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之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水是透明的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它是咸的。物质产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如产生气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能灭火、比空气重的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贝壳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泡,属于化学变化。(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2)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并且固态的蜡变成液态的蜡流下来,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1)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有的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产生沉淀。(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1)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亿万年前,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慢慢形成了煤。煤已经完全失去了植物的特征,所以煤是一种新物质,煤的形成过程是化学变化。(2)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这一变化过程即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就是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了新物质——氧气,所以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是化学变化。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产生了化学变化。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蓝色。我们在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是因为其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一、选择题(20分)1.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化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生物变化2.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掀起了全民健身的运动热潮。下列冬奥会运动中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滑雪 B.冰壶 C.冬季两项(含射击)3.如下图所示,小新在烧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苏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烧杯内,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白醋(小心不让白醋溅到蜡烛上),她的发现不包括( )。A.杯底产生了气泡 B.蜡烛烧得更旺了 C.蜡烛的火焰熄灭了4.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米饭变质了 B.水结冰了 C.铁生锈了5.硫酸铜溶液能用( )盛装。A.玻璃容器 B.铁制容器 C.以上都可以6.下列哪种环境中,房屋的铁窗最容易生锈( )。A.潮湿的沿海地区 B.干燥的沙漠 C.少雨缺氧的高原7.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A.醋 B.小苏打和醋 C.反应后剩余的小苏打、醋和产生的新物质8.湾湾不小心把碘酒洒在衣服上,结果衣服变蓝色,衣服上可能沾有( )。A.小苏打 B.淀粉 C.沙子9.如下图所示,在观察铁钉生锈的实验中,观察到生锈的是( )。A.A B.B C.C10.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B.有没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等现象 C.有没有颜色或状态的改变二、填空题(8分)11.世界是由 组成的,是变化的,它的变化是 的。12.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到它们( )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 )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13.小科看到妈妈正在清洗紫甘蓝,于是就制作了一些紫甘蓝的汁液,然后滴入少许白醋,发现紫色的汁液变成 。14.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它与化学变化 (填“有关”或“无关”)。15.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 和 ,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三、判断题(20分)16.小苏打和鸡蛋壳都能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这种气体可以用来灭火。( )17.蜡烛燃烧只有水产生。( )18.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9.复印机在工作时可以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情况下可以转化为臭氧,这个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20.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它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长时间难以分解。( )21.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是化学变化。( )22.只要隔绝了空气和水分,就可以有效防止生锈。( )23.总有一些物质是不会变化的,如坚硬的钻石、难以降解的塑料等。( )24.当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时,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5.煤炭是远古时期,大量动物死亡后堆积,被沙土掩埋后逐渐形成的。( )四、连线题(8分)26.将下列物质变化与所属的变化类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10分)27.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28.画一朵花,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叶子上抹上小苏打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会变成什么颜色?六、实验题(25分)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出发奔赴太空。某同学用小苏打和白醋也做了一个迷你“火箭”,用到了以下材料:350毫升矿泉水瓶一个,100毫升白醋若干份,小苏打若干,橡胶塞一个等,制作方法如下所示:29.当瓶子倒立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30.实验中,让瓶口橡皮塞弹开的动力来自( )。A.白醋 B.小苏打 C.新生成的气体31.该同学继续探究火箭发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其中一组实验数据。白醋的量(毫升) 小苏打的量(克) 火箭发射高度(m)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100 3 0.5 0.4 0.5100 6 0.8 0.7 0.9100 9 1.8 2.1 1.9这组实验设计研究的问题是( ),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不改变的条件有( )等。32.分析以上数据,该同学得出结论:( )。33.假如在100毫升的白醋中加更多的小苏打,你觉得火箭发射的高度会无限的变化吗?先猜测:( )。理由是:( )。实验一:下列实验,设置了5种环境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铁生锈实验记录表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环境① 无明显变化 水变色 液面下有锈 锈迹增加 上端有锈迹环境② 无明显变化 铁钉微微变色环境③ 无明显变化 水微微变色环境④ 水变色 液面下面有锈 锈迹增加 上端有锈迹 锈迹继续增加环境⑤ 无明显变化34.在环境③中油起( )作用。A.吸收空气 B.吸收水分 C.隔绝空气35.几天后,发现生锈较多的是( )。A.①③ B.②⑤ C.①④36.实验表明,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 )。A.空气 B.空气和水 C.水37.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盐( )铁生锈的速度。A.会加快 B.会减慢 C.不改变38.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是( )。①切完用盐腌过的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七、综合题(9分)39.小科同学在课堂上知道了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在厨房开始了家庭实验的探究。(1)小科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白糖会慢慢的 (选填“熔化”或“溶解”)(2)小科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 ,玻璃杯变凉等现象。如图,把一根燃烧着的细木条伸进反应后的玻璃杯中,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烧杯中有一高一矮燃烧着的两支蜡烛,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入烧杯中,发现矮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这种气体和空气比 (选填“比空气重”、“比空气轻”或“一样重”)(3)小科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这些食物上出现 现象。(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科判断上述实验引起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填字母)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 把碘酒滴在一些食物上产生了 ,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产生了 。A.一种淀粉和碘的化合物 B.黑色的炭 C.二氧化碳气体参考答案:1.B2.C3.B4.B5.A6.A7.C8.B9.A10.A11. 物质 不断12. 变甜 淀粉13.红色14.有关15. 养分 能量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28.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片变成绿色29.化学 30.C 31. 火箭发射高度和小苏打的关系 小苏打 白醋的量 32.小苏打越多,火箭发射越高 33. 不会 白醋的量有限,火箭不会无限高34.C 35.C 36.B 37.A 38.B39. 熔化 有大量气泡产生 不支持 比空气重 变蓝 C A B知识梳理单元检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