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内容分析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产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同时,它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
家国情怀:认识到古代两河流域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回顾上课“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内容,引入本节课“两河流域”中的古巴比伦文明,展开本课内容学习。
(二)讲授新课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教师活动
出示“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2)学生活动
古代两河流域(又称“新月沃地”)
地理位置:西亚
流域: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文明代表: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归纳苏美尔文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太阴历
数学:60进制
技术:最早灌溉技术 制陶技术
(5)教师活动
(6)学生活动
公元前539年,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征服。
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新独立。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及古巴比伦王国的兴亡。
古巴比伦王国
教师活动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华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学生活动
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官僚机构。
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法律上: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教师活动
《汉谟拉比法典》 :展示石柱资料
学生活动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设计意图】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了解君权神授。
教师活动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学生活动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 张宏生《外国法制史资料汇编》
学生活动
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五、课堂总结
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对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了解《汉谟拉比法典》使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对后世立法具有重要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适当参与,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