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资源简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了解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等基本史实。
内容分析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法国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波及欧美主要国家的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为革命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法国大革命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更是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探索。《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否定,更为未来社会描绘了蓝图。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一种延续。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认识法国大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814年,查理曼出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二)讲授新课
1.旧制度的危机
(1)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概况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财富超过了贵族的财产,成为社会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封建王朝为解决财政危机,日益加重征税,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材料2: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渉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材料3: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 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学生活动
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作了理论准备。
③社会因素:法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
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
教师活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史事内容比较?
学生活动
2.法国大革命
(1)教师活动
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象征,代表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用于镇压一切反对者。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学生活动
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教师活动
1789 年 8 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体现了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第三条 国家主权的根本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
学生活动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的比较?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2 年9 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
1794年7月法国爆发了“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的统治就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
革命失败了???
学生活动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总结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材料研读:“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学生活动
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地位:欧洲最典型、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拿破仑帝国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概况拿破仑创立帝国的背景及上台后的执政措施。
学生活动
背景: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措施:对内:发展经济,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的进攻。
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归纳《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
①时间:1804年
②原则: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③影响: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教师活动
1804年,经公民投票,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凭借卓越军事才能一一打败了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到1810年左右,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根据材料,评价拿破仑进行的对外战争?
材料1: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
材料2:当拿破仑奴役欧洲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侵略战争,而这种侵略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
(6)学生活动
积极性:冲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消极性:征服战争具有侵略性,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7)教师活动
1812 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4 年,拿破仑战败退位后,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小岛。
五、课堂总结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三部分内容之间按时间顺序呈现,并有紧密的联系。旧制度的危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是对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巩固,但不断的对外战争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法国大革命是在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形势下进行的一场规模更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拿破仑帝国则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进一步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体现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虽对于法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介绍的比较单调,没有补充课外的资料,完全局限于课文的文字和图片,虽然学生能理解,但趣味性低了很多。对革命过程的讲解有模糊的地方,如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与革命的关系缺乏必要的交代,这对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会有所影响。本课内容较多,一节课把教学目标都达到有点过于匆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