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内容分析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兴起。庄园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里的土地全部属于领土,其中有一部分由领主自己直接经营管理,叫“自营地”;佃户以向领主服劳役为条件从领主那里取得“份地”;此外,庄园还有一部分公用地。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单位,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组织,还是一种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承担着经济、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职能,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三、教学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的基本史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二)讲授新课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教师活动庄园的居民这一部分,需明确两点:一是庄园居民的构成;二是领主与庄园居民之间的关系。(2)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学生活动2.庄园法庭(1)教师活动通过材料,分析庄园法庭的手段和依据?材料研读: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 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 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 20 先令。(2)学生活动手段:处以罚金依据:习惯法或村法教师活动研读材料,总结庄园法庭的作用?材料1: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材料2:沃尔瑟姆庄园在1340年6月19日庄园法庭开庭有这样的判决,一个叫路斯的家奴没经领主同意就将5英亩的持有地租给了自由人罗伯特萨拉,为期好几年,庄园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交回到领主手中,罚他12便士,并将罗伯特那里获得的收入上交。材料3: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拆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学生活动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也维护了领主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教师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对比的史实内容填写?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学生活动课堂总结本课包括两部分内容: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这两部分内容分别从经济好和司法角度阐述了西欧庄园制度。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9世纪,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庄园里的居民主要是佃户,领主依靠向佃户提供份地对佃户进行劳役剥削;庄园里除了极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外,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依靠佃户的生产劳动来获得。庄园又是一个独立王国,领主在庄园里享有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国王不能干涉。领主通过设置庄园法庭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庄园公共秩序,同时,佃户也可以通过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给予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表达观点的学生展现机会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相对薄弱、拘谨的学生,给予他们话语权和针对性地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教与学的过程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