江。湖泊:⑧鄱阳湖,⑨洞庭湖。 水电站:h 三峡,k 葛洲坝。港口城市:①宜宾,②重庆,④武汉,⑥南京,⑦上海。上、中游分界点:③湖北省的宜昌,中、下游分界点⑤江西省的湖口。例:读黄河简图,回答问题a.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A巴颜喀拉山,流入 B 渤海b.分界点:C 河口、D 孟津c.支流:E 湟水、F 汾河、G 渭河;d.农业区:a 宁夏平原,b 河套平原;e.水电站:H 龙羊峡、I 刘家峡、J 青铜峡、K 三门峡。4.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1)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华北)、洪涝(长江中下游)、台风(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寒潮、梅雨(江淮地区,夏初)、沙尘暴。(2)地质究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中西部山区、西南地区,地势第二级阶梯)。四、自然资源1.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资源和水能等。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等。(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 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人均土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的人口。②地区分布不均。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耕地: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旱田,南方水田)。林地: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丘陵(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草地: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2)我国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我国的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3. 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年际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提出适当的节水措施。(1)从空间分布看: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28从时间分配看: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较大(修建水库水利工程)(2)空间分布不均加剧缺水状况,华北、西北缺水最严重。(华北缺水原因:降水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西北缺水原因: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等;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3)南水北调是把长江丰富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跨流域调水可以:①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②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③促进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4)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量增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五、经济发展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说出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1)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东耕西牧”分界线 400mm 等降水量线。(2)东部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东南部的人工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最发达。例:阅读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四大牧区:A 内蒙古牧区;B 新疆牧区;C 青海牧区;D 西藏牧区。(2)这些牧区降水在曲线Ⅰ400mm 等降水量线以西,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3)我国南北方的重要界线是曲线Ⅱ秦岭—淮河。我国粮食作物南方水稻为主,北方小麦为主。油料作物南方油菜为主,北方花生、大豆为主。糖料作物北方甜菜、南方甘蔗为主。耕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为主。南方熟制一年两到三熟,北方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3)东部平原南北方农业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南方)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水田 旱地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水稻、油菜、甘蔗 小麦、花生、大豆、甜菜 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湿润——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气候高寒,牧草较多——发展畜牧业;河湖众多——发展渔业。2. 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运用29地图等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分布特点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分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如钢铁、机械制造)和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如食品、纺织)。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工业中心密集,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较少,分布稀疏。(2)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中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中关村(中国硅谷),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称为“中国光谷”。(3)我国东部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 中心 发展特色 发展条件 工业部门沈阳① 著名的 丰富的煤、铁、石油 钢铁、造船大连辽中南 重工业基地 等资源,便利的交通 石化工业鞍山丰富的煤、铁、石油、 钢铁、化工北京北方最大的② 海盐等资源,科技力 机械、纺织天津 综合性 工京津唐 量雄厚,便利的交通, 食品、冶金唐山 业基地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陶瓷等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精密机械③ 上海全国最大的好,科技力量雄厚、 轻纺、电子长江 南京 综合性 工发达的水陆交通、 化工、钢铁三角洲 杭州 业基地广阔的消费市场以轻工业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④ 广州为主的 多侨乡,便于引进外 食品、服装珠江 珠海综合性 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玩具、电器三角洲 深圳工业基地 方法,劳动力充足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又叫沪宁杭工业基地),本区跨江苏、上海、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单位。(2)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上海,B 南京,C杭州(3)本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有铁路京沪线、沪杭线经过,东临东海,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本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核心。3. 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格局、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枢纽。(1)交通运输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各类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运费最高的是航空,最机动灵活的是公路,运量最大、运费最便宜的是水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或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多采用公路运输,长途且数量大多采用铁路专用列车。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运。液体或气体选择管道运输。(2)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铁路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30东西(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高原铁路:青藏线。铁路枢纽京广、陇海线:郑州;京广、京沪线:徐州;兰新、陇海线:兰州;宝成、成昆线:成都;京沪、京广、京九线:北京。六、文化特色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蒙古包:便于搬迁。藏袍:适应日较差较大的地区。云南的竹楼:过于潮湿。北方面食: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黄土高原:窑洞。南方大米: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南京的传统庙会和小吃。云南的傣族风情、海南的黎族风情、广东的瑶族风情、广州的西关风情…七、地域差异1. 结合我国 1 月 0℃等温线和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据图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水田和旱地等的分界线;联系实际,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产、生活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 月份 0℃等温线、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这里;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是水稻和小麦、河流有无结冰期、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2.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角度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知道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分析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区域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聚落分布的影响,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1)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西北与北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等降水量线) 降水或夏季风青藏与其他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地势或海拔南方与北方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降水(或气候)31(3)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自然环境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地势 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地形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气候类型 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雨季较短) 湿润地区(雨季较长)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河流特征 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地形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成因 深居内陆,高大山脉的阻挡 海拔高农业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河湖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湖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植被 自东向西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高寒草地例:根据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①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A 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a 黄河,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b 长江。②区域 A、B 间的界线由 I 秦岭,II 淮河构成。③区域 D 与其它地区界线为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④A 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⑤B 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⑥C 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这里的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⑦D 地区自然特征是高寒。C、D 两区主要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集中在 400mm 等降水量线以西。例: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A西北地区、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青藏地区。①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②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季风,③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3. 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地形以平原(东北、华北平原)和高原(黄土高原)为主;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东北平原“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称为“黄土地”。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为旱地,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32(4)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足:降水较少,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解决方法:南水北调、节水农业。①黄土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A 秦岭山脉B 四川盆地C 云贵高原D 东南丘陵4.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2)地形: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3)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属于湿润地区,1 月气温 0℃以上。南方气候湿热,植被常绿,“红土地”为主(四川盆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形)(4)南方地区农业:耕地多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及柑橘等水果。5. 了解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属于第二级阶梯。 (2)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新疆三山夹两盆)(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原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以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气流难以到达(海陆因素)。(4)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最长内流河是塔里木河,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地面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5)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有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贺兰山以西新疆牧区分布有高山牧场。(6)天然降水少,西北灌溉农业分布在水源附近。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河西走廊和新疆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优势: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有利于瓜果着色);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养分积累)。新疆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儿井(暗渠,减少水分蒸发)例:在图中标注:贺兰山、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6. 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1)位置: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第一级阶梯。(2)地形: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气候:“高寒”,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海拔高,大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服饰:藏袍。牧民住毡房。(4)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动物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青藏高原还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33(5)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有利条件:海拔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作物:青稞、小麦,品质优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食物:糍粑、青稞酒、酥油茶、牛羊肉等。八、认识区域: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长江三角洲地区、香港和澳门、台湾省、塔里木盆地、三江源地区1. 东北三省读东北地形图: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其地形特征。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东北三省工农业生产及分布特点。(1)东北三省包括黑、吉、辽三省,“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形容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大兴安龄、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平原(东北平原)为主。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界河。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原因:①纬度较高;②靠近冬季风发源地。(3)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业发展不足: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目前问题: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