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基本不变,保持在100℃。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冒“白气”、水翻滚、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发的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凝结的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的玻璃上有水。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凝结越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加入食盐后温度降低,导致小水珠变多。云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雾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霜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雪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1)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热量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取暖器和空调主要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热的良导体:铜、铁、铝、不锈钢。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木头、陶瓷、棉花、空气、水。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减慢热量传递的作用,不能阻止热量传递。保温杯的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镀银内壁是减少热辐射,内壁与瓶身间是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实验名称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实验材料 试管、烧杯、二个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步骤 (1)烧杯中放入热水,在试管中放入冷水,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2)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测试管里的水温,和烧杯中的水温。实验现象 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现,试管中的水温在慢慢升高,而烧杯中的水在慢慢下降。实验结论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会传导。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名称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实验材料 一个圆形铜片、蜡烛、火柴、铁架台、实验步骤 (1)在圆形铜片上用蜡把火柴贴在铜片上备用,(2)把贴好火柴的铜片入在铁架台的夹子上固定,(3)把点燃的蜡烛实验现象 距离点燃蜡烛越近的火柴,掉的越早、越远的火柴,掉的越迟,更远的会不掉下来。实验结论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是向各个方向传递的。一、选择题(20分)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 )有关。A.水的多少 B.温度变化 C.装水的容器2.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塑料勺、木勺、钢勺三者在传递热方面的特点主要是( )。A.木勺、塑料勺不传递热,钢勺传递热B.三者都能传递热,钢勺传递热明显比塑料勺、木勺快C.三者都能传递热,木勺、塑料勺比钢勺传递得快3.为了方便观察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我们可以在水中指定位置( )。A.滴几滴红墨水 B.放几克盐 C.滴几滴食用油4.在设计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设计制作过程中全员参与、分工明确B.设计一步到位,不做任何改进C.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D.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5.四个分别装有蓝色冷水、红色热水的透明杯子如下图摆放,中间用扑克牌隔开,抽去扑克牌后,我们能看到( )。A.甲中热水往下运动,冷水往上运动,颜色混在一起B.乙中热水往上运动,冷水往下运动,颜色混在一起C.甲、乙中冷、热水基本保持不动,颜色不变6.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重量 B.温度 C.热量7.下列物品在传热比赛中,传热最快的是( )。A.石头棒 B.玻璃棒 C.金属棒8.夏季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冬天打开热水瓶盖时,也会看到瓶开口冒“热气”,下列关于“冷气”和“热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气,后者是小水滴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小水滴9.在三个不同材料的水杯中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触摸杯子外壁,感觉杯子温度变化最不明显的是( )。A.陶瓷杯 B.塑料杯 C.无锈钢水杯10.寒冷的冬天,我们接近火炉时,虽未接触火炉,但是却有灼热感,这种热传递现象属于(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二、填空题(8分)11.热在传递时以热源为起点,从较 的一端向较 的一端传递。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比非金属 。12.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13.观察下图,在铜棒的A、B、C、D四个位置上面各放置一个蜡烛环,最后熔化的是 点的蜡烛环。14.通常,将水加热到 ℃,水开始沸腾,水的形态会快速转变成 (填“液态”“固态”或“气态”)。15.湿衣服慢慢变干,这是水的 现象;清晨的小草上有很多露珠,这是水蒸气的 现象。三、判断题(10分)16.炒菜用的锅铲铲把有的是用木头做的,主要是木头不会传递热量。( )17.烧开水时,发现锅盖里有白色“雾气”冒出,这个“雾气”是小水珠。( )18.水蒸发要放出热量,水蒸气凝结会吸收热量。( )19.一般情况下,冰开始融化的温度为0℃。( )20.热的良导体一般吸热快散热也快。( )21.冷空气在加热后变成热空气,然后会上升,上方的冷空气会下降,因此电暖器应安装在房间的下方。( )22.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导热性能最差的是铝。( )23.热的良导体用途广泛,热的不良导体用处不大。( )24.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需要用试管夹夹持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摆放没有要求。( )25.空气在受热时能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四、连线题(6分)26.连线题。铁锅 玻璃铜丝 热的良导体 铝壶泡沫 热的不良导体 木铲五、简答题(15分)27.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水蒸发和凝结现象?(请分别列举三例)28.你能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吗?29.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超市买一个热得最快的水壶用来烧水,小明看见货架上有三种材料的水壶:不锈钢壶、铜壶、铝壶,你建议他买哪一种,为什么?六、实验题(27分)小明同学学过水的蒸发后,想了解水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爸爸的指导下,他用相同的4张湿巾同时进行了以下4组实验。甲组,将湿巾展开放在桌面上,乙组,将湿巾展开放在桌面上,并用吹风机吹,丙组,将湿巾对折两次后放在桌面上,丁组,将湿巾对折两次后,放在加热后的暖水袋上。30.通过比较甲组和乙组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和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那么吹风机应该吹( )。A.热风 B.冷风 C.A和B都可以31.如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表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选择 两组实验进行比较,如果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温度的关系,应该选择 两组实验进行比较。32.四组实验中, 组的湿巾变干最慢。33.一段时间后,湿巾都变干了,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34.小明做探究热在金属中如何传递的实验:将一根铁丝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在铁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用凡士林粘上一根火柴棒,火柴头向下悬挂,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铁丝的一端,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小明观察到 (填“A”“B”“C”或“D”)火柴棒最先掉落,且火柴棒掉落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2)由此可以证明热是从温度较 的一端向温度较 端传递的。热在铁丝上的传递方式为 。(3)下列现象中的传热方式与本实验相同的是( )。A.冬日,小明在院子里晒太阳,感觉暖洋洋的B.小明打开空调,房间里一会儿就热了C.小明和爷爷一起坐在火炉旁,感觉很暖和D.小明捧着一杯热水,手马上变热了(4)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A.铁丝用铁架台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并拉直B.每根火柴棒粘同样多的凡士林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铁丝的一端D.用秒表测量火柴棒掉落的时间七、综合题(14分)下图左是五(3)班同学在科学拓展课上做的蒸汽船模型,下图是他们画的模型示意图。35.请在上图右中用箭头画出热在水中传递的示意图。36.容器里的水吸收了火焰的( ),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并快速从通气管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此时船体会往( )(选填:“左”或“右”)行驶。37.水沸腾时,不断冒出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38.加热一段时间后,蒸汽船才开始移动,这个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船出故障了 B.动力太小 C.容器里的水没有蒸发39.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将( )。A.继续上升 B.慢慢下降 C.保持不变40.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快,我们可以( )。A.把蜡烛换成酒精灯 B.喷气管换成更粗的 C.将船做得更大参考答案:1.B2.B3.A4.B5.B6.B7.C8.C9.B10.A11. 热 冷 强12.热辐射13.D14. 100 气态15. 蒸发 液化16.×17.√18.×19.√20.√21.√22.×23.×24.×25.√26. 27.在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面包放久了就硬了,水分蒸发,脱水变硬;新鲜蔬菜叶子放段时间就萎缩了,叶子的水分蒸发,叶子结构失去支撑。在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现象有: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的玻璃上有水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的霜;冬天向外呼气会有水雾。28.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29.铜壶,因为在这三种材料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30.B 31. 甲丙 丙丁 32.丙 33.水蒸气34.(1) A ABCD(2) 高 低 热传导(3)D(4)D35. 36. 热量 左 37.A 38.B 39.C 40.B知识梳理单元检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