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资源简介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内容分析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该城市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古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却延续发展,并对西欧起了保护作用。但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学和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以及承前启后、兼收并蓄的拜占庭文化。
三、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了解拜占庭文化,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二)讲授新课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知道法典编纂的背景:
材料1: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2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埃及并经过亚历山大里亚集散运输。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2)学生活动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47,完成下列法典编纂的概况内容填写。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P48,归纳《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5)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知道法典编纂的影响:
材料1:……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2: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
(6)学生活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P48,归纳拜占庭帝国的困境及对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活动
面对的困境:①从 7 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 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名为援助实为趁火打劫)
应对的措施:①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②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教师活动
根据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困境及下则材料,分析强盛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听任政府机构慢慢地垮下去也不愿变革。他们一直生活在过去,从不展望未来。
——尼科尔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学生活动
外部原因:①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 阿拉伯人、奧斯曼人等)
②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内部原因:③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④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教师活动
拜占庭文明对欧洲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1:拜占庭国家正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而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
——摘编自陈志强《盛世余晖》
材料2:“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学生活动
①拜占庭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②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课堂总结
本科包括两部分内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又称“拜占庭帝国”。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对内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对外开拓疆土,使得帝国版图继续扩大。为总结古罗马的统治经验,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拜占庭帝国国力下降,面对的外来威胁也与日俱增,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向覆灭。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